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经济法为视角,认为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依法享有要求经营者告知其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要求国家机关、公共组织提供相关消费信息的权利。考察国外消费者知情权行政保护的做法,从中得出有益启示。针对我国消费者知情权行政保护存在的问题,建议改革我国消费者行政保护体制,建立消费者行政保护协调机制,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相似文献   

2.
法理学认为,权利和义务具有统一性和对应性,然而,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经营者已经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了告知义务,消费者却仍然主张知情权受损的情形。对于消费者知情权与经营者告知义务的此种对应性偏差,目前有的法官采取义务中心思路应对,有的法官采取权利中心思路解决。根据权利本位的观点,消费者知情权应决定经营者告知义务的范围,权利中心思路更为合理。而对于有关经营者告知义务的规范性文件,其制定过程应实现公众参与,并且合理定位其效力层级。  相似文献   

3.
预付式消费模式是以先付款后消费为特征的涉及长期债务履行的继续性合同关系。这一新型消费模式在为经营者缓解资金压力、提供稳定消费群体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优惠。但预付式消费也存在着潜在风险。预付式消费者保护的法律设计应当在深化预付式消费者知情权内容的情况下强化经营者的信息告知义务,同时还应当增加预付式消费者的合同终止权、变更权与索赔权,最终形成预付式消费者知情权保障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运用民法中的欺诈理论进行的事后救济方式,以及经营者被要求在一些具体合同领域履行告知义务的事先预防方式是当前在消费者合同中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信息均衡的主要路径,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事实。在继续完善事后救济路径的基础上,应继续增大国家力量的介入,使消费者知情权具有可诉性,逐步建立起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经营者一般性告知义务为中心,由具体合同明示告知内容组成的经营者告知义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知情权作为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在我国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电下乡政策中,保证农民消费者权益的关键也是首先实现其知情权。但我国现有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机制仅强调经营者的产品信息直接披露义务,而忽视了政府和公益性团体对经营者产品信息的间接披露义务,又加之农民消费者大都处在信息闭塞的农村,且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家电下乡中农民消费者知情权需要法律的特别保护才能得以实现。为了保障家电下乡政策有效实施,农民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主要表现在法律上确认消费者知情权请求权,立法上明确经营者和政府的产品信息披露责任,司法上引入集团诉讼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消费时间要素变革后生成的预付式消费模式使得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原本的信息差异进一步拉大。预付式消费具有缓解经营者资金压力、提供稳定消费群体以及为消费者带来优惠等制度优势,系双赢模式,但"先付款、后消费"过程中的信息差异所引发的风险往往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较大威胁。应对预付式消费中的信息差异失衡需要在法律制度设计上深化预付式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强化经营者的信息告知义务,同时还应当增加预付式消费者的合同终止权、变更权与索赔权,最终形成应对预付式消费信息差异失衡的法律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保护经历了从消费者运动到消费者权利的发展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是消费者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各项消费者权利中,消费者知情权成为解决整个消费者问题的起点和关键。消费者知情权具有基础性、核心性地位,是消费者自由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消费安全权实现的前提和手段,与受教育权、意见被听取权及监督批评权存在相互交叉重叠的关系。消费者知情权还集中体现了消费者保护的预防保护理念,在消费者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是指被追诉者对公安司法机关的诉讼活动,依法享有的了解案件有关情况及法律依据的权利。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是其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基础,体现了被追诉者的诉讼主体地位。充分保障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和诉讼民主。  相似文献   

9.
论消费者的知情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无条件、硬性地向消费者讲解.文中在论述我国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障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3·15”,爆出的雀巢奶粉、欧典地板、转基因食品、医疗纠纷……众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中,最令人愤怒的是商家们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蒙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所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这就是消费者的知情权。毫无疑问,经营者有义务真实地向消费者说明所提供服务或商品的有关情况。但是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我们往往坠落在销售者上天入地词藻华丽的各种专业术语中迷失方向,又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无知以避免遭遇更大的忽悠。抑或陷入商家的“文字游戏”陷阱之中,吃亏都没地儿说理。我们不禁要问:谁来保护我们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1.
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中,就诊方享有自主选择权、知情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多项权利,并承担缴纳医疗费等义务;与此对应,医疗机构负有注意、忠实等义务,并享有获取医疗费等权利。在合同当事人责任的认定上,医疗机构承担的责任性质上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这有利于维护就诊方的权利。出于同样的目的,医疗服务合同应当也是消费合同,从而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从信息不对称看消费者知情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用信息经济学上的信息不对称理念,论述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关系。结合实践中常见的消费信息不对称现象,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由于消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败德行为、不利选择及信号失灵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进一步论述知情权对消费信息不对称的矫正,指出现行法律制度对信息不对称规制的不足,探讨了如何完善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机制及构建消费者知情权的社会保护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消费者应享有以下10种权利: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及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必须保  相似文献   

14.
强化消费者社会责任,并不是说现今消费者权利已得到充分实现,也不是说已无保护必要。相反,在生态经济时代消费者权利的保护需要转向可持续消费保护。确立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既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前提,也是真正实现消费者权利的出路。政府应完善传统的行政监管制度,积极建构新型的支援行政制度以及消费者教育制度,以确保消费者获得充分、全面的消费信息;否则让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结果只会恶化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并最终让消费者责任沦为政府不作为的借口和经营者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15.
数据保密性与知情权的冲突、数据控制权与被遗忘权的冲突以及数据泄露与敏感信息非公开性的冲突,是我国企业数据财产权与用户个人信息权益冲突的主要类型。协调企业数据保密性与用户知情权的冲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将去识别化后的个人信息确定为企业所有,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对信息享有知情权,企业需履行告知义务,考虑告知平台的运行成本,可采分级告知的形式。协调数据控制权与被遗忘权的冲突,一是限制企业数据交易的对象为非敏感信息,二是引入被遗忘权,即给予信息主体请求数据控制者删除尚未被去识别化个人信息的权利。协调数据泄露与敏感信息非公开性的冲突,就企业而言,需细化隐私协议,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及存储,约定个人信息交易范围;就立法而言,应尽快建立个人信息侵权赔偿机制,明晰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标准,可将社会地位是否降低、工作生活是否受到影响等列为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环境知情权是知情权在环境领域里的具体体现,其权利主体应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义务主体主要是掌握环境信息的行政机关和企业,其客体是环境信息。维护公众环境知情权,必须明确环境知情权的法律地位、制定环境信息公开法以及建立环境知情权的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来人们谈论得最多的经济问题是使企业(包括工商企业)陷于困境的“市场疲软”问题。市场上很多种牌子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除了产业结构和商品结构不合理外,还有一个必须引起人们重视的原因是,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家和一些商店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企业要从困境中走出来,就必须尊重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要保障消费者权益,买卖双方都必须弄明白消费者有哪些权益以及这些权益受到了哪些侵犯和怎样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消费者的权益及常见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消费者的权益从时间顺序看,表现为准备购买阶段、购买阶段和消费阶段所享有的权益。 第一,消费者享有获得真实的商品信息的权利,有权要求管理部门惩处经营者的欺骗宣传。在消费者已  相似文献   

18.
刑事被告人知情权是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基础权利,直接影响着被告人应有权利的保障程度。我国法律与司法解释对刑事被告人知情权保护都有一些具体规定,但缺乏明确的直接性的规定,且时间滞后、内容范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模糊性,直接影响到被告人知情权的真正实现。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探索建立的法律释明告知制度在保障被告人知情权方面有着诸多创新,通过法律释明告知制度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入探索,有望构建出完整的被告人知情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知情权及其性质探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知情权是公民知悉、请求获取对其有利益关系的信息的自由。知情权可以划分为狭义知情权和广义知情权。知情权的性质,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知情权具有宪法权利的属性;知情权是一项重要的公民政治权利,具有明显的公权利属性;知情权是一项民事权利,具有明显的私权利属性;知情权又是一项社会性权利,具有过渡的性质;知情权还是一项具体性权利。  相似文献   

20.
知情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享有知悉、获取官方情报和非官方情报的自由和权利,其核心内容是“知政权”。知情权不仅是一项人权.而且也应该是宪法权利。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就是要实现政务公开,实现政务公开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