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内外两方面的严峻挑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全力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基本经济制度等举措来推动社会革命;通过理论学习、打击贪腐、作风建设、增强本领等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构建了理论武装、历史使命、价值目标、治理主体、内政外交五个方面协同的有效路径,维护了政权稳定,促进了社会发展,对新时代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协同推进“两个革命”的前提与基础。从理论逻辑层面看,“两个改造”相统一的辩证原理构成了“两个革命”辩证统一的深层哲学底蕴;从实践进程层面看,统筹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克敌制胜的重要保障;从现实层面来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在党的建设面临巨大挑战的形势下,进一步协同推进“两个革命”需要把握基本的经验原则。 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对如何通过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也为找到第二个答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探讨毛泽东在党自我革命探索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把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推进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在我党即将执政之时对全党干部作的要求。今天,在我党执政五十多年后,仍需要坚持“两个务必”,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本色需要,是执政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经受考验的需要,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只有坚持“两个务必”,才能使我们党真正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才能使我们党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复兴,祖国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5.
"四个伟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哲学逻辑的辩证统一。其历史逻辑体现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治国理政方略的历史继承;现实逻辑表现为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以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推动伟大梦想早日实现;理论逻辑体现为始终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哲学逻辑内化于承认联系、重视矛盾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中。通过对"四个伟大"内在逻辑关系的系统分析与把握,必将进一步加深对"四个伟大"深刻意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确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七大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确立和维护党的领袖的领导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领导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建设思想。以民生建设为重头,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矛盾化解为重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基层治理为重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构架。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接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启示我们,开展社会建设与治理要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注重化解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在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开展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试析毛泽东“社会主义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主义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是毛泽东在经历了对社会主义曲折复杂的认识历程后得出的结论。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中国共产党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前导和起点。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1956年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具体论述了艺术要有民族风格与民族形式,强调中国的东西有自己的规律,并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和革命表现形式的讨论,在哲学高度上重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系列关于“中国化”基本原则的重要论断,内蕴普遍原理与民族形式(共性与个性)、中国化与国际化、传统性与现代化等多对哲学辩证关系,对于新时代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其二,中西文化要从两个“半瓶醋”“有机结合”为“一瓶醋”;其三,批判性吸收和借鉴西方“织帽子”的方法来织好“中国帽子”。  相似文献   

10.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伟业的百年征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统一为根本遵循;以坚持问题导向和使命引领相促进为内在动力;以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相统一为鲜明特质;以坚持发扬革命精神与树立底线思维相结合为思维方法。新时代继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在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进程中保持笃定初心使命的定力,在问题导向与目标指向的结合中增强自我革新的魄力,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中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在固本培元与开拓创新的统一中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赶考”新挑战,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批判性和革命性相关论述和局部执政时期自我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巨大的政治勇气,向一切侵蚀党的健康的毒瘤和阻碍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顽疾开刀,并把思想淬炼作为强身之举,以坚守初心使命为根本遵循,以“以上率下”为示范之要,以完善党内法规为重要保障,对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毛泽东十分关注青年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革命与建设新形势,毛泽东对青年工作进行了新的思考。发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的指示,引导青年团的工作;重视青年的学习,要求青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关心青年的健康,鼓励青年人加强体育锻炼;鼓励青年人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体现了新时期毛泽东青年工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问题上长期求解,先后得出了人民监督的“第一个答案”和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回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和实现长期执政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自身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两个答案”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二者虽提出有先后,但同根同源、实践同步;虽主体有差异,但旨归统一、立场一致;虽内容有侧重,但任务趋同、目标相通;虽动因分内外,但机制互补、辩证互成。以辩证思维对破解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坚持“人民监督”与强化“自我革命”统筹推进,既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也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黎明的前夜,面对取得革命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深刻阐述了怎样执政、为谁执政的问题。“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的科学回答。历史实践证明,坚持“两个务必”是我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思想保证,是我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犯了错误之后能够及时地发现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在建党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民主监督和自我革命:民主监督通过外部向党内提出建议和批评,促使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自我革命则强调通过刀刃向内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二者统一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探索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在新时代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外交思想经历了一系列转变,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发展到"一大片"的外交政策,最终发展为"三个世界"理论。通过对毛泽东外交思想发展脉络原因的剖析,对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的外交事业,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对于五四时期由“个人解放”进至“社会改造”有着独特的认知,在五四时期的“社会改造”语境中所构建的“革命话语”,内含着“主义”信仰话语、民众本位话语、阶级斗争话语、政党领导话语等几个重要部分;同时,亦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唯物史观的指导、时代需要的把握、社会实践的体悟等方面表征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进路。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路线所构建的“革命话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关于城市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国城市民生问题.他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高度强调了城市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从社会制度与社会转型层面分析了城市民生问题产生的主要因为;提出了解决城市民生问题的思路和具体举措.尽管由于主现认识、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城市民生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但其成功之处仍为我们当前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民生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西文明视角考察“革命”到“自我革命”概念史生成源流,“革命”一词本义就体现了“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与破除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社会运动,实现新的社会建设运动的西方资产阶级传统“革命”观念不同,“自我革命”承接了马克思主义重构经济结构的内涵,更强调革命主体从自我内因角度出发接受革命性锻造。“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革故鼎新”“自省克己”“民为邦本”“正身率下”思想与内涵高度契合,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战略部署。这“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既有宏观层面的目标任务、顶层设计,也有落细落实、重点突出的方式方法;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我们从“第二个结合”看“第二个答案”,领悟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理论内涵与实践进路,要从“第二个结合”视角,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所蕴含的重大创新观点、科学方法和重要战略部署,更加自觉主动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