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五四研究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门显学"[1]679。张德旺新著《新编五四运动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从整体上深入、全面地研究了五四运动这一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事件,兼顾宏观、微观两大层面且均有建树。随着学术界研究的进步,对于五四运动的研究不再局限"单个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揭示出五四运动伟大的精神实质 ,阐述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 ,五四运动更给当代人以深刻的启示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毛泽东曾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以毛泽东的论述为依据,“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一直成为史学界评价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表述。我们认为,五四运动是一  相似文献   

4.
论\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在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征程中,五四精神与时俱进、常讲常新,始终是广大青年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新时代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离不开五四精神的传承。理清五四精神新发展的逻辑理路,阐明新时代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价值,进而从丰富五四精神的内容、创新“五四”育人方式、完善“五四”育人机制三个维度探索新时代大学生五四精神的弘扬路径,对于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因此,有必要将“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进程。在讲授完中国近现代史之后,以专题的方式、以“中国梦”为主线来梳理和巩固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既可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又能系统、深入地剖析“中国梦”,从而真正实现历史课教学与“中国梦”教育的目的,使当代大学生勇于担当实现“中国梦”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作为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同史料研究的具体实践 ,两者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整个学科研究经历了建国前的萌生、建国初的初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活跃和迅速发展 ,开始形成初步的学科体系。当前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拓宽研究范围 ,完善学科结构 ,吸收中国传统史学和国外史学方法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研究和业务人员 ,使这一学科不断创新 ,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力 《金陵瞭望》2009,(11):74-76
今年适逢“五四运动”90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关于“五四”的各类著述可谓车载斗量、数不数胜。进入21世纪,社会各界对“五四”的认识越发深入,今年入春以来讨论尤其热烈。本刊无意对这一话题进行专业探讨.现谨选登南京晓庄学院著名学者邵建先生研究《新青年》的文章,以供读者有一新视角。另外,南京团市委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将于近期与市党史办等联手奉献《青春无悔》一书。该书对我市青年工作做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和回顾.史料性强,文献价值高。为此,在“五四”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本刊特与南京团市委、南京市党史办、南京市团校合作推出“青春无悔”专栏,抢先对该书精彩内容进行披露。敬请读者关注。——编者  相似文献   

8.
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国高校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大学生对于“三个选择”的理解和认识,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意义,在教学中把握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历史课、大学专业历史课的关系,处理好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关系,构建与教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爱国运动。以民主、科学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激励了“五四”以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我们今天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继承“五四”先驱者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开创历史新局面的传统;学习“五四”先驱者“铁肩担道义”,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五四”先驱者勇于在中国推进民主政治的决心和勇气,积极开拓进取,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仁宇以"大历史观"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了解读,对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评判。从"大历史观"出发,黄仁宇对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如蒋介石、毛泽东作了历史定位。"大历史观"解读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是"中国的长期革命",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及其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应注入新的内涵。同时还进一步阐述了跨世纪青年发扬“五四”精神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陈独秀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他的一生有功也有过,故而评说不一。但对他早年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业绩,应是一致公认的。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  相似文献   

13.
百年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内容。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要要求,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要以党史为核心讲清楚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引导学生守真理、悟道理、懂学理;要讲清楚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立信仰、坚信念、树信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学生明大德、守正德、修己德;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纲要”课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十七大报告的科学论断与中国近现代史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内涵、“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科学论断与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讲授,不仅可能而且必要。近代现代史是证明十七大报告英明伟大的材料,也是解释当前存在问题的历史渊源;十七大报告则是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应该做到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其他材料为辅,课程结构体系以一条线索为主、四条线索为辅,课堂上以学生自主求知为主、老师灌输知识为辅,课程考试要以学生的主现理解为主、对客观事件的记忆为辅。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高等院校历史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对"世界近现代史"1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培养目标、史学理论与历史观、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将世界近现代史课程的史学理论和历史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之中,将"中国近现代纲要"的教学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世界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改变世界史和中国史教学内容的相互脱离、史学理论和思政教育的各自独立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为中国历史开一新纪元。虽然这是时代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而蔡先生之功自不可磨灭。”这是吴玉章同志所作的正确评价。北京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这与蔡元培的“提倡诱掖,导其先路”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北京大学学生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和主力,这也与蔡元培的憎爱分明,对学生爱国行动的同情、支持并大力营救被捕学生分不开的。蔡元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五四”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由“本书编写组”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部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即:教材的“三编体系”和《纲要》采用的中国近现代史“两段式”时段定位之间产生内在的矛盾与紧张;《纲要》“综述”与“专题”结合的编写体例的确是一种创新,但专题的具体选择与设置存有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国史”与“国情”的潜在危险;教材各章之后开列之阅读文献有着非常高的质量,也有目标不明确、知识性不足、学术性太强等与该课程之教学目标不相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上好这门课程,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必须树立教学资源意识,积极拓展教学资源.地方历史资源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恰当运用地方历史资源,不仅有助于加强对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加深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乡土历史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有待深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