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文学的城乡突破了二元对立的文化空间的隔离。一是出现了农作物、动植物进城的文学性叙事;二是出现了田园城市的城乡文化、生态、自然的优化与整合叙事;三是陌生化文学性叙事策略的应用,凸显了文本阅读的趣味性、思想性与时代性;四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彰显了乡土文化经验的优先性与文化身份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小说比较,个性化叙事晚出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特征之一,这主要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密切相关。悠久的史传传统造成最富个性化色彩的第一人称叙事在古典小说中的极度缺乏;古代,小说及小说家卑微的社会地位,加之尚实审美心理影响,也造成个性化叙事的晚出;同时,儒家伦理文化和民族整体性审美思维作为深层次原因也导致了古典小说个性化叙事的晚出。  相似文献   

3.
创作主体的价值认知体系和取向对于其小说叙事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价值观决定了作品稳定持久、个性鲜明的叙事风格,两者有内在的统一性。以此考量贾平凹小说一贯坚守的意象叙事,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创作的基本精神决定了其创作的基本艺术思维方法,即意象艺术结构和技巧,重估区域文化是他的文化意象叙事的起点,整体哲学意识决定了他意象叙事的成熟阶段为整体意象叙事,混沌世界观决定了其意象叙事的最高阶段即混沌意象叙事。从文化和叙事两个传统角度看,贾平凹小说的意象叙事既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又是传统民族叙事的合理的延伸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本细读方法,探析贾平凹小说叙事的山地文化意象,认为商州山地文化元素和意象是贾平凹打造的文学商州世界的标签和文化地标.它们既是贾平凹整体意象叙述的组成,又形成其鲜明的叙事风格和文化内蕴.在贾平凹小说艺术架构中,这一叙事特点的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显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意义世界。百年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契合中国实际、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化道路,深度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文化底色,标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叙事的中国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叙事史,它反映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进程中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等社会总体实践的文化取向,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演进、文化积淀、文化入制的逻辑理路,表征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发生、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的叙事意蕴。质言之,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在赓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进程中书写文化叙事的中国篇章,成为中华文化叙事的时代精华。  相似文献   

6.
导致近代中国宪政运动走向失败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对泊来宪政实施了重构。"宏大叙事"的文化范式乃是这种文化传统的表现之一。近代中国的宪政运动始终追求集权的政治力量,而非分权。宪法沦为了推进集权的工具,而不能有效地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缺乏宪法保障。这就启示我们今后不能继续采取宏大叙事的方式来研究宪法和宪政,不能将宪法和政治混为一体,而应当借鉴理性的"微观论证"的文化范式,更多的重视制度规则设计,着重于加强限制权力和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性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兵团红色文化因其鲜明的先进性、时代性和革命性而具有强大的政治价值和精神伟力。该文通过对兵团红色文化的语言符号叙事分类,挖掘出兵团红色旧址、展馆,兵团红色文化产品,兵团英雄人物模范,精神意象象征四种叙事类型的语言符号,并分别对语言符号的内容特征与意义关联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叙事和打造数字化传播阵地两方面探索兵团红色文化的语言符号叙事传播途径,旨在丰富和繁荣红色文化,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西叙事思想是中西文化在叙事领域的反映,要了解中西叙事思想,需先了解中西文化。中西文化的起源不同,个体观与集体观也不一致。从特点看,中国文化是伦理型、综合型、感悟型的,西方文化则是科学型、分析型、理智型的。把握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利于增进对中西叙事思想的理解。中国小说喜欢善恶叙事、较少形而上的思考,西方小说重视挖掘社会、人性方面的问题,形而上的色彩较浓;西方悲剧侧重严肃、崇高,中国悲剧讲究伦理、悲伤;西方悲剧重视体裁的纯正,中国悲剧的文体意识较弱;等等。这些中西叙事观念的差异,都需要从文化入手,才能有比较透彻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论特殊文化影像系统的叙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文化影像系统的叙事机制的营造依据不是源自于一般现实逻辑,而是源自于某种特殊文化学说。 特殊文化影像系统的叙事机制的合理性或逻辑性,只能在某种特殊文化学说中才能得到解释和理解,而在一般现 实逻辑层面上则不具备合理性。本文就几部具有特殊文化的影片进行分析总结出特殊文化影像系统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叙事现象,对此"宗教文化叙事"其实比"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之类的命名更为合适。"宗教文化叙事"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它与少数民族作家普遍受到本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它也与少数民族作家对本民族文化(比如宗教)的认同有关。"宗教文化叙事"的发现还有着叙事学上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代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女性自叙体叙事属于女性古典文学叙事向现代文学叙事的过渡类型,以大量的创作传记、日记、书信形式散见于近代女性期刊中,其中尤以易瑜的《髫龄梦影》、赵璧如的《赵璧如女士日记滕稿》为代表,区别于近代女权小说受男权意识形态指导的“回响”状态,具有彰显女性“自我”意识,还原女性自我生活历史的特征,这种内倾型立场与选择恰与五四女性作家群创作相贯通,成为了五四女性文学创作的先声。  相似文献   

12.
在小说《色·戒》中,张爱玲运用现代叙事方式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这里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形式角度详尽剖析张爱玲小说现代叙事艺术,指出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限知视角对全知视角的侵入、叙事时间对故事时间的超越是小说《色·戒》叙事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3.
叙事主体主要包括隐含作者和叙述者,传统小说中二者基本一致,普遍信奉叙述者权威的原则。在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转变中,叙事主体以及主体的评价都发生了变化。由于中西现代小说的内涵不同,导致这些变化也出现了差异:西方现代小说打破了传统“全知叙事”的方式,其主体分化动摇了叙述者权威,主体评价侧重从传统的单一评价转向多重评价;中国现代小说摆脱了传统白话“口述”方式的“全知叙事”,基本上仍信奉叙述者权威,主体评价侧重从传统的显性评价转向隐性评价。在新时期,中国小说也出现了西方意义上的叙事主体分化。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位始终关注人类现代境遇的作家,福克纳将美国南方地域性的历史和现实升华为人类的集体经验,并实现了悲剧艺术传统与现代叙事的结合。约克纳帕塔法系列作品建构了深具意义的现代悲剧文本,福克纳的现代悲剧叙事的卓越实践体现了多方面的诗学意义。叙述视角的选择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新英雄传奇主题话语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英雄传奇以讴歌工农兵新英雄人物为中心,展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历史的传奇式描写.它不仅以艺术的具象展示了不同革命历史阶段战争生活的壮丽图景,而且以历史的聚焦凸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主题.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它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新文学主流话语由启蒙话语向民族话语的重大转换,一方面昭示了新英雄传奇作为当代叙事文学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代叙事诗不仅详尽地描绘了中国近代的各大历史事件,为我们展示了一部风云变幻的近代史,而且放眼看世界,对近代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也作了记录和反映,充分彰显了中国叙事诗“纪实性”的特征,堪称当之无愧的“诗史”。  相似文献   

17.
"上海现代市民叙事"是指穆时英、刘呐鸥、叶灵凤、施蛰存等作家创作的、反映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民生活与价值观的现代市民叙事文学."公共空间"则是在这些叙事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空间".在20世纪30年代市民叙事中公共空间大量出现,文本中的公共空间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影响叙事视野、改变修辞方式上都发挥了很大的叙事功能.它使20世纪30年代现代市民叙事呈现出全新的空间化特征,也标志着现代市民深层价值秩序的逐步形成.公共空间给我们进一步考察都市生活与市民叙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叙事诗在近代发展繁盛,诗人辈出,这与社会的剧变和诗人的切身经历是分不开的。他们用具有现场感的诗歌表达最质朴的思想,反映最真切的近代社会景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晚清社会图景。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是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成熟期和高峰期,该时期的叙事理论与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叙事学的"国情"特色,具有标本或示范功能.<明清叙事思想研究>分四个层面对此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即:从体制形态看明清叙事思想;王国维、梁启超的叙事思想;报刊语境、读者意识与近代叙事思想的变化和明清小说的叙事艺术.其研究的切入点和体例设置独具匠心,视野开阀,思路清晰,尊重历史,新见迭出,从整体上凸显了明清叙事思想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泽厚提出中国近现代史是“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以后,中国史学界对近代以来“造反有理”的革命史观进行反思,以新启蒙话语接续“开民智”;随着90年代初“反激进论”成为压倒性优势,现代化的路向由“破旧立新”转向“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此后反思“现代性”以思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自性”的维度,视角再度转向晚近“传统”,以扬弃革命史观中的合理因素与糟粕。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中国现代思想史解释模式由革命史叙事到现代化叙事,进而转向现代性叙事,革命史观的消解与现代性史观的形成直接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界议题和热点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