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吓与打     
马少华 《快乐青春》2014,(12):55-56
一帮朋友在餐厅聚会,吃饭时,朋友小陈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上个月我去胶东,经过一个村子时,一条大狗突然从远处向我冲过来。你们说,那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跑肯定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用石头打它。”一个朋友说。小陈说:“对,乡下有句俗话叫‘狗怕蹲下’,当你蹲下时,狗以为你要捡地上的石头打它,就会落荒而逃。我当时就是这么做的,那条狗向我冲过来,我刚一蹲下它就转身跑了。  相似文献   

2.
刚在床上躺下,电话就响起来了:伙计!我昨晚给Windows设了密码,今天进不去了!”我大惊道:“你设了什么密码?我明天帮你搞定吧!”刚要挂电话,可电话那头说:“只是几个数字。”“咦!”我灵光一闪:“你是不是用小键盘打密码的?”朋友说:“是。”我几乎是喊着说:“你用主键盘的数字键再打一次”。“搞定了,为什么不能用小键盘打密码,要用主键盘的数字键呢?”朋友不解地问道。我不禁哈哈大笑:“小键  相似文献   

3.
为自己减刑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是他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紧张充实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相似文献   

4.
自从网络进入我家,我先生就被它迷住了,一有时间就扑在电脑桌前网海漫游,网上查资料、发邮件。和他说话,他也总是以单音节打发我了事:哼、啊、好、哎……我抗议,他却振振有词:“我一下班就回家,不抽不喝不出去玩,真正模范丈夫也。”哼,人倒是回家来了,可形同木偶,对我不闻不问,哪像个正常人?这不,星期天一大早起来,他就开始他的  相似文献   

5.
亲属的孩子从学校出来,就找到了一份在我看来还不错的工作。工作已经有半年多了,来我家做客时谈到他工作的事,本来我以为他的工作能不错,没想到他说没意思,马马虎虎,对付着干,每天就自己那点活,干完就完事,干一天算一天。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工作?老板对他不好?他说都不是,大家都这样。我说既然已经做了,为什么不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得更好一点?为什么不能多做一点?他想都没想,反问我道:做好了又能怎么样?多做点又能怎么样?老板知道了也不多给工钱。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给他讲了一个小  相似文献   

6.
借钱法则     
我到一位教授家拜访,适逢他的一位朋友去还钱。那人走了之后,教授就拿着钱感叹地说:“失而复得的钱,失而复得的朋友。”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我应邀到美国搞研究。我的美国朋友大卫深知我玩电脑有邪瘾,送我到了住处,马上借给我一台手提电脑,然后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我这台电脑不一样,你肯定喜欢。”看上去,它和我在国内常见的手提电脑没有什么不一样嘛。没等我提问,他说了句BYE就走了。现在想起来,他那天没有说“晚安”,可能早已算到我那天晚上肯定是“安”不下来了。 打开电脑,发现细心的大卫在里面专门放了一份详细的说明文  相似文献   

8.
过年前,我买了一套西装回家。朋友来访,见我在试衣,开口就问:“你的西装有几个口袋?”我说:“你应该发表一下对我这套西装的评价,问什  相似文献   

9.
小小的感动     
在一欢聚会上,朋友苦劝我喝酒,白的,说喝白的才叫男人,说作家斗酒诗百篇。酒满了杯子,大家鼓噪着让我喝,我颇为难。一个朋友,读复习班时认识的,他站起来,摆摆手,说:“他的胃不好,我替他喝了。”那杯酒就到了他肚中。 我和他并没有深交。但是从那以后,我知道什么才叫帮助别人。  相似文献   

10.
唐厚产 《理论界》2005,(8):190-190
交际中的超越同一律是指“以发话者和受话者共同的心理预设为基础,以不影响交际双方理解一致性为前提,通过语义转变的变异形式,达到某种特殊交际目的的手段”。〔1〕它在表达层面偏离同一律要求,但在理解层面仍可达到“同一”。例如:一个家境贫困的学生,在食堂就餐,他总是买最便宜的豆腐吃,同学发现了就问他:“你为什么总吃豆腐?”他说:“我特别喜欢吃豆腐,豆腐就是我的命。”一天食堂卖红烧肉,他实在忍不住就破例买了一回肉,同学看到了又问他:“今天怎么不吃豆腐了,你不说豆腐就是你的命吗?”他答道:“见了肉,我就不要命了。”“豆腐就是我…  相似文献   

11.
捐款捐衣次数多了,我忽萌奇想:何不趁此良机,与受助者建立一种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架起城乡“热线”,送去亲情温暖? 去年安徽洪魔肆虐,我迅速给安徽一位朋友去信,托他查明哪个县受灾最重。不久,朋友回信,说豫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与一位网友在网上聊天,他说能轻松地打开我的信箱,正在我怀疑之余,他已真的把我的信箱打开,并把信箱内所有信件的内容一一告诉了我。这真是叫我大跌眼镜:“你这么神?难道你是黑客?”他笑了:“这其实很简单,大多数人为了便于记忆,信箱的密码一般选择自己的生日或电话号码,这样试几次就会把你的信箱打开。”听后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事后我一琢磨,可不是吗,如果是比较要好的网友或同事、同学、朋友,一般会知道对方的生日或电  相似文献   

13.
我家拿手菜     
“青龙过江,雪落无声”是我自创的一道火锅。凡是吃过这道菜的朋友,常找各种借口到我家蹭饭。说起这道菜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呢! 1993年我师范毕业后,分到湘西的一个偏僻山沟里教书。这里山高林密,风景优美。一天,远方的几个要好朋友突然来访,他们走了二十多里的山路,一进门就直喊累死了,饿昏了。我里外一寻,不由丧气地说:“你们来得真不凑巧,我这里除了鸡蛋,什么  相似文献   

14.
鼓励诚实     
石城 《快乐青春》2014,(11):29-30
几个朋友来我家,我下楼去买西瓜。到了市场,随便在第一个西瓜摊前看看,一个小女孩对我说:“叔叔,如果您要买西瓜,就等一等,我妈回家吃饭去了,很快就会回来的。”我本不会挑西瓜,这会儿也装模作样地拍拍这个敲敲那个。  相似文献   

15.
小别胜新婚     
说起来,我该算是个准留守女士。虽说老公驻外工作近两年,但这期间,他隔两三个月就会回来出差,自然公私兼顾。这种方式,叫人们艳羡不已:说婚姻持续久了会生腻,而我们却可以时时来个小别胜新婚。 每一次相聚匆匆,临别时总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每次他刚上飞机,我的“雪片”便开始飞;他一落地,我家的信箱就渐渐地满了。我们不约而同地格  相似文献   

16.
一个半朋友     
我爷爷给我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儿子纳闷不已。父亲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说:“按我说的去见见我的  相似文献   

17.
符号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在古希腊时期就可以找到它的源流。例如,逻辑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口语是心灵经验的符号。”(16a4)他还说:“不可能把要讨论的实际事物用于讨论之中,而只能用它们的名称作为符号来代替它们。”(165a6—7)那么,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中国有没有符号学的传统呢?  相似文献   

18.
姐姐在一所外语学校里当音乐教师,她为人既热情又真诚,朋友很多,学校里那些外籍教师也特别喜欢和她交往。一个周六的晚上,我去姐姐家吃饭,恰巧一对外籍教师夫妇也在那里吃饭。通过姐姐的介绍,我知道了他们是卡迪夫妇,边吃边聊半个多小时,我因有事要提前离开,临走前习惯地掏出名片递给他们说:“有空来我家玩,明天是星期天,如果有时间的话就来我家吃晚饭吧!”卡迪夫妇俩连连点头说“好的”。  相似文献   

19.
张先震 《快乐青春》2014,(12):70-71
小老鼠要出去旅游,忽然从路旁树丛里蹿出一只大灰狼,拦住了去路:“哈哈,我在这里等半天了,终于等到了美味,可惜你太小了,我吃不饱,不过,总比没有强!”小老鼠打量着大灰狼,说:“狗叔叔真会开玩笑吓唬我,您上次去我家给我讲的故事太精彩了,我也会讲了呢——哦,我的爸爸妈妈都很想念您呢,您今天有空去我家做客吗?他们都在家。”  相似文献   

20.
我和老公是同学,同班同桌,而且是毕业后天南海北折腾到一块的,听起来浪漫得不得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他追我的过程简单而神速。同桌两年一直是同学加同志,没多说过一句话,毫无预兆地他突然送我一双亲吻的瓷娃娃,我在大惊之下发问:“这是什么?”他很镇定地回答:“想知道吗?我马上就可以让你知道。”求爱尚且如此平铺直叙,就别指望以后了。第一次约会去公园,他就只领我进大门,一切圈起来收费的小门全免进了,还大言不惭地说:“大致看看就得了,里面外面差不多。”那时,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