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虻不死     
柴静 《可乐》2010,(7):18-19
2000年,我接到一个电话。 “我是陈虻。”说完,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可能想给我一个发出仰慕的尖叫的时间。 “谁?” “中央台的陈虻。”他挺意外,“我没给你讲过课?” “你是哪个栏目的?”  相似文献   

2.
试谈“自己”跟“我”的区别杨咏梅“自己”与“我”都是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但两者在用法上并不完全相同。“我”这个人称代词有确定的人称和指代对象,每一个说话的人都可以称“我”,因此“我”是第一人称的单数形式,指代每一个说话的人。“我”这个人称代词能单独充当...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黄昏,静静的渡口来了个人,一个富人,一个当官的,一个武士,还有一个诗人。他们都要求老船公把他们摆渡过去。老船公捋着胡子:“把你们的特长说出来,我就摆渡你们过去。”富人掏出白白的银子说:“我有的是金钱。”当官的不甘示弱:“你要摆渡我过河,我可以让你当一个县官,”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1.我在商场逛,随便问一个售货员:“这衣服多少钱?”她说:“180元。”我说:“30元卖不?”她说行,然后就让我交钱,我说:“我不买,就是随便溜达。”  相似文献   

5.
我的梦     
我叫吴鹏弘,以前我是一个太不爱护桌子的小男孩。因为我有时要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有时做数学作业在桌子上打草稿,有时还在桌子上随意敲敲打打……有一天我来到学校,忽然,我变成了小书桌“可可”,被一个强壮的老师移到了一个崭新的教室里。在这个崭新的教室里,有许多可爱的小书桌,有“美美”、“亮亮”、  相似文献   

6.
张楠  王美娟 《新少年》2009,(1):75-75
“第一次”,是接触一个新事物的开始。人生要经历过无数个“第一次”。虽然第一次的成果不一定是很丰硕,但是只要有了一个“第一次”,就会成功地完成好以后的很多次。我经历过了很多个“第一次”,但唯有这个“第一次”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令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
人性的掌声     
我今年才10岁,学“奥数”才1年时间,就获得了“中环杯”的市三等奖和“希望杯”的全国三等奖。老师同学夸我了不起,很幸运!记得去年秋季,妈妈特意为我报了奥数班。一开始,我不太愿意,被动去上了一节课,觉得蛮有趣的,就有点喜欢上了“奥数”。学了才一个月,妈妈又给我报了一个“中环杯”的考前培训班,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我拿一个奖,哪怕是优秀奖也行,这样就能更有条件地竞争一所好中学。  相似文献   

8.
冯骥才 《社区》2011,(35):16-17
几年前的春天里,意外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一个沙哑的嗓音带着激动时的震颤在话筒里响着:“我刚读了你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叫我感动了好几天。”我问道:“您是哪一位?”他说:“我是草婴。”我颇为惊愕:“是大翻译家草婴先生?”话筒里说:“是草婴。”我情不自禁地说:“我才感动您一两天,可我被您感动了几十年。”  相似文献   

9.
在人屋檐下     
陈彤 《社区》2008,(35):62-62
人家屋檐下,是低头还是不低头?前两天几个朋友吃饭,安慰一个“人家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老同学,其中一个春风得意的朋友对我那老同学拍胸脯许诺:“你要是真不痛快,就到我们公司来。”我那老同学苦笑着说:“那我不是从一个屋檐换到了另一个屋檐?将来不是要跟你低头了?”  相似文献   

10.
李英 《社区》2009,(17):50-51
一天.我壮着胆子,走进德国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室,我说,想同经理谈生意。经理是一个中年妇女,她告诉我,我是她遇见的第一个找上门谈生意的中国人。我拿出从国内带来的景泰蓝瓶、湘绣什么的,她的态度挺好。看了看,客客气气地说:“你有公文吗?”我不明白,她说:“你代表中国政府哪一个部门?或者是哪个省、哪个市的政府部门?”我说:“我不能代表政府。”经理说:“抱歉,我们只同中国官方做生意,  相似文献   

11.
观点     
《人力资本》2008,(10):9-9
没有时间读书是很耻辱的事情 ——新东方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两年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各种场合经常重复自语,“我后悔上市,我现在依然后悔上市”。“我现在读书越来越少,这个是很明显的,我现在一个礼拜读一本书有的时候都读不完”。“没有这些时间是一个很耻辱的事情,我将变得很痛苦”。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心     
那是一个普通的早晨,我一如既往的推着自行车要去学校。可我左脚刚迈出门槛,母亲突然大喊了一声:“扣子”我低头一看,我的上衣掉了一个扣子,又一看,就掉在我的左脚旁。我说:“哦”就弯腰把扣子捡起来放进了衣兜里,然后就往前走。不料母亲又说道:“等一下,我给你缝上。”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社区》2014,(36):60-60
一无所知 两个朋友在酒吧里聚会。其中一个对另一个人说道:“我妻子不了解我,你妻子呢?”另一个人答道:“我不知道,她从没提起过你。”  相似文献   

14.
对“我在”及其根基的论证是哲学对世界的终极关怀的集中体现和根本标志。“我思故我在”、“我欲故我在”、“我在故我在”、“我做故我在”等是西方哲学家对“我在”之根基的不同解答。其中,“我做故我在”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它科学地说明了“我在”及其根基,为我们进一步求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论思维原点  相似文献   

15.
假如我再宽容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见!”“再见!”开完毕业典礼,锋是最后一个与我道别的学生。一起走出校门,他从书包里掏出一个显然经过精心包装的礼品盒塞给我,有些羞答答地说:“老师,您收好,祝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相似文献   

16.
星期六,我正走在温州的某条大街上,突然接了一个陌生电话。 我问:“你是谁呢?”“杨老师,我是林洋洋呀!”电话里传来一个小女孩清脆明亮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我最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说我中了大奖。而在此之前我没有买过任何彩票,我可以相信它吗?”“我收到一个邮件,说我银行户头被冻结,必须提供相关资料才能解冻,这其中会有诈吗?”“我被人骗走一笔钱,我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妈妈的红包     
每到过年,一个个红包就会向我“滚滚而来”。望着这些红包,真让我心醉。 “这是爸爸的,这是舅舅的,这是阿姨的……”我津津有味地数着,心里乐开了花。 “咦,怎么少了一个?这漏网之鱼是谁呢?”我皱着眉头,缅细地回顾拿红包时的情景。对,妈妈没给。我又翻了一遍红包,的确没有妈妈的红包。  相似文献   

19.
“你为什么要出国,请给我一个理由先。” “出国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吗?” “需要吗?” “不需要吗?” “我只是和你研究研究,何必那么认真呢?”现场镜头 周星弛当 年拍《大话西游》时,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台词能被后来的星星迷们滥用至此。不过,现在的孩子在做事前倒也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问问理由先,呵呵,至少比我那时候要聪明多啦。 因此,我也很好奇那些拼命要出国的孩子们,是否真的给了自己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且看他们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 草儿:我想出国,不是被逼的 我想出国,已经想了一段时间了,T/G…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07,(12):53-53
人都说顾客就是上帝,上帝就是“神”。可是,我偏偏遇到了这么多菜鸟级的“神”…… 1.一天,一个“神”打电话说:我昨天在你那买的电脑,我想看DVD碟,请问怎么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