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周公在周初政治上的角色问题,战国后期曾有冢宰摄政之说,20世纪学者在疑古思潮影响下又提出形形色色的标新立异之说,或以为周公并非摄政,竟是称王了;或以为莫说称王,连摄政也是后世伪造;甚或以为周公实为 篡 窃。仔细分析这些论说,其中误读古书者有之,推理失简者有之,于文献 考 古间心存偏见者有之。在周公摄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几乎所有历史事件的考证之中,为此有必要规范考证,勿使历史研究堕落为随心所欲的自由谈。  相似文献   

2.
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马克思政治思想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格尔政治哲学的批判继承 ,不仅是马克思的政治思想而且是他的全部思想发展的转折点。马克思在分析批判黑格尔政治哲学时 ,揭示出了政治革命的限度 ,从而把克服市民社会与超越政治解放之间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 ,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一主题构成了 1 84 4年以后马克思作为中心工作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在他的经济学中得以完成。政治思想的当代发展 ,日益显现出研究、发掘马克思政治思想的重要性、紧迫性 ,特别是马克思对超政治、超经济社会理想的论证 ,以及他对向这一理想社会过渡的经济条件、政治形式等等所作出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一直为之探索和努力追求的目标。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如何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设想和主张,到80年代最终确立了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从而对第三次国共合作和祖国统一进程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两岸和平统一政策的起源——50年代中期中共关于“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提出 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对建国以来的对台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把单纯用武力方式解放台湾的政策改变为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从而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争取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是与当时国内外形势的一系列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 第一,朝鲜停战后远东国际局势的变化,为中共“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提出创造了外部条件。 1953年7月,朝鲜谈判达成协议后,远东的国际局势开始出现缓和。美国从朝鲜战场的失  相似文献   

4.
那尔苏 《晋阳学刊》2014,(2):140-142
在历史大众传播领域,历史口述和历史讲坛作为两种常见的形式,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但对于这两种大众历史传播的形式或手段,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却常常引发混淆,如果通过比较的研究方法,在比较二者的不同以及相通之处,来阐述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各自所承担的不同历史研究、传播的职责,最终在阐明二者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似给予实践以必要的理论指引,以便更加有效、规范地传播历史,造福大众。  相似文献   

5.
宋婕 《学术研究》2003,40(8):62-66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理想,这一理想的确立是基于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关怀:涉世之初的马克思,受社会环境及家庭氛围的影响,对人的理性极为信赖,崇尚理性个人的自由和平等;参加实际工作后,马克思主要借以反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但同时发现了人的自由、平等的背后不光是政治问题,还有经济问题;通过完成对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批判,马克思发现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区别,并由此超越了对自由和平等的一般追求,确立了人类解放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6.
伯乐相马精神虽好,但已远远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靠制度选人的特点是,变“相马”为“赛马”,可避免选人中的许多弊端和歪风。为此应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与规范化、法制化的交流机制,完善干部任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当青年马克思以一个自由思想家的身份步入社会时,“政治解放”的呼声正风靡欧洲。马克思以他独特的敏感,把心思投向这一解放后面的更深的时代蕴含;通过科学分析,他预示了人的进一步的解放——“人类解放”。(一) 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问题,并非源自建立逻辑体系的旨趣,而是出于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因此,他的历史观的价值取向只在于“现实的个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妇女解放是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也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妇女解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一、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2012年11月在十八大报告中,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的政治概念。"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党中央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逐渐将"三个自信"发展为"四个自信",即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文化自信"。比如2014年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0.
孔子学说的渊源即儒家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尧舜禹汤以及文武周公。其中如“监”、“中”、“明人伦”和《易》乾坤两卦是极其重要的思想财富。“监”讲继承传统,吸取前人经验。“中”揭示辩证的思想方法。“明人伦”强调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乾坤两卦体现朴素唯物论的宇宙观。它们基本上被后世儒家,尤其宋明新儒家所歪曲、埋没。因此,儒学不等于孔学。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审慎地吸取孔子思想中的精华,而对宋明理学采取坚决批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现量说:从佛学到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量”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美学范畴,它的母体在于佛教哲学之中。这个范畴本身就经历了由佛学而美学的演变过程。把“现量”作为美学范畴正式提出的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现量”说是王夫之美学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综观王夫之的有关文学评论著作,就会发现,“现量”说是一个根本的概括,可以代表王夫之美学思想的特征。而且,它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虽然王夫之首倡“现量”,但它所代表的美学思想却是源远流长的,形成了中国美学的一个独特传统。在中西美学的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用“情”把兴、观、群、怨贯通起来,用“兴观群怨”把诗人、作品、读者贯通起来,用博古通今的眼光和心胸.把从孔子起发展演变着的兴观群怨说加以总结、调整、阐发,在有意无意之间创立了他本人的兴观群怨说。  相似文献   

13.
胡耀邦同志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大会上做了一个很重要的报告:《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报告中着重提出了重视知识与知识分子问题。耀邦同志说: “我们党成立六十多年来,主要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干两件大事。一件是推翻旧世界,推翻三座大山,一件是建设新世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推翻旧世界,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建设新世界,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而且应当说,在我们这样原来经济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立足于全球化的背景,以"走向无限交往的世界公民"拓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论证了人的自由联合在无限交往中的未来走向,世界公民通过道德-政治实践走向以实现基本权利为起点的无限扩大的交往。哈贝马斯的"走向无限交往的世界公民"不能代替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走向无限交往的世界公民的意义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呈现。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治国方略说到以德治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体现了对传统治国方略特别是传统德治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传统治国方略尤其是传统德治观的时代超越。 一、传统治国方略及传统德治观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哲学非常发达,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乃至帝王将相都非常关心和关注各种政治问题,关心和关注国家的治理,提出了丰富多彩、内容各异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大而言之,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略可区分为无为政治和有为政治两大类。 何谓无为政治?无为政治或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庄提倡的治国方略。其宗旨在认人和物皆有…  相似文献   

16.
17.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历史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马克思哲学现域中的历史概念怎么能从亚当·斯密那里拉出一条线索呢?这个问题的确问得很好,但笔者特意提出这一问题的用意恰恰正在于指出,长期以来学界单纯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拉出线索来研究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方法是有很大的欠缺之处的。事实上,马克思从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吸收了很多从法德启蒙思想家那儿所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马克思形成其“历史”思想时恰恰又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因此,要想完整深入地阐发马克思历史概念的深层内涵,怎么能不从研究斯密开始呢?“历史’”对于斯密来说决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作为苏…  相似文献   

18.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刀”之作,这是一部与传统武侠小说根本不同的反武侠小说。传统武侠小说是以塑造武艺高强的武侠为中心的,他们行侠仗义、解危扶困、铲尽天下不平事。这些作品突出正邪之争,宏扬正义,鞭挞邪恶,给生活于黑暗现实中的读者一个虚幻而又十分确定的希望。所以社会革命家说这些作品是民众的“精神鸦片”,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而《鹿鼎记》中是没有“武”、没有“情”的(金庸武侠小说也很注重写激烈的“情”,作为  相似文献   

19.
《理论界》2016,(3)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出现了大范围的思潮论战,中西文化的碰撞,激荡出众多流派和"主义",各种思想纷繁交织,"主义"主导了那个年代的思想话语体系。随着社会的演进,这些"主义"旗帜有的倒下而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依然矗立在华夏大地而越发生机,成为那个时代的主导思想。当时的主流思想从此岸三民主义经新三民主义之桥,而达新民主主义之胜利彼岸,这种嬗递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是绝对唯心主义者,否定性辩证法却使他敢于对历史作总体思考,对于历史运动作了"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马克思是"实践唯物主义者",实践辩证法使马克思走向历史深处,真正揭示了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根据这一根本特点,本文拟对黑格尔历史辩证法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以及二者关系作一新的考察和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