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手机如时装,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流行时尚。比如早期“大砖头”似的外形是最典型的手机时尚;后来,数字手机以其可以轻松地放在口袋里而成为时尚;再后来,五颜六色的彩壳手机成了街头最时尚的风景线;近年来,“酷”又成了手机时尚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当前,许多女大学生为追求时尚,"减肥""酷饮""低腰裤"风行校园,但这种盲目追求时尚的行为,却导致了胃病、便秘、肥胖、痛经等疾病。从中国养生文化的角度看,在大学生中加强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在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了解、认同相关的养生知识,在追逐时尚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康,做理智而熟练驾驭时尚的大学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卢婧洁 《学术探索》2013,(5):112-115
亚裔美国男性酷儿群体由于其性取向和性本质,成为亚裔族群内部被隐藏、被消声、被压制的“耻辱”,但同时他们又因为“顺应”了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中扭曲异化、女性化的亚裔男性的刻板形象而受到追捧。本文通过对美国华裔作家梁志英的短篇小说集《凤眼》的分析,揭示了亚裔美国男性酷儿们在面对来自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歧视与本族群内部的性别歧视的双重压力时对自身的族裔性别身份所产生的困惑,以及他们对如何确立正视自己的族裔性别身份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字眼。如果你是位不那么时尚的学究,有稍不懂即叩问字典的好习惯,翻开1987年版的《新华字典》时,就会霎那间傻了眼: 解释:①残酷,暴虐、残忍到极点;②极、程度深 前者有形容词的描述性。可我们照传媒一些现成的话,某某明星很“酷”,那么是在说其很残忍,还是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语用的视角探讨了酷语的概念、酷语模因传播和构造的方法及其特点.并且指出酷语模因是语言模因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更易于社会的传播.但只要是模因,都有好与坏,利与弊.强与弱之分.在文章的第三章还探讨了某些酷语在社会语用过程中的一些偏误和损坏现象.最后作者提出对酷语或新词模因的社会话用研究有利于语言教学、词典编撰、语言的雏护和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酷儿理论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洁 《河北学刊》2007,27(1):251-254
本文围绕性、性别与性相三个概念的关系,勾勒了酷儿及酷儿理论的内涵,并简要介绍了几位酷儿理论家的主要贡献。同时,通过与国外及台湾等地区酷儿理论的研究现状相比较,指明大陆学术界在该领域研究方面的薄弱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在国内宣传得轰轰烈烈的“人造美女”热潮,引发了一部分时尚新潮的男性想通过整容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都市美形男"这一社会时尚风潮愈演愈烈,对传统男性气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迫使人们不得不思考男性气质的重建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以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相互融合为核心的双性化构想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6个英文字母各自代表不同的网虫语言,实在是酷!瞅瞅如何? A=啊!:惨叫或惊奇(例:A!居然是个美眉!) B=鄙:不好的(例:他的机子太B,慢点也活该。) C=次:次数(例:我呼了你无数C,你才复机!) D=弟弟:仅表示男性(例:我是DD,你呢?) E=咦:表示奇怪(例:E?你不  相似文献   

10.
青年时尚是一种独特的青年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内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非常规行为模式和社会心理现象。其内容纷繁多样,具有流行性、新奇性、科技性、消费性与异质性等特征。青年时尚是一种追求品味的时尚。青年时尚品味是青年在时尚中共同追求的意义或价值,具有"概念先行"特征、群体区隔功能与差异化建构逻辑。青年时尚及其品味具有社会正功能,同时也因缺乏反思与批判功能而陷入单向度的泥淖。因此,在青年时尚的引导上,应着眼于青年时尚本身,以时尚的方式解决时尚的问题,加强时尚的"自身引导",纠正青年时尚的偏失。  相似文献   

11.
时尚真人秀《爱上超模》节目通过对时尚产业的非标准女性身体的呈现,体现了女性身体的差异性,具有协商与进步的意义。然而它无形中仍然受到旧道德和男性审美的束缚,也没有摆脱精英主义和商业力量的控制,娱乐节目的生产通过表达我与他的不同来划分不同阶级和区隔我群与他群;同时节目受到广告商等商业机制的影响,女性身体的不同特点被消费文化吸纳和同化,最终扁平化为商品符号,成为符合时尚资本的女性身体。  相似文献   

12.
价值实现是时尚传播研究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借鉴哲学范畴中已有的“价值”研究成果,以此界定时尚传播价值的内涵,认为它不仅是时尚传播过程中判定“是非”“好坏”“对错”等效应的标准,更是审美下的“共情”体现。这也成为时尚传播区别于其他社会传播活动的标志。时尚传播的价值实现是时尚传播主体间围绕时尚传播客体展开的互动过程,主体选择、判定、定义时尚客体并通过媒介对受众产生影响,受众则会根据时尚本身的内容并结合自身偏好,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以此决定接受还是拒绝。受众接受,则时尚传播的价值实现;反之,时尚传播的价值无法实现。此外,通过与其他传播活动比较,论述了时尚传播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宪 《学术研究》2005,(4):122-126
时尚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是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视觉符号的时尚具有生产功能,它不仅生产出一定的意义,而且生产出相应的解读和认同,由此生产出个体的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时尚的这种社会功能是借助复杂互动的视觉交流实现的,在时尚与现代性、时尚与先锋性、时尚与品味的复杂文化关系背后,蕴含了多重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这份关于领域研究现状的报告中,作者回顾了反复出现的酷儿理论"死亡"说,在深入思考其未来的同时,见证了一种超暂时的方法对待共在(being-with)问题的价值。继而,文章阐述了短暂的无感情亲密关系及间或访问(partial visits)的开放性,无感情亲密关系及间或访问说明了当前酷儿理论的紧迫状况。最后,该文提出问题:酷儿理论是否是万事之理?  相似文献   

15.
审美时尚范畴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美时尚是一种给追随者以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并具有价值判断和审美导向的时尚。它具有创新与摹仿、领潮与赶潮、同化与分化、内隐与外显、尚美与自由的特征。审美时尚的范畴系统呈线性状循环发展,即:时兴—时髦—时尚—时宜—时俗。研究审美时尚范畴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时尚观。  相似文献   

16.
论时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美尔提出:人的两重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追求时尚的心理机制。继承坎贝尔的“求新”思想,笔者提出另一种两重性———熟悉与新奇,也是时尚的心理机制。齐美尔认为,时尚是自上而下的。而现代社会中下层也开始为社会提供时尚。笔者认为,不是齐美尔的理论错了,而是时代变了:时尚的生灭速度加快,时尚的需求几乎超过供应,文化的民主化开启。当下层为社会提供时尚时,时尚中的物质含量一定会下降。这是最耐人寻味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广告与时尚     
高敬军 《理论界》2004,(4):133-133
什么是时尚,我国社会学前辈孙本文认为“所谓时尚即一时崇尚的样式。样式就是任何事物所表现的格式,只要社会上一时崇尚,任何有式样可讲的事物,都可称为时尚。”尽管时尚的定义很复杂,但是时尚理解起来并不困难,生活在现代社会,时尚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当代生活的特征之一。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它,了解它,时尚在前工业社会,不论是就影响的深度抑或广度都是极为有限的,更不可能成为左右人类的社会生活一种支配性力量。时尚只能在进入到工业社会之后,随着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组织系统的庞大、  相似文献   

18.
廖茹菡 《天府新论》2017,(6):119-127
补丁在中国时尚的发展中具有一个意义变迁的过程。在清末民初的摩登文化中,实用性的补丁是反时尚的形式,它与时尚之间具有需求层次、行为模式、参与者心态、存在状态和社会影响这五个层面的对立。“文革”时期的补丁是一种异化的时尚,它虽然具有了时尚所要求的精神性与模仿性,但它与本真的时尚之间仍旧存在着参与者心态、存在状态和社会影响这三个层面的对立。改革开放以后,异化的时尚恢复了本真,补丁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时装款式。但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补丁的实用性一直没有消失,并最终成了后现代时尚批判自我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时尚是一种有关身体的文化,表达的是文化中的身体。时尚参与了现代人的身体建设,也参与了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文本形态的时尚身体话语,承载着时尚制造与传播,身体规训与建构,身份确立与表达等功用,具有多重文化意蕴和重要社会文化作用。时尚身体在文学中出场的时空与体量,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变迁紧密相连。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消费主义文化思潮鼓荡之下,在现实世界和虚构的文学世界里,时尚消费都成为一种潮流。然而,作为担负人类文化精神引导责任的文学,在叙述消费时尚、构建时尚时应当保持理性反省与批判的立场,不能仅仅以记录者姿态出现。  相似文献   

20.
杨新刚 《东岳论丛》2011,32(6):101-107
池莉是当代著名的都市小说作家,在她的笔下塑造一系列的新都市女性形象,概而言之有六个主要类型:清醒的理性主义者、葆有传统美德而走向觉悟的女性、痛失既有优越地位和既得利益而倍感失落的女性、情色奔放的时尚女孩、进城寻找美丽新生活的乡村女性和作为男性导师的女性。池莉所塑造的新都市女性形象具备鲜活的时代性、鲜明的世俗性和温情的人文性等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