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是心灯     
万灯庵里,灯火通明。一位游客看着那一盏盏大小不一、桌上地上摆得满满的灯,不禁好奇地问:“为何有这么多灯?”年逾古稀的庵主淡淡一笑:“记得我小时,老庵主曾问我,怎样才能使一盏亮着的灯下没有影子?我做了无数次试验,甚至把庵内放满了灯,却仍不得其解。可有一天我坐在灯海中参禅时,突然领悟到,那盏灯其实是只存于我们心里的。只有心灯,才能洒下无限光明。”老尼姑认为,学佛之最紧要者,莫过于明心见性“。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所谓明心,亦即明了一切诸法,皆从心生,皆自心出,一心而“万法尽通,万法具备”“,心生种种法生…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黄庭坚的审美理想?有人说是“绝俗”,有人说是“自然成文”,这都有道理,不过似嫌片面。笔者以为不若从山谷文字中拈出“韵胜”两字来,予以概括,把“韵胜”看作是山谷审美理想的核心或总纲。钱钟书先生在其《管锥篇》中说:“吾国首拈‘韵’以通论书画诗文者,北来范温其人也。”(第四册第189条)此说似不够准确。而在这一条文字的末了,钱先生又引吕本中诗话说,“吕本中《紫微诗话》记范氏‘既从山谷学诗,要字字有来历’;其言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训诂学、音韵学关于“声训”的讨论,集中于四个问题:双声、迭韵、声变、韵转。 什么是双声?什么是迭韵?看似简单易了,而实则不然, 先讲双声。两个同“纽”的字叫“双声”。也就是说,两个字的声母项相同。研究古纽者皆以守温三十六字母上溯下行。就上古来说,视为定论者有如下几则: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日归泥,照二归精,  相似文献   

4.
(一)陈毅同志是主张诗要有韵的。他说:“诗的平仄和用韵是自然的,废不了的。……我不同意反对平仄和用韵。”又说:“我主张新诗可以做,旧诗也可以做”。他还提出:“不按照近体诗五律七律,而写五古七古,四言五言六言,又参照民歌来写,完全用口语,但又加韵脚,写这样的自由诗、白话诗,跟民歌差不多,也有些不同,这条路是否走得通?”  相似文献   

5.
清秋寒韵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如沧海一粟,在这茫茫浩宇中悄然浮沉。经历了春的暄妍娇艳,夏的芊绵茂密,在清冷寥落的秋里,我们,能收获些什么,才不致虚度当初的似锦年华?摒弃浮华的喧嚣,幻想的明天,在心灵的最深处,搜寻生命的至真。自甘篱落傲秋霜,不共春风斗百芳。秋之精魂,无言地揭示了生的真谛。“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那冗杂浮喧的年代,做一方百姓的衣食父母无疑是光宗耀祖的。他本该以此为荣。可是,面对那勾心斗角的黑暗官场,他倏然明白了有价值的人生是什么。持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  相似文献   

6.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  相似文献   

7.
14=陡发?     
打“的”,我坐司机边上,遇上红灯,前面一辆小轿车的尾巴近在眼前,我见那车的车牌尾数是68,笑说:“他这车牌挺值钱吧?”司机道:“您还不知道吗?如今已经不时兴花钱买数字啦!”我说:“是吗?不再认为168是‘一路发’了吗?遇上14什么,也不避讳了吗?”他说:“您怎么消息一点儿不灵啊!早被人破解啦!”我不明白,忙请教:“怎么个破解?”他笑说:“14,人家用音阶来唱,那不正好是‘陡’吗?‘一路发’虽然吉利,比起‘陡发’来,那不还是辛苦吗?所以,现在有的人喜欢14,比喜欢68还厉害哩!更有绝的啦,有的人把6唱成‘拉’,把8唱成‘高八度’的‘倒’,‘拉倒’,就是谈不成生意,什么也捞不着,有什么好的?当然啦,这么破  相似文献   

8.
反切和韵表的关系论者不一。韵表是怎样产生的?它与反切有何关联又其作用为何?是否可以根据宋元以后韵书所载的反切而说韵系简化?这是中国声韵学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曾经对这些问题有所论述,现在重加整理,校订如下:  相似文献   

9.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是颇为人称道的两句诗,它形容作者创作的艰辛和煞费苦心.但对诗句的作者,有的说是“苦吟”诗人贾岛(如 1997年9月13日《钱江晚报》上《工夫为文》一文,就指明贾岛是诗句的作者),有的说是诗圣杜甫.《佩文韵府》又说是唐代的卢延逊.该书“一’字下有“一个字”条,引《扪虱新话》云:“昔人于小诗皆旬锻月炼,至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者.”《佩文韵府》编者在引文后加按语曰:“此二句唐卢延逊《苦吟》诗.”  相似文献   

10.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一日他与林俯论诗,“林倅曰:‘诗有韵有格,故自不同。如渊明诗,是其格高;谢灵运句,乃其韵胜也。’予时听之,瞿然若有所悟”(下集卷一)。这段话在历代评陶论谢的浩繁文字中也许并不显眼,因而较少为人所重。但依笔者之见,此说实在称得上卓尔不群,独出机杼;一“格高”一“韵胜”之论,可谓直达陶、谢诗旨之神髓。 笔者之所以对陈善所述的这段文字感兴趣,不仅是因为它言简意赅地概括了陶、谢诗作的中心旨趣,而且它还涉及到了中国诗史在唐以前所发生的一个重大变迁,那就是诗美观念由重“格”(人格、品  相似文献   

11.
笔记者,执笔记叙也。“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事实上,何谓“笔记”散文,它有何民族特点,哪些作品属于笔记散文,这一系列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一致。本论所谓的笔记散文,也不过是管见而已,从浩繁的笔记体文章中把那些我以为可称笔记散文的作品精选出来,加以探讨和评析。通常说来,所谓“笔记”,其特点是:以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不拘类别,有闻即录;就形式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社区》2004,(1):60-60
吸毒4年一天,乌鸦和一只麻雀在树上聊天。麻雀:“我没见过你,你是什么鸟啊?”乌鸦:“我是凤凰。”麻雀:“有你这么黑的凤凰吗?”乌鸦:“嗨,这你就不知道了,我是烧锅炉的凤凰。”乌鸦:“那你是什么鸟?”麻雀:“我是老鹰啊。”乌鸦:“有你这么小的老鹰吗?”麻雀无奈地说:“嗨,哥们儿,你有所麻雀无奈地说:“嗨,哥们儿,你有所不知,我吸毒4年了。”不公平有一位牧师和一位巴士司机同时去世。公车司机上了天堂,牧师却下了地狱。牧师把一生贡献于教会,却下了地狱,觉得很不公平,于是向上帝抱怨。牧师:“主啊,我一生都贡献于教会,每个礼拜天都带着您…  相似文献   

13.
两棵枣树     
我家屋后有两棵枣树,东边的是爸爸栽的,西边的是叔叔栽的。这两棵枣树互相挨着,真像爸爸和叔叔手拉着手。一次,我和爸爸在枣树下乘凉。我问爸爸:“您说,这两棵枣树的枣子一样多,一样甜吗?”爸爸说:“嗯——不一样。西边一棵枣儿多,枣儿甜……”“为什么?”“因为你叔叔知识多,学问广。”“那您呢?”“爸爸没多少文化,不如你叔叔。”为什么爸爸不如叔叔呢?爸爸爽朗地笑了起来:“爸爸没文化,只要你能像叔叔那样有出息,爸爸就心满意足了。”从此,我把这句话铭记在心中。那一年,爸爸和叔叔闹别扭了。枣树下传来争吵的声音:“凭什么爹妈的地都是…  相似文献   

14.
“声韵”与“音韵”究竟有何不同?这是青年同志常爱提出的问题。 “音者,声与韵相合之谓。”这是语音学的解释。远的不说,清初以来,顾炎武有《音学五书》,  相似文献   

15.
寒风呼啸而来,我不由自主地把衣领向上拉了拉。灰灰的街道上行人们匆匆地赶着路,空气中净是干涩的气息,令人感觉糟极了。我看着手中的一叠爱心明信片叹了口气:“该怎么办呢?”从没有推销经验的我要把这些卖出去谈何容易?!我在原地徘徊着、犹豫着。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叔叔,我想了想,终于还是咬咬牙走上前去:“叔叔,这……这是市慈善机构……”没等我把话说完,那位叔叔边摇头边打断说:“没空没空!我有事呢!”又步履匆匆地走了。我愣神地呆在原地,怎么能这样?我忿忿然地收回手中的卡。我一路向前走去。这回走来一位年轻的阿姨,我急忙迎上前去:“…  相似文献   

16.
学习是享受     
“涵涵,你看这题怎么做?”我全会,哪有能难住我的题?可过来一看,嘿,又是奥数题!这题还有简算和乘除法混合运算。我只得暗暗叫苦。若是语文,那做起来还得心应手,可这是……唉,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直皱眉头。妈妈说:“怎么样?一天净耍小聪明!”我哼了  相似文献   

17.
一、人生哲学的思想基础梁启超说:“我自己的人生观,可以说是从佛经及儒书中领略得来。”“孔佛的精神又有许多变为我的一部分”。①这说明他的人生哲学是建立在释伽莲座和孔门阶石之上的。儒家立足人生,表现为“修己安人”、“内圣外王”,自强不息的入世精神和参政意识。而佛教却以人生为苦,主张断惑、绝欲和解脱,这种人生价值取向和道德价值判断与儒家是格格不入的。但二者重人事、轻天道的倾向却不谋而合,这便是它们共同构成梁启超人生哲学基石的重要前提。儒家的人生态度自不必说,而佛教的全部理论则是以人生的逼迫性,即人生皆若为基础的。它认为生是苦,老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更是苦。爱有别离苦,憎有相会苦,五蕴盛则执  相似文献   

18.
“先生”,我的头破了。”“噢,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吗?”“您是著名的建筑师——人家都这么说。”“你也知道啊!哈哈,你看那座富丽堂皇的宏伟建筑,那就是我设计的,那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了。”“我没找错人,先生,就是您设计的那座宏伟建筑砸破了我的头。”“这个……这个这个,据我所知,享用那座豪华建筑的人士中不可能有你,怎么会砸了你的头呢?这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湖北天门话有四个疑问代词:谁、那、n(?)ng.S(?)ngdi(s(?)ng)。“谁”的用法跟普通话一样,读音也差不多,没有什么可说的。“那”的读音和用法也跟普通话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它和指示代词“那”在读音上的差别。大家知道,普通话的疑问代词“那”和指示代词“那”靠声调来区别。前者唸上声,后者唸去声。在天门话里,这两个代词的区别却在韵母上。前者唸nǎ,后者唸nuó。在这一点上,天门话显然不同于普通话。天门话把指示代词“那”唸成nu(?),虽然不合于普通话的标准音,但是从汉语音韵演变的历史来看,却是合乎规律的。指示代词“那”在广韵里属于上声哿韵,注云:“俗言那事。本音傩。”(广韵平声歌韵和去声箇韵也都有“那”字。歌韵的“那”是“何”、“都”、“于”、“尽”等意思,箇韵的“那”是语气词,都不是指示代词。)可见指示代词“那”本  相似文献   

20.
一、《邶风·击鼓》诗有什么历史意义? 从《击鼓》诗的作者看,《击鼓·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宗,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郑玄解释“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两句说:“此言众民皆劳苦也,或役土功于国,或修理漕城,而我独见使从军南行伐郑,是尤劳苦之甚。”孔《疏》解释这两句说:军士将行,以征伐为苦,吉今国人或役土功于国,或修理漕城,而我独见使南行,不得在国也。”朱熹解释首章说:“卫人从军者自言其所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