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独秀和胡适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两位极为重要也是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们一生的经历及学说,早已成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其中五四时期的思想是研究的一个热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也是一场伦理革命运动,陈独秀提出伦理觉悟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的思想,点明了伦理革命的重要性。陈独秀和胡适五四时期的伦理思想在基本点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种种差别。在人性论方面,陈独秀主张"性善性恶论",胡适主张"性无善无恶,可善可恶论;"在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方面,陈独秀主张彻底抛弃别尊卑、明贵贱的"三纲之说",胡适则主张"一点一滴"地改良。作为五四时期的新派人物,陈独秀和胡适的伦理思想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伦理建构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在国共合作中与共产国际的分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分歧,他认为保护共产党的独立性是国共合作的前提,主张两党“平行合作”,反对“党内合作”的形式。随着国民党右派分子对国共合作的破坏,陈独秀主张共产党员退出国民党,为此与共产国际做了一定的抗争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双重背景影响下形成的,其改革传统教育、提倡启发式教学、重视全面发展、建立科学评估标准、课程开发理念等都有杜威民主教育思想的影响因子,比较研究二者的异同对当前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的新思想。这一思想于1921年他在广州活动的8个月期间得到了较完整的表述。他在广州一系列演讲中分析了妇女受压迫的阶级原因和性别原因,把女子问题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了妇女解放的根本出路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他还强调了女子的“人”性特点,从而进一步唤醒中国女性的自身革命觉悟。 相似文献
6.
7.
陈独秀对早期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探索,由自由民主主义的国民决定论到“开明专制”的政治引导论,再到社会主义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的代谢,完成了一个逻辑的结构,也代表着他们这一代人(包括孙文等人在内)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设想和憧憬.尽管受到时代的局限和国情的制约,这种西方式的理想在中国没有生存的土壤,但其爱国之烈,探索之诚还是为后人所敬仰的.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近代中国社会深入分析,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理论,提出了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论若干正确的认识。对于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益探索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11.
价值体系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各种文化现象则可依其与价值体系的关系区分为近价值文化与远价值文化.价值体系及近价值文化必须具有世界性、时代性和先进性,而远价值文化则没有高级与低级、先进与落后之别,因此亦是民族特色的真正寓所.相应地,当代中国文化实践也应着重致力于价值体系的进步与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目的在于对金钱的追求 ,也不在于官位的获取 ,而应该是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把经营企业作为手段 ,把金钱财富和官职作为终极目标的价值观 ,树立企业本位观 ,把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作为至高无上的终极价值目标。企业本位观在企业的实施 ,必须有一套全新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必须是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宁古塔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宁古塔文化的内涵既独特又丰富,它主要是由满族文化、山林文化、戍边文化和流人文化等成分所构成。受这诸多文化的覆盖和影响,形成了宁古塔文化的范围,其中心地域应该是牡丹江流域。宁古塔文化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几届党的代表大会都在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梦"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中坚力量,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消费无所不在的时代,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为大学生所认同、接受、践行和传承,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这需要我们深刻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文化消费转向的原因、现状以及影响的内在机制,从而提出文化消费视域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价值应定位于建构民族心理、形成民族性格、锻铸民族之魂,即塑造与自己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主体.面对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境遇,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着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从历时态上看,它要超越传统农耕文化,实现社会主体的现代化;从共时态上看,它要跨越后现代主义文化危机,塑造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新型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中共成立初期的主要领导人,极为重视党的建设,提出了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改善质量、多收工人党员、党到农民中去、使中央成为强有力的中央、把支部变为真正进行工作的组织等符合中国实际的党建思想。陈独秀使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伊始就确立了党建的马列主义原则,并初步探索了如何独立自主的进行党的建设,开启了马列主义党建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前奏。陈独秀的党建思想在总体上呈现出重视组织建设,而忽视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的倾向,为后人继续探索中国特色革命党建设道路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杂志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柄最响亮的号角,一面最鲜艳的战旗,陈独秀正是手擎这面战旗、吹响这柄号角的时代英雄与先锋战士。陈独秀在中国思想文化的沉沉黑夜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并以主编的身份亲自撰写了一批具有思想震撼力的文章。文章探讨了《新青年》诞生的背景与过程以及最早的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18.
人是历史的存在,也是文化的存在。无论是历史和文化都承载和蕴涵着一种厚重而深邃的生存价值。文化哲学正是从这一历史视域出发来理解文化发展的当代意蕴的,那便是文化的生存意义、文化的批判性功能和文化的综合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的时代话题,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要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凝炼为富有哲学意蕴且厚重的24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个层级的主体所应追求的价值取向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便于记忆、传播和践行,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不动摇,不断地吸收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并在实践中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法,推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价值冲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进入 2 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文化转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将会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由此在价值和现实层面将产生一系列矛盾和价值冲突。这种冲突在文化价值层面主要表现为 :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 ;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 ;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冲突。而从文化现实层面考察 ,其冲突则表现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三种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追求的文化群体之间。它们既有矛盾冲突 ,又有融合借鉴。在这一表现过程中 ,中国文化亦将在新的价值层面开始新的整合 ,这也将是今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