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艺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陈辽作者简介:陈辽,1931年生,现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诗论到王国维的“境界说”,在中国封建时代的文论中,既有大量的封建性的糟粕,也有不少民主性的精华。而“文以载道”说,在封建社会里则占有统...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镇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宝贡敏一、我国乡镇企业成功的深层原因我们要认识乡镇企业的发展前景,要制订出科学的政策诱导、保护乡镇企业发展,就必须研究乡镇企业成功的主要导因,研究乡镇企业发展环境的变迁。影响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决定乡镇企业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随后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根据《建议》和《纲要》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我们省正在结合四川的实际情况,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怎样估量四川经济的过去、认识四川经济的现在、构想四川经济的未来,这是关系到能否制定好纲要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对此,议论颇多。众说不一。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自觉关系着中华文化的振兴和繁荣,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确立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价值目标是提高中华文化自觉性的内在必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增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自觉;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深入开展中华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努力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5.
一门学科是否成熟与其方法论的完善与否有着直接的关联 ,研究方法和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门学科能够研究什么和不能够研究什么 ,决定了学科的视野与深度。政治学方法论在现代政治学或政治科学范式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可以说 ,政治学方法论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政治学朝向科学革命之途前进。政治学发展的历史证明 ,正是由于方法上的不断革新与突破 ,才使政治学研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本文回顾政治学方法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简要介绍了其主要内容 ,评述该学科在近二、三十年的新发展 ,并展望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申美美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考察1789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来华,中美两国首开交往记录,迄今200余年,其间中美关系大体可分四个历史时期。自1789年“中国皇后号”首航来华,到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是中美关系发展的第一时期,历时近一个半世纪,其基本特征是两国开始相互接触,相互交流。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比较迟缓,原因盖在中国对外闭关锁国,美国则致力于开发中西部,不太重视对外扩张。进入本世纪上半叶,两国交往进程加快,双方经济文化关系,皆有长足发展。1500名美国传教士,深入中…  相似文献   

7.
民主集中制: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建党的一项根本组织原则与制度,经过集中制、自我集中制与工人民主制的发展以及俄国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两党的激烈交锋,逐渐获得了丰富的内涵与意义。民主集中制通过第三国际向其他民族国家进行现代性输出后,在为这些国家政党提供组织原则与制度建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由于民主集中制自身的复杂性及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导致人们对民主集中制的阅读与理解产生一些偏差与误解。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民主集中制的丰富内涵不仅与政治主体、政治合法性、权利和权力存在关联,而且与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用地使用制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而农用地制度变革一直是农村变革的主题 ,是理论界和决策层关注的热点 ,因为它关系到农村、农业、农民这一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立足于充实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这一基本目的 ,透视了建国后我国农用地使用制度的历史演变轨迹 ,对我国农用地使用制度的现状格局给予了分析评价 ,在此基础上归结出我国农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国策和政策依据 ,提出了我国农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及市场结构模式 ,并对其宏观协调保障机制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辽河文化与中原文化、中华文化关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民族精神鼓铸了辽河文化。辽河文化具有明显的早发性、很强的兼容性、卓越的独创性、持续的向心性、不断的赶超性。辽河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冲击与融合,激活了中华文化中的积极因子,遏制了文化混沌和政治腐败的趋势,净化了世俗委靡、怯懦、虚伪和狡诈的品格,叠加了民风强健、清新、豪爽、刚直、勇敢等异质因素,造成了中华文化的复兴、更新,使中华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整合与发展,走向新繁荣。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 ,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的任务、培养人才的目标及途径。从过去的教育方针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局限性 ,现在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而教育方针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大家共同关注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关系到如何界定异国文化中的中国文化问题。在美国的语境中,华裔所指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美国华裔文化,并非我们所认识的中国文化,其间的差异被想当然地忽略了。正因为如此,美国华裔作家所声称的身份认同往往与中国读者所理解的有很大的差异。讨论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首先要确定美国华裔作者所指的中国文化的内涵,以及其间的差异所具有的意义。提出“美国华裔文化”的概念适可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炳全 《社会科学》2006,24(6):184-192
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跌宕起伏,由最初的半中心到边缘化再到复兴和中心化。文化地位的变迁反映了心理学研究理念、科学观、研究方法和技术等的发展变化,因此可以此为基础来了解, 把握心理学的发展规律,明确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由文化在心理学中的变迁过程可以预见,将来文化将占据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应把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围绕中国人的优化开展研究,积极探讨中国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演变及将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全球化与构建中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化全球化指的是由经济全球化过程所决定的、以文化传播技术为媒介的、以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为内涵的世界文化发展过程。文化全球化并非世界文化的同质化。不可否认的是 ,西方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文化将会一统天下。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构建中国先进文化 ,首先必须坚持文化开放 ,汲取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其次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民族文化 ;最后要在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整体而言,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中国人经历了由自足到自负,由自卑到自残,由自尊到自信的螺旋上升的心路历程,这给予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启示是,要在文化心态上保持不卑不亢,并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将古学、今学与西学结合起来,打造"新国学",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模式。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自己的路”,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地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败落及中国学人对西方文化认识的深入,使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在20世纪20~30年代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近代以来的文化自卑转向文化自觉——即文化的自知、自省和自我超越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价值重估与主体地位的坚持,在文化“会通观”指导下构建现代中国文化的实践探索等方面。其结果是奠定了现代中国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审视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是一种新兴知识分子文化观念之产物,它充分地体现了大众的文化创造精神,是文化发展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鼓励大众的文化创造精神,利用大众文化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将中国文化认定为审美文化,不但使得文化、中国文化、审美文化和中国审美文化等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暧昧不清,而且因为其自身所带有的浓重的民族主义色彩,导致了对中国美学研究本身的学术性消解。其实,将中国文化认定为审美文化是一个现代性建构,而不是天经地义的。这种建构是所有现代化后来者的共同策略,也是文化与民族主义联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与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段时期以来持续升温的"国学热",原因复杂,既有积极的元素,也有消极的因子.为使其健康发展,必须端正研究和普及国学的目的,正确认识国学在当今中国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分清国粹与国渣,既尊重历史又与时俱进,既强调研究又重视普及,同时要以客观和宽容的态度看待"国学热"的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