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回顾现代社会中,任何关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一是与时代分不开,二是与执政党的发展观分不开。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1]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论是一个总体发展观,它包含四个基本原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原理,历史是人的目的性活动的创造的主体性原理,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的实践性原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原理.新中国的发展观经历了四代发展观的连续过程,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主题上的飞跃过程,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总体发展观四个基本原理逐渐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的四代发展观使中国创造了发展的奇迹,中国的发展模式进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坚持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沈佳 《理论界》2004,(3):25-25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人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  相似文献   

5.
张开云 《学术论坛》2007,30(11):97-101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观的不同,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得到制定和实施,从而使资源和技术的"运用和配置"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绩效.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不同区域之问的矛盾与问题逐渐显化和激化,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社会经济发展观的核心作用.研究和现实表明,"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是我们必然和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的理论特色、范畴体系和统领地位值得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明观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发展观与社会文明观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思想, 正是社会文明观的题中之义和逻辑延伸。邓小平关于两个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观, 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 它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唯一正确的道路, 提供了政治和价值保证, 找到了根本动力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8.
陈晓英 《理论界》2005,(8):15-16
本文从“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发展观、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观”几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哲学解读。  相似文献   

9.
发展观的演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海燕 《理论界》2005,(5):14-15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就始终面临着发展的难题,并且一直为发展而作着不懈地努力。虽然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但是人们对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影响着发展道路的选择。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观,将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正确的发展观将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错误的或片面的发展观将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因此,发展观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五代不同…  相似文献   

10.
当代发展观演变的非线性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纵观当代发展观演变历程,发展观先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个主要阶段。从思维方式的视角看,发展观演变的实质就是人类在思考发展问题上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变。以非线性思维为基础构建的发展理念,既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得以实现的推动力和思想构架。  相似文献   

11.
当代发展观演变的非线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当代发展观演变历程,先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个主要阶段。从思维方式的视角看,发展观实现的转变就是人类在思考发展问题上由线性思维走向非线性思维。以非线性思维为基础构建的发展理念,既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层内涵,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得以实现的推动力和思想构架,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演变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2.
邱铁红  冯宝忠 《理论界》2004,2(4):31-32
党的十六屇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发展观提升到一个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坚持系统性原则,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使社会发展观更科学更会面;强调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价值主体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永恒主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尤为重要。然而以什么样的发展观去指导发展,则是谋求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因为不同的发展观决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因此,发展观问题是一个必须认真探讨的重大问题。一所谓新发展观是相对于传统发展观而言。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发展都以传统发展现为指导,确立各自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一些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也程度不同地把传统发展观作为本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可以说,传统发展观在相当长的时期占据统治地位并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14.
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政府绩效管理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艳 《兰州学刊》2004,(6):240-242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公共部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样对政府绩效管理也产生了全面的、根本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分析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发展,详细探讨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政府绩效管理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全面两孩"政策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必将对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它将改变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体系的政策规范、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式,变"从紧"导向为"宽松"导向,鼓励按政策生育,同时将对奖励扶助政策、节育政策、惩罚政策、计划生育经费投入、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产生不同的重要影响。要有效落实"全面两孩"政策,需要相关部门变原来的"从紧"思维为"宽松"思维,变"人口是负担"的传统观念为"人口是资源"的新观念,用"与时俱进"的精神设计新形势下的人口政策规范、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式,树立科学的人口价值观、发展观、问题观和治理观,形成现代人口治理机制,实现我国人口可持续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是政府为履行其行政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和负责处置的信息,它是人们全面考察社会情况,从事经济建设和发展其他社会事业所必不可少的国家资源。据有关方面统计,政府掌握着80%以上的社会信息资源。政府不仅是社会信息最主要的生产、消费者,也是最主要的信息发布者。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17.
小康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历来是人类的执着追求,传统的发展观主要是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为主要指标的经济增长,基于这种发展理论,形成了二战后空前的“增长热”,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社会负效果和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这又促使发展理论不断演化,相继出现了发展的社会观(70年代)、发展的文化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的生态观(80年代)。进而形成如今的可持续发展观①。伴随着发展观的演化,人们开始寻找一套能全面衡量发展状态的社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以取代单一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从而导致了70年代世界范围的“社会指标运动”。社会发展指标…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济越来越多地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之上,这些巨大的社会内在变化正在推动着知识经济的形成,使知识经济时代悄然来临。它将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与之相适应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1.高等教育面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挑战。它是指对我们在过去经济形态下长期教育实践所积累和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本质观、教育功能观、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以及人才…  相似文献   

19.
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全面认识,有助于理解关于国家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诸多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分析,可以摒除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条化""片面化""神秘化"的理解:国家的产生不仅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同时也是诸多作用的社会历史过程;国家具有暴力统治和公共管理的二重性质,并在其发展历程中有多种具体形态;国家也不是永世不灭的,它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自然消亡。此外,要全面理解国家,还应将其当作单纯社会管理形态来看待。  相似文献   

20.
建设回应型政府:责任观、绩效观与服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明确的政府责任观、科学的政府绩效观和强烈的政府服务观,相应地建设责任型政府、绩效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提高和确保政府的回应性和回应力,并使之制度化、体制化,是建设回应型政府的三个主要方面.落实政府的责任观、绩效观、服务观,是建设回应型政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