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温鲁迅先生“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迅讲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是一科学的论断 ,它完全符合中国学术文化的历史事实。鲁迅在批判中国旧文化时 ,也曾批判道教中存在糟粕 ,但并没有完全否定道教 ;也并未从道教文化中“悟”出一个“食人民族”的结论。另外 ,还可从鲁迅先生对宗教的认识 :宗教与迷信应严格区分 ,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客观的社会根源 ,反对盲目主张消灭中国宗教(包括道教 ) ,宗教属于精神信仰 ,反对诽谤“龙”图腾等观点中 ,看出鲁迅对中国道教的认识是有其宗教观作理论基础的 ,是十分深刻的。因此 ,我们不应贬低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东理工大学倪乐雄教授最近就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铭铭教授抄袭事件发表了很好的评论。倪教授的评论文章最初发布在2002年1月5日的学术批评网,题为《“抄袭的一代”?》。后据说因该文将在某报刊出,网上发布不到一天又应作者要求暂时删除了。1月7日,中华读书网在“每周学术”专栏中刊出了此文,标题略有变动———《我们这一代学者是“抄袭”的一代?》(系转发自学术批评网)。两天后,1月9日傍晚,世纪中国网站的“世纪周刊”也在“第一时间”醒目地登出,文章标题改为《我们是“抄袭的一代”?》。笔者对倪教授的不少评论…  相似文献   

3.
杨玉圣 《学术界》2002,(4):130-145
有关王铭铭教授抄袭美国学者哈维兰《当代人类学》这一学术剽窃事件的讨论中 ,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即从一开始就有许多人为王铭铭喊冤叫屈 ,鸣不平。这种中国特色的滑稽剧半年多来从未消停过。武汉大学教授梅林亦复如是 ,而且其为王铭铭的辩护辞也最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4.
石辛 《河北学刊》2002,22(2):84-88
限于论题 ,本文未及充分评介沈从文的创作实绩 ,止在揭示为近年学术界有意无意地遮蔽了的鲁迅与沈从文在思想取向、文学观念、审美趣味诸方面所存在着的歧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曾振宇的反批评文章给予答复 ,以证《“前哲学概念”的“气论哲学研究”》一文对曾著《中国气论哲学研究》的批评并非“颠倒黑白”、“诬陷与中伤他人” ,亦非在曾书的“一些枝节的问题上大做文章”。按照曾书作者采自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说 ,否认“中国有哲学” ,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干范畴是遵循“原始思维”之“互渗律”的“前哲学概念” ,才真正会“导致中国本土哲学独创性文化品格的沦丧与西方文化权力话语的横行”。本文举证说明 ,曾书严重“曲解”或“篡改”了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观念》一文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鲁迅小说与中国现代学术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蕴含着深厚的学术内涵,鲁迅也许是自觉地将其学术思考输入到小说中去,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学术思考的现代小说大师。 鲁迅小说与中国现代学术建设的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鲁迅小说始终保留着对学术的发言权,其小说中的杂文化现象就是其学术思考在文体上的反映;二是鲁迅小说突出体现了晚清以来学术流变的纷繁内容;三是鲁迅小说对现代学术的迅速崛起,作出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彭启福  叶美芳 《学术界》2005,(3):129-132
与文学中"文学作品"与"文学批评"二分的状况不同,哲学理论与哲学批评是无法截然分离的.西方哲学中的批评已经成为沟通不同时期的哲学理论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的哲学理论的经纬线,离开了它,很难理解西方哲学的历史和逻辑进程,西方哲学史也必将因此而变得支离破碎."西方哲学批评史"即便能够创建,也只能作为一种专门史涵盖在西方哲学史当中,而不是独立于其外;"西方哲学批评史"与"西方哲学史"的关系,是不能与文学中"文学批评史"与"文学史"的关系相比附的.  相似文献   

8.
拙文《我们是“抄袭的一代”?》闪烁登网后,《史学月刊》编辑部周祥森编审就“抄袭的一代”的界定依据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的确,这是拙文表述时用词欠推敲造成的一个疏忽,把“皆是”改成“大都”就较妥些,笔者对周先生的严谨表示钦佩。不过仍需说明一下,我真正的意思是“文革”对人所必需的宗教精神和道德精神的破坏实在太大,而我们这个时代严重的抄袭剽窃现象肯定是灾难性后果之一,殃及范围包括“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人们。老一代学者具有过去的“底子”,因而没有“蔚然成风”,“文革”中和“文革”后的一…  相似文献   

9.
"国学"的倡导不应当被简单地看作某种文化复古,"国学"的出现实际上是中国现代性发展的必然产物。"国学"自身的品质主要是来自其在"地域所属"、"民族种性"和"政权体制"这三个层面所特有的规定。从多元文化共存对话的角度来看,"国学"应当被看作是"现代中国学术"的代名词,"国学"最终只能以特定类型的"知识"形态进入到人类整体的知识序列之中。  相似文献   

10.
1907年前后,用作人与鲁迅在日本的异域体验已经预示了中国文学现代演变的重要新质;如果说,鲁迅以其"入于自识"的选择标示出了这一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高度,那么周作人与日本"协和"的体验则导致了他对于这一异城文化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除了作为中国文学发展的比照之外,用作人与鲁迅的不同也在某种程度上埋下未来兄弟殊途的线索.当然,无论鲁迅、周作人兄弟的日本体验有多大的差别,在当时却都较一般的留日中国学生更为深刻和更有远见,因此这些出现于1907年前后的文学活动(包括<新生>的尝试)实际上包含着他们之于中图文学现代转换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1.
赵芃 《贵州社会科学》2005,3(2):100-101
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的系统观点和认识,是科学化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基督教、伊斯兰教与道教的自然观有许多共同之处.特别是在自然的规律性、运动观、系统性、持续性、本体性、生命观等方面的趋同与融和,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生态自然规律的重要切入点.研究"三教"的自然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发挥宗教的社会作用,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按照西方文化研究的脉络梳理,中国的文化批评无疑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但是,如果我们就中国文化的发展而言,鲁迅杂文具有鲜明的文化批评的特质,它不仅承传了中国忧患意识的文化情结,而且与20世纪世界性的文化变革相交接;尤其在鲁迅的早期杂文中,突显出对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反思与批判,自此奠定了鲁迅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批评史的基调。  相似文献   

13.
田畔 《学术界》2003,(4):112-117
罗厚立先生把学术打假理解为破坏与建设并举 ,李逵与李鬼双赢 ,令人惊诧。打假与破坏不宜等同 ,打假也不是专斩有名之将 ,打假才是学术的真“建设”。罗先生持“批评者本身就是一种假冒伪劣 ,就是争天下”等等惊人逻辑 ,很可能被认作李鬼的“托儿”。  相似文献   

14.
胡作友 《学术界》2002,(3):145-151
《学术界》2 0 0 2年第一期发表了任东来教授的文章 ,文中指出《学术界》的办刊宗旨“弘扬人文精神 ,推动学术进步”一语的英译和很多的目录英译与文章英文摘要一样 ,不仅译得太直 ,而且不够准确。本文对《学术界》办刊宗旨一语的原译和任教授的译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指出了两种译文的得失 ,并提出了自己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韦伯的<儒教与道教>是比较宗教社会学的代表作之一,它对东西方的宗教文化分析产生了深远的意义.通过对韦伯作品中基督新教、儒教、道教的跨文化比较,重点分析它们在伦理观上与资本主义经济契合上所具有的差别.反思传统文化与东亚模式、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尽管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为鲁迅自身的传统文化批判者形象所遮蔽,但这一研究在1949年之前就已开始并从鲁迅与思想传统、学术传统、审美传统等多方面展开。它因自身的开创性与深刻认识而构成一个明显而重要的阶段,对后来的这一研究具有直接影响与制约作用。因而对这一阶段研究的时代环境、研究主体及具体研究的系统回顾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这一阶段的研究状态,而且为这一研究的继续与深入提供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王雨海 《江汉论坛》2003,3(8):53-56
毛泽东与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两位伟人,他们的生存观极为相似.毛泽东的斗争哲学与鲁迅的反抗绝望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成为他们成功的核心和基石.他们反抗的生存观既为当代人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思想的导引,又为我们目前进行的现代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田建民 《河北学刊》2002,22(3):88-96
鲁迅及其“五四”先驱者们表面上的“全盘反传统”,实质上只是反的传统中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那些最腐朽的东西,重点是“三纲”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贞节观念及奴隶道德,而对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成分,不但没有否定和批判,而是实际上的继承和弘扬。他们当时的这种“全盘反传统”与我们现在的借鉴、吸收以至弘扬传统文化实际上并不矛盾。如果没有“五四”先驱者们的这种“全盘反传统”,我们就不能建构新文化,也就不能以今天的辨别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传统文化,来借鉴和吸收它的精华,从而使我们的新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作家的留学背景是现代文学研究中值得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留学海外不仅使这些作家精神世界发生重大变化 ,而且赋予他们一种极为可贵的追求真理的渴望、独立思考的勇气和改造世界的热情 ,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开创意识 ,并为此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力量的准备 ,最终留学群体以各自的努力为现代文学的开创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如何遏制学术腐败?--从北大王铭铭教授学术剽窃案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经济领域的腐败,如果得不到及时遏制、任其泛滥,将导致改革开放的成果毁于一旦;政治领域的腐败,如果得不到有力遏制、听之任之,则将失去党心、民心、人心,导致亡党亡国;而学术和教育领域的腐败,如果得不到坚决制止而不以为然、不予理睬,则将导致精神和道德的沦丧、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颓化。各种形式的腐败现象,无论在经济、政治领域还是学术和教育领域,既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不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不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而不仅为广大群众所不齿,也为党纪国法所难容。学术界关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