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教育改革催生了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堂的成立带动了清末教育改革,山东大学堂和清末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兴学育人只能未雨绸缪,不能亡羊补牢;"科教兴国"要有上下一心的紧迫感和切实行动;公家办学"是为国家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学生上学"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  相似文献   

2.
山东的植树造林在清末新政时期备受重视,各级官吏和新式社会团体农会大力倡导,林业公司、林业会、树艺局、林业试验场、农林学堂纷纷设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清末政府的农林政策,山东地方当局对发展林业的重视,德国在青岛造林的刺激以及经济效益的驱动,为当时山东植树造林获得成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3.
山东近代科学技术教育由西方传教士发其端,从二十世纪初叶开始,随着清末的“新政”,新式教育获得了较大发展。除普通中小学和师范教育之外,各类技术专门学校及高等学校也多有设立,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山东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影响。兹就山东科技教育的发端并二十世纪初叶以后工、农、医、理诸科的发展状况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4.
清末新政时期,山东传统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管理机构、农会组织、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农业公司等一批新式农务组织机构的建立上.这是当时山东农业生产面临日益严重的困境和危机的情况下,由清政府推动、山东各级官吏及乡村士绅组织倡导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农务组织机构的建立为山东传统农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标志着山东农业近代化的起步.  相似文献   

5.
清末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商品经济与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双重影响下,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进而刺激了近代化的生产方式在某些区域与领域的产生.山东,作为华北地区传统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其所辖各州县在清末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济中心由西部运河城市群转移到胶东沿海城市群,由单纯的农业经济向近代化的农、工、商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在清末和民国期间,交通较为发达,商业颇为茂盛。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货币流通广泛,清末及民国期间发行的钞票甚多,其中有两种是十分罕见的,一种是山东官银号发行的银两票,还有一种是山东聊城工农银行发行的银元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山东官银号成立,总号设于济南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山东商业繁荣,市面交易以济平银、库平银计算,该号在光绪三十二年印制一式二用(详述于后)的库平银和济平银的“银两票”。此票四周花边框内均排  相似文献   

7.
山东的留学教育始于清末新政时期。在清末留日热潮中,山东约有600名官费及自费留学生东渡日本,是清末北方的留日大省。山东留日生回国后,一方面积极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参与辛亥革命,促进山东社会风气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为现代教育在山东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引进和移植西方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为山东现代教育的早期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辛亥山东独立的著名活动家夏溥斋冷家夏溥斋是辛亥革命运动期间山东全省各界联合总会会长,为山东的独立做出过突出贡献。忧国忧民矢志改革夏溥斋(1883一1966)名继泉,字溥斋,号莲居,又号渠园、夏一翁,郓城县城关镇夏庄村人,清末名宦夏辛酉之子。夏溥斋自幼...  相似文献   

9.
爱英 《山西老年》2011,(5):21-21
孔祥熙祖籍山东曲阜,其先祖于明万历年间迁到山西太谷,其父亲孔繁慈是清末贡生。孔祥熙从小在家庭熏陶下学习各种儒家经典,因此有很深的国学根底。  相似文献   

10.
国会两院制在20世纪初以前的宪法实践中居于主流地位,具体可分为贵族式、联邦式及民选式三种类型。其主要功能在于代表社会中的特殊团体,促进议事审慎,限制民选议院专断。清末各政治势力均偏好两院制。清末未成立的正式议会确定将采用两院制,而预备立宪阶段成立的资政院在经过官制改革、都察院改下议院等阶段后,最终被界定为准贵族式两院制。资政院的议员构成既有模仿日本之处,亦体现了清末中国独特的民族问题。最终,由于落实两院制不彻底,资政院未能发挥两院制功能,清王朝灭亡前后将未来的正式议会改为民选式两院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