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拆除城墙是首都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关于北京城墙的争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本文主要从专家、市民、中央和地方的不同层面,阐述各自对城墙的不同认识和主张,探析拆除北京城墙的深刻历史原因。北京城墙现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北京城墙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近代第一个关于北京城墙的保护计划赵可一说起北京城墙,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想起50年代围绕北京城墙的命运,梁思成先生与“毁城派”展开的激烈辩论,并为北京城墙的最终被拆毁而扼腕叹息。古老的北京城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北京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以城墙为特质的古都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城墙在古都城市空间形态和古都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与尴尬局面,提出以城墙为主要标志的城市空间形态是保持和发展古都特色内涵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城墙存废的争论中,北京市民以及普通民众的反应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以1957年北京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收到的相关人民来信为样本,通过对来信中关于北京城墙的三种主张的分析,揭示了这场争论中普通民众对北京城墙不同的价值认知和深层次看法,从中可以窥见特殊历史条件下全体民众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立场。  相似文献   

5.
《学问》2015,(2)
国内城是高句丽第二个都城,也是高句丽历史上历时最久的平原王城。对国内城城墙修筑情况的探讨表明,高句丽时期,国内城城墙经过至少两次的复修,且有一次向内的拓宽处理;西墙内移存在考古学层面的证据,但作为孤例,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说“围墙”     
国人对墙似乎情有独钟。小到一家,大至一国,喜欢设墙以自守自乐,最好与墙外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古人说:“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西安、北京、南京等古都城墙,凡目睹者,莫不叹其壮阔。古人不仅喜欢筑墙,更善于用墙。其一,城内设城,当官者与外界隔绝,享受荣华富贵。一般京城筑三道城墙,府城通常也有两道城墙。其二,墙内套墙,便于统治百姓。城市居民住地划为若干“坊”,坊内住百姓若干户,坊与坊之间隔以墙垣,出入有专门,各家不得私自沿街开门。门禁甚严,震启9闭,一年2内,除正用十五日西门开放一次(后改为三日)2外…  相似文献   

7.
《学问》2010,(6)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工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长城的内涵是涉及长城研究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模糊不清。长城的本质是绵亘不绝的城墙,并不包括附近的军事设施。长城的内涵应是人工修筑的以土、石、砖为墙体的连续性高墙,系古代边防御敌的军事工程。  相似文献   

8.
莽吉塔故城遗址质疑──兼谈其他李茂喜1982年6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抚远县城子山的一个古城遗址立花岗石碑一座。其碑正面书“莽吉塔故城”,背面书“莽吉塔故城为明代城址。城墙依山势而筑,一侧为悬崖峭壁,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九百二十余米,残高二至三米,仅...  相似文献   

9.
古代中西城市化与民间社团之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城市文明的特征 什么是城市?英语和俄语"城镇"一词(town和gorod)的原意都是"围子".①汉字"圆"的意思之一是城邑,"圆"的字形直观地显示出其四围的城墙.它证实着人类原初时代在城镇创立上的共性.围子成为人类早期城市的基本特征,说明了政治与军事在城市起源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古城西安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建筑占据的空间迅速扩大,同时,以护城河与城墙为主体的环城公园正在加紧建设,确实体现出现代化城市之特征。然而其建设使古建筑受到极大影响;古建筑环境受到“建设性破坏”。出现了古建筑与新建设明争暗斗的局面。这严重地违背了西安市总体规划中的规定,即“在保持古都风貌的基础上,逐步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