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山古玉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神秘的造型、丰富的内涵,在我国古玉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引中外无数专家学者竞折腰。被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象征的红山文化的重要载体(郭大顺等《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玉器精粹》),我国红山古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鉴定结论公布,特别是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遗址群和玉器群的发掘而横空出世。在此之前,人们对于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红山古玉仿佛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2.
爱玉、佩玉、藏玉自古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这里介绍几种鉴定真假玉器的方法: 一、真玉器温润光泽,半透明不透明的都有,玉器中夹有棉絮状或其它杂质,均属正常现象。假玉器给你第一个感觉就是没灵气,色泽干枯,灰暗呆板,有的内中还有气泡(出土古玉在色泽上另当别论)。 二、真玉器放在手里掂一掂,手感沉重。假玉器掂起来手感比较轻飘。  相似文献   

3.
李婵  徐传武 《东岳论丛》2011,32(3):126-128
《诗经》中有三十余篇诗歌涉及玉文化,内容包括玉饰风尚、玉的象征及比喻意义、玉作礼器、美玉馈赠、修治玉器等,从中可看出周代玉文化的特点,即玉器的人性化特征得以确立、"玉德"成为道德标准、玉器得到广泛使用、治玉工艺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具有悠久的用玉历史,人们逐渐认识到玉石料与其他石料的区别.玉器在史前时期是很 多地方的代表性器物,如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目前,对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的来源最主要的观点是认为其出自辽宁省岫岩县,对北瓦沟玉石矿床的调查分析表明,这里具备良好的玉石生成的地矿结构,是古玉的主要产地,产于辽宁省宽甸县的“宽甸玉”也被认为是红山文化玉器的来源之一.红山文化用玉的主要玉材是质地均匀具有一定半透明度而色调偏黄的软玉,此外,红山文化所用的玉器材料还有一些是水晶、绿松石和玛瑙.  相似文献   

5.
殷商时期是我国玉器发展史上继新石器时代晚期之后的又一高峰。玉器和有器制作是殷代重要的手工业;贡纳也是殷代贡纳的重要组成部分。殷墟甲骨文中含有丰富的玉资料,利用这些资料进行相关考察,势必会对殷代古玉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玉器的收藏价值及投资回报率,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前景十分看好。但并不是所有玉器都有收藏价值,必须有选择地加以购藏,古玉、翠玉、和阗玉是玉器收藏的三大名品。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玉部》是东汉时期许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当时社会用玉的实际 ,对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总结。通过对“玉部”字的分析 ,可以看出汉代人对玉的释义、分类等已有比较科学的认识。尤为可贵的是 ,“玉部”所反映出的汉代“玉符”思想的强化 ,这对后人认识玉有很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彭肜 《天府新论》2004,(2):143-144
近年来 ,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在通史方面有张少侠、李小山的《中国现代绘画史》、阮荣春、胡光华的《中华民国美术史》、王伯敏的《中国美术通史·近现代部分》、苏里文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等。在专题方面则有朱伯雄、陈瑞林的《中国西画五十年》、陶咏白的《中国油画二百八十年》、刘新的《中国油画百年图史 184 0— 194 9》和林木的《2 0世纪中国画研究·现代部分》等。总起来看 ,这些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 ,总观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的整体状况 ,我们还不能说它已经成为一个比…  相似文献   

9.
《新唐书·礼乐志》云: 文收既定乐,复铸铜律三百六十、铜斛二、铜秤二、铜瓯十四、秤尺一。斛左右耳与臀皆方,积十而登,以至于斛,与古玉尺、玉斗同。皆藏于太乐署。(中华书局版一册461页)《通典》所载张文收铜律为三百五十六加所亡之九管,共三百六十五管,合周天之数。《新唐书》作“三百六十”,疑误。但从二段文字中,皆可明确看出:张文收律及斛,与古玉斗、玉尺皆相符同。  相似文献   

10.
《玉娇丽(李)》的猜想《金瓶梅》最早的续书《玉娇丽(李)》,今已伕,见于较早的记载是:①谢肇淛《金瓶梅跋》;②沈德符《万历野获编》;③张誉(冯梦龙?)《三遂年妖传叙》;④清初宋起凤《稗说》。这些资料为学术界所习见,为讨论方便,谨录如下。《金瓶梅跋》(《小草斋文集》卷二十四): 《金瓶梅》一书,……书凡数百万言,为卷二十,始末不过数年事耳。……仿此者有《玉娇丽》,然而乖彝败度,君子无取焉。  相似文献   

11.
一、景德镇陶瓷生产历史和特点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据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早在汉代就开始产陶。到唐代武德年中(公元618年至626年),陶玉、霍仲初在景德镇烧制素瓷奉诏上贡皇宫,因瓷器晶莹如玉,于是称赞其为“假玉器”。景龙初(公元707年至709年),唐王朝在此设“新平司务”理窑事,曾“奉诏需献陵祭”。后经五代、两宋,景德镇瓷业蓬勃发展,窑址星罗棋布,濒临江河延绵数十里。蒋祈在《陶记》里说:“景德陶、昔三百余座,  相似文献   

12.
红山文化中玉器的创造受到了自然环境、主体观念和细石器制作技术的激发和影响.其镂空器形等体现了虚实相生的原则,其动物造型体现了"寓多元为一体"的原则,许多器形还体现了尚圆意识.而在纹饰上,具象与抽象的结合则是其重要特点.玉器的风格以自然奔放为主,又有一些体现和玉料相协调的优美柔和特点的玉器.红山玉器中的玉琮、玉龙等及其"整体布局、局部布白"的设计,对后世的玉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良渚玉琮和商代的饕餮纹中,都有红山玉器的影子.  相似文献   

13.
<正> 汨罗县屈原纪念馆设在泪罗江下游北岸玉笥山上的屈子祠内.屈子祠又称汨罗庙,三闾祠等,始建于汉代,重建于清乾隆二十年。现建筑面积一千四百平方米,建筑古朴典雅,宏伟壮观。一九五六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年整修后对外外开放。几年来,纪念馆收集了明景元刊本《楚辞集注》和清同治汲古阁刊本《楚辞》原本、新版楚辞注本以及近代一些著名楚辞专家的论著,论文,当代名人的书法、美术作  相似文献   

14.
《汉文学史纲要》书名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鲁歌同志连续撰文,指出新(1981年)旧(1938年)两版《鲁迅全集》中所收《汉文学史纲要》一书应尽速订正为《古代汉文学史纲要》,第一次说是"按此书名大谬,不合鲁迅之本意.鲁迅原写书名是《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古代'二字有特定含意,指从原始社会到汉代以前……'汉'即  相似文献   

15.
雷广臻 《理论界》2012,(7):216-220
对红山文化玉器进行检视,会发现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情况:中国古文献记载的黄帝图腾(熊、龙、神龟、云、鸟等),红山文化均有玉器与之对应。在中国著名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中,只有红山文化(主要是玉器)与黄帝有这么多的契合,深入揭示这种契合关系的内在原因,作者提出了"玉器图腾"、"四生"等概念。红山文化先人们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灵("四生")情况给今人留下了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存留在红山文化遗址及其遗留物中,在诸多遗留物中,玉器是首要的红山文化先人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灵信息的携带者。我们可以说,红山文化的每一玉器均是"四生"的反映,玉器就是当时社会("四生")的缩影。从翁牛特旗史前岩画到处是猫头鹰眼睛的情况,可以推断猫头鹰(鸮类)曾经伴演了红山人卫士的重要角色。蛇也起过类似作用。红山文化是由一个社会共同体创造的,其社会的多来源多层级关系决定了其玉器的多来源多层级关系。同时,红山文化由多元图腾融合为统一图腾(如龙、凤)的过程,就是这个社会共同体(联合体)从多元走向统一古国的过程。红山文化社会联合体的墓葬安排秩序,即是社会层级安排秩序,从而决定了红山文化社会的用玉秩序。牛河梁红山文化玉器承载中华文明起源的信息,反映了当时融合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16.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鼓舞下,中山大学教授商承祚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最近他已完成了《广州出土汉代漆器图录》一书的编著和《鄂君启节考》一文的写作。前者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表在《学术研究》1962年第一期的《我国古漆器与广州出土汉代漆器初探》是该书的序言。  相似文献   

17.
《“则皆然”》这篇杂文以“尊古”署名发表于1921年11月3日的《晨报副刊》上,后来收入唐弢同志编的《鲁迅全集补遗续编》中。但1956—195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中却未收入此文;近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征求意见本)中也未将此文收入。我认为《“则皆然”》应是鲁迅佚文,应当收入新版的《鲁迅全集》中去。这篇佚文为:  相似文献   

18.
马喆     
《理论界》2016,(3)
正马喆,辽宁省沈阳市人。现为沈阳书画院创研策展部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同泽书画》执行主编、沈河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数十篇理论评论文章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美术之友》《美术大观》《中国书法》《中国书画》《大美术》《上海美术》《文艺评论》《中国书画》《中国画》《中国书画家》《艺术界》《中国艺术家》《荣宝斋》《艺术广角》《中国文化报》《艺术报》《中国书画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专业艺术类报刊。有多篇文章收入《论关东画派文集》《大道雄风文集》《沈阳文化高层论坛文集》《辽宁省第一届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读书班专辑》《辽宁省  相似文献   

19.
李维世 《河北学刊》2002,22(3):157-158
范梦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著作甚丰,已有九部学术专著出版,代表作有《东方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中国现代版画史》等,另有近百篇美术论文发表。他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又耗时五载,编写了《世界美术通史》(上、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似文献   

20.
吴仰湘 《中国社会科学》2023,(7):181-203+208
许慎《说文序》提到:“其偁《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这是交代《说文》称引经传的文本属性,不料宋明以来疑窦丛生,形成中国经学史上一桩公案。清儒及民国学者对“皆古文”句相继作解,异说纷纭;段玉裁、王国维指“古文”为书体或学派,均有谬误;洪颐煊、宋翔凤、马宗霍专从孟氏易学内容论其古文属性,同为臆测;杨树达径从文本索得真解,但许慎称孟氏今文为古文的疑惑仍未尽释。宋翔凤又分辨汉《易》经为古文、传(注)为今文,意外揭开《易》孟氏今古文之谜。参照《易》孟氏“古文本/今文说”的组合模式,从今古文经本、经说的组配入手,分析汉代七经传承情状,观察两汉经学进程,豁然发现汉代经学并非今古文分立互争的两极化世界,而是今古文交错共存的多样化生态。《易》孟氏今古文真相一旦大白,汉代经学今古文纠纷也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