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森 《中州学刊》2014,(4):129-132
明代后期,河南归德府文化发达、科举昌盛、缙绅望族势力在当地占据支配地位。明清鼎革之际,这一社会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末战乱中,社会各阶层纷纷反抗以士绅与世家大族为主的支配体系,由此展开了一场情节极其复杂的动乱图景。明末战乱后,归德府的世家大族逐渐走向衰落,士绅阶层与世家大族的支配体系开始瓦解,地方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转变过程。清代以来归德府的世家大族支配体系不断解体,但又未能形成类似于华南地区的地方自治机制,难以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最终导致了近代以来的各种社会动乱。  相似文献   

2.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河南省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前景日益广阔.但同时,河南也存在着人均产值低、城市化进程缓慢、经济发展总水平不高等问题.这是由于河南省在政策、制度、科技与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所造成的.因此,河南要抓住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历史机遇,发挥自身地域优势,通过加快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式,促进河南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中原的崛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社会管理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家政治事务的热门词汇.随着我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社会管理创新日益提上日程,尤其是突发性事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逐渐增多,因此,不断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相当长时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政府必须突破陈规,不断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以更好地解决突发性事件.  相似文献   

4.
王绍舫  赵奕 《理论界》2005,(6):186-186
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受语言结构和社会语境的制约。语言的发展影响着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时代的不同研究的方法也不同。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联,探索词语的社会意义等要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化的现实意义:(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整合社会力量,调节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改变;随着改革的深化,区域性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随着经济外向度的增大,社会开放度不断扩大。必然出现社会关系的变化,社会管理形式的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趋于多样化,诸如就业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多发易发。因此,通过建设和谐文化,以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统一的意志,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有利于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优化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实于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鲍宗豪 《中州学刊》2008,(1):127-131
社会现代化本质上也是一场重构当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化时代"的到来,全球都市公民都更重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社会现代化对当代中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通过资本全球化、全球都市化、文化大众化、休闲普遍化、消费多样化表现出来.评价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的基本观点是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必然会出现生活方式的解构与重构;对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不能作简单的价值判断,必须有科学理性的态度;要让都市成为满足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生活需求的美好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党全民族共同为之奋斗的十分复杂非常宏大的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构建新型的社会凝聚机制.社会凝聚机制是社会的不同群体、不同个体在理想、目标、利益等追求要素一致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吸引和社会聚合机制,它包括党与社会群体、党与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与社会群体、社会个体与社会个体四个层面.党只有全力构建这一机制,才能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社会归属感的嬗变及其相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逐步变迁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归属感不仅在心理预期、形成途径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不同社会阶层成员对社会的归属感在强弱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社会归属感的变化不仅对我国社会的整合方式、社区功能的完善以及公民意识的培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社会心理层面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地方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结构阶层化、社会关系复杂化的趋势,这些都对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正在形成.相应的,一种超越传统的科层治理与市场治理的新范式--网络治理(network governance)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基于网络治理的视角,构建一套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能力进行合理地评估,有助于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整合资源是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决定着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的大小。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资源主要包括意识形态资源、制度资源和组织资源等内容,这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资源建设的载体和依托。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给党的社会整合资源建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挑战,党的意识形态资源遭到一定冲击,党的制度资源有待进一步健全,党的组织资源受到一些侵蚀。中国共产党需要正视这些挑战,不断加强社会整合资源建设,以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制度及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不断提高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团结和凝聚最为广泛的力量,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姜尖 《南方论刊》2004,(5):24-26
人们之间的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的形式,促进了人力资本、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的协调和结合,增进了它们利用的效率,是凝聚社会各方面的粘合剂.当前市场、社会普遍存在信任的缺乏,它不但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正不断向全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蔓延开来.如何扩大信任半径,重建信任这一社会资本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晚清至民国时期,地方军事化、清末新政以及议会选举等一系列政治变革,不仅导致中国社会传统政治体制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且引发了地方社会权力体系的不断重组,先后出现了团练局、同姓联宗、“同盟会”等乡村联盟.这些不同形式的乡村联盟,在士绅、知识分子、商人、律师、家族等各种社会力量的运作下,逐渐成为地方社会中新的权力中心,对地方社会的政治格局及其演变趋势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戴桂斌 《理论界》2006,(4):10-11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是一个总体性社会,与之相适应的是单一的国家整合模式。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转型,一种新的社会整合形式即民间组织整合模式应运而生,在社会转型中发挥着积极的社会整合作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价值整合作用,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整合作用和统一人们行为的规范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明清时期当地重要的祭祀仪轨和文化象征,洛阳关林的兴修和祭祀活动具有典型的意义.黎民百姓、藩王、客商、地方士绅、文武官吏于不同时期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信众主体与组织方式的变化折射出地方文化活动与公共权威的演变,特别是地方官绅对关林祀事的态度转变浓缩了明清洛阳社会变迁的诸多信息.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结构的创新是通过其构成诸要素的凝聚和更换、不断拓展新资源、增加新元素、形成新品质及改变其要素的结合方式来实现结构更新和升级的过程.具体来说,它通过以政府、学校、城市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社会、农村为主阵地的草根性①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合,达到结构创新,功能升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社会凝聚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生活质量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理念,加拿大、欧盟、新西兰等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都专门编制了社会凝聚的评价指标。社会凝聚包括社会排斥、社会资本等内容,可以从一定意义上体现社会包容程度,是民众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外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中有关社会凝聚内容的研究和归纳,发掘社会凝聚的内涵,并对生活质量视角下我国社会凝聚的研究做出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晚清湖南社会,宗族通过建祠修谱,管理族内民众,维护封建纲常和伦理道德,维持地方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成为与地方政府官员共同管理地方事务的基层力量。处在晚清社会中的湖南宗族在时局的变化下,和团练、保甲等相结合,通过所掌握的宗族权力,对地方社会的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控制地方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长者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年长、有德、有识者的称谓.至宋朝,长者代替秦汉的父老成了民间权威的代表.与秦汉父老不同,宋代长者的年龄要求降低,人们更关注其对地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宋朝地方社会的真正权威是长者.综合而言,宋朝长者在地方救济、公益事业、地方教化、乡村裁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取得了对地方社会的支配权.  相似文献   

19.
从清代宗族的社会控制看会党的发展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秘密会党的滋长与基层社会的控制效率关系密切。作为维持基层社会秩序的宗族,当清政府政治廉明、社会经济稳定时,其在国家政权的督导下,能配合地方政府镇压、捉拿或搜捕起事者,这对秘密会党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在晚清,由于国内外局势的重大变化,社会经济形势的恶化,宗族的凝聚功能减退,而各种非传统社会势力的乘机兴起和发展,则进一步分化了宗族组织,使得它在控制秘密会党时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20.
李爱 《东岳论丛》2004,25(5):162-165
社会结构是一个动态范畴 ,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需求的不断向多方面发展而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组织结构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