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高校全程就业指导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心理测量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升学指导六大指导为主线建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全程就业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根据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发展阶段,对大学生分年级、分阶段,结合学生共性与个性,提供全程化就业指导,以实现双向选择、人职匹配和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2.
生涯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以人格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职业生涯理论为依据,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构建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从课程教学、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实践活动等方面创新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是高校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学生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生涯发展理论——类型学理论,其理论揭示了职业生涯选择是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个体所选择的职业生涯,须符合这种个人导向。启示大学生就业指导务必转换思路,立足于加强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定向”而不是“定位”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把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拓展更多素质;立足于全程化、全员化指导。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美国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有了以下转向:就业指导理念系统由以就业为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转变;就业指导理论系统由单个理论指导向整合理论指导转变;就业指导主体系统由以高校为主向政府、用人单位、中介组织、高校协作转变;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内容系统由单一内容的被动服务向多内容的主动服务转变;就业指导模式系统由择业指导向个人发展辅导转变。综合而言,此类研究的重点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就业指导理论的整合;就业指导主体之间的协作机制;服务内容的融合与效度。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教育工作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没有从实质上对高职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教育,造成了高职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的缺失。本文结合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情况开展调查,提出了高职院校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路及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一直是近年来高校重点工作之一。如何解决毕业生严峻的就业问题,如何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提供帮助、指导、培训,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走进社会,找到适合自己并能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的职业,这些都是大学生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文中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就目前的就业指导观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信息服务等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择业观,踏准职业基线。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就业指导人员应更新教育理念,逐渐完成从短期指导到全程指导、从一元化服务到个性化服务、从单一化指导向多样化指导、从封闭性指导向开放性指导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2005-2010年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文献的分析,总结了大学生指导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指出了就业指导研究存在学科体系不健全、理论拼盘、实证缺乏、研究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就业指导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树立教育学学科意识,以提高研究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9.
"指导"主要包括就业指导与教育指导。二者密切相关而又有区别,其主要区别在于,就业指导主要指对工作的选择,而教育指导主要针对学习的选择。此外,"指导"还包括各种不同的指导方式,如:指令性指导,非指令性指导,咨询式指导,单独指导和群体指导等。综合种种理论观点可得出结论:"指导"是高等教育和就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的质量要想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其两大领域(就业指导和教育指导)的关系要清楚、要理顺。此文旨在通过了解英国的指导发展历程能给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后期的就业指导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0.
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一直是近年来高校重点工作之一。如何解决毕业生严峻的就业问题,如何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提供帮助、指导、培训,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走进社会,找到适合自己并能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的职业,这些都是大学生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文中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就目前的就业指导观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信息服务等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课程力求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法律修养,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能知法、懂法、守法.采用多层次、多方式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结合.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法制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于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与其母校对簿公堂的事情层出不穷,这些诉讼大多是由于高校在处分违纪学生时存在法律上的缺失,以及与大学生们的相关法律权利相冲突引起的。文章提出从大学生权益保护和依法治校两方面来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主张要理顺高校与大学生们之间的各自权利义务关系;另一方面强调依法治校,对高校的管理方法与规范合法性提出了异议,并探讨高校管理活动的法律重构问题,提出了在高校管理理念中必须注入法治精神和维权意识,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师生共建合谐校园。  相似文献   

14.
诊所式法律教育具有训练法律职业技能和培养法律职业伦理的两大价值。这种教学模式的目标为,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实际诊断法律问题开出处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直接操作的能力。它的主要特点为:知识积累与思维训练并重,学生参与真实法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经验中学习法律,从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5.
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实习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采用与国外法学实习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中外实习模式的差别,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法学专业实习模式及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必须对现行的实习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的教学模式陷入了困境,其主要表现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与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背离,所以,探寻多种路径培养高等农业院校法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基于对语言产生模式以及图式理论的探讨,从教学内容,课堂活动以及评估测试几个方面来试图建立一个面向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可行的视听说教学模式。因为语言学习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所以教学模式应该以认知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活动以及进行测试评估时都应该以认知发展的规律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对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科技进步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都有重要意义。问卷调查上海、天津、湖北等省市3 916名本科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与依法治国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要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水平,必须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学生状告高校诉讼案件反映出高校学生管理规范所存在的缺陷:高校学生管理规范的内容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管理规范制定的程序缺失、学生的合法权益救济途径不畅是高校学生管理规范失范的具体表现.实现高校学生管理规范法治化是推进依法治教、矫正失范权力、保障基本权利的要求.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规范的制定要遵循法律法规原则,要完善学生管理规范的制定程序,健全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0.
从教育学、法学的角度 ,从录取入学、生活补助、生活习惯、教学语言、学科设置等六个方面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高等教育的平等权作了论述。认为国家对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倾斜和优惠政策具体体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平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