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红岭 《唐都学刊》2013,29(3):17-2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主要通过三个途径维系与强化不平等的性别伦理,即男女空间的内外区隔、"看不见"的女性空间、以祠堂和贞节牌坊为代表的女性教化空间。传统建筑以区隔内外、分隔男女为主要手段的空间规训机制,一方面实现了建筑与空间对女性身体、女性活动的控制与限制,另一方面则实现了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权力格局,并以物质标识的方式彰显了男尊女卑的性别伦理。  相似文献   

2.
性别文化差异给跨性别文化交际带来的矛盾与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菊娥  张琳 《唐都学刊》2006,22(4):154-157
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存在着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别语言差异源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心理特征、性别角色、社会分工、社会偏见、以及权势和支配欲。性别差异不只是生物学上的差异,而主要是一种文化构建。不同的性别角色促使男性和女性获得各自的角色行为,成为不同性别文化的成员。性别文化差异势必导致男性和女性在交际规则、交际风格、交际方略、心理定势、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为两性之间的交际带来困难。只有了解不同性别的交际规则和交际方略,培养对容易导致交际失败的交际规则的敏感性以及性别文化差异意识,才能克服性别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际失败,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跨性别交际中语言差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越红 《学术交流》2008,(5):148-15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制约影响着语言.性别差异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语言中得到了一定体现.在跨文化交际中,性别文化差异势必导致男性和女性在交际规则、交际风格、心理定势、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为两性之间的交际带来困难.这些差异的形成与生理性别有关,但社会分工、社会地位、社会心理等社会文化因素都决定了语言差异的形成.只有了解不同性别的交际规则和交际方略,培养性别文化差异意识,才能克服性别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际失误,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兴起的女性服务,是否促进了女性发展和性别平等?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回顾了女性服务在价值取向、需求分析、介入手法等三个方面的要求,并以妇女为本、女性的三重角色、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外化问题、互助小组、集体方式、男性参与和女性参与等八项标准来考察77个女性服务项目,以理论的透镜对我国女性服务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探索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服务的广东经验.研究发现,女性服务的项目设计普遍缺乏社会性别理念,项目给女性带来的效果也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认为,女性服务的使命就在于实现性别平等从而真正改善女性福祉,而女性服务设计的核心在于社会性别理念,这正是对社会工作者性别敏感度的考验.要让服务真正有利于女性,必须培养社会工作者的性别意识,并建立有社会性别意识的资助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5.
异化劳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其关键性不言而喻。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异化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即性别异化,女性的异化程度要比男性更为严重。性别异化主要是指女性的生存状态和自己的意识、本性、本质相背离,失去了作为社会个人的独立和完整,被强烈的无意义感和破碎感所充斥。在父权制的话语体系下,女性逐渐成为失去精神维度的异化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消除女性异化做了一定的理论尝试,为实现女性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解放道路。  相似文献   

6.
《求是学刊》2017,(4):17-23
在早期儒家文化的性别制度中公共空间为男性贵族所垄断,其形成过程与其军人身份有关。为了证明这种性别制度的合法性,男性贵族借助于非理性的原始思维发展了一套将女性排除于公共空间之外的话语体系。但由于儒家传统家国一体的文化模式使得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分界模糊,导致男性中心的性别机制在现实政治中遇到了巨大的文化阻滞力。  相似文献   

7.
黄淑瑶 《社会》2012,32(6):204-219
社会性别的后天建构性使其成为分析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从该角度重新审视海南历史上的汉黎互动,发现这种互动在本质上是两种迥异的性别文化的碰撞。在碰撞过程中,汉文化中的传统女性性别角色被黎文化不断挑战和改变,出现“女主外”的现象,但男性在政治领域的主导使“女主外”行为与支持男性“向学”的目的挂靠,女性“主外”行为的社会价值被贬低。“女耕男儒”的性别关系不但未能使女性获得自由,反而造成另一种性别压迫,最终成为海南独有的“男为尊”父权文化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女性穿耳是中国传统社会普遍存在的习俗,这一行为并非由女性自身所主导,而是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框架下的产物.随着儒家文化的不断发展成熟,这种习俗演变为性别认同的重要符号之一.通过考察各地女性穿耳的年龄和时节,对这一行为实践背后的族群差异和文化根源进行探讨.宋代以降,儒家文化的正统性建构进一步加强,渗透到女性身体的修饰方面,穿耳风俗不仅被视作性别认同的符号,也被作为儒家文化与其他族群相比较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文卿 《社会工作》2016,(3):104-110
社会工作场域中存在明显的性别隔离,主要体现在职业和岗位两个层次上。照顾服务的女性化和社会工作作为照顾服务提供者的形象是导致职业性别隔离的重要原因,而男性权力在社会工作场域中的再生产则是导致岗位性别隔离的重要原因。社会工作场域中的性别隔离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因为它是一种隐蔽的性别不平等,而且因为这种不平等会妨碍社会工作推动性别平等的使命。为了消除性别隔离,笔者建议提升社会工作场域的性别意识;推动职业期望的去性别化,促进每个从业者的自我实现;重塑社会工作形象,吸引更多男性加入。  相似文献   

10.
如何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主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美珍 《社会》2004,(7):46-48
社会性别(gender)是相对于生理性别(sex)而产生的一个概念。社会性别概念是指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即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不是由生理因素而是由社会因素形成的男性和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等差异。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因为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女高师学生李超之死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化事件。男性知识分子借此事件的讨论拓展了女性问题的言说空间,并将妇女解放与启蒙话语相结合,使新女性的形象构建成为现代性想象的一部分,显示了男性知识分子在女性问题上的言说策略与主导地位。而五四女性在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依违离合的处境,不仅凸显了个人身份认同与转型时代之间的矛盾,更呈现出五四时期社会性别问题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12.
基于性别的分类方法是最基本的社会分类方法,它是包括家务劳动分工、劳动力、政治和宗教在内的多数主要社会建制的组织基础。从全球范围来看,女性的性别角色往往被认为是从属于男性的,于是,这种性别划分就强化了女性在生儿育女和辅助活动中的作用,并限制了她们的自主权,限制了她们参与决策和从事高额报酬工作的活动,由此将女性置于危险之中。同时,这一过程也由于社会、文化和心理机制的作用而被强化。这种性别划分也因不同群体的稳定性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成功性而有所不同。现在,性别分析往往被孤立开来,因此,建议所有社会学家都应在自己的研究中思考性别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主要的社会建制以及各种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卫东 《社会》2019,39(6):23-61
基于广州2016年的“农民工社会融合与婚姻家庭调查”数据,本文从性别和世代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显著低于第一代农民工,女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低于男性农民工,且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最低。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婚姻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和世代差异,其中流动模式形塑着农民工的婚姻收益和离婚阻力,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又受到具体的性别效应和世代效应的共同影响,其中的脆弱性差异机制可以解释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婚姻稳定性影响的性别效应和世代效应。  相似文献   

14.
女性性自主权是人类性道德观念及平权意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立足于权利本位,是对封建社会贞操义务不平等分配的根本矫正.然而,即使在现代社会,女性性自主权仍是在男权社会主流意识影响下的自主权,该权利的实现因传统公私领域的划分和女性身体尊严的缺失而趋于弱化,其特殊性及保护的必要性被埋没于男性社会的话语霸权之中.我国对女性性自主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刑法和行政法中,民事法律对此几乎没有提及,对该项权利的保护不仅缺乏意识基础与经济基础,也因民事救济措施不利而缺乏法律基础.因此,对女性性自主权的保护应从社会救济与民事救济两方面着手,既要促进社会性别观念主流化及财产权益保障平等化,又要健全我国相关民事立法和程序立法,最终实现对女性性自主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5.
身体认同模式下的文化建构--论90年代女性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芳 《浙江学刊》2004,(2):130-135
90年代女性写作在80年代中期女性写作之性别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建构的身体认同.女性写作的身体认同意味着女性自我的性别身份建构,同时也意味着女性自我的主体性建构,在反抗男性菲勒斯文化和女性自我建构的双重意义上超越了之前的女性写作.但如何有效地走出自我的困境将是女性写作迄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正当男性除了对女性身体外在进行规训外,还要求女性恪守传统男尊女卑的行为准则,要求女性服从男性权力的时候,就演变成了一种"癌"。在传统男女性别关系中,多数男性活在男尊女卑的权力和荣耀之中,"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女人只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然而在社会全方位的进程中,女性从家庭的束缚中走向社会,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思想意识层面都逐渐崛起,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明白自己不是男性的附属品。可众多男性的思想还没有从传统的权力喜悦中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目前中国性学研究中女性声音和女性主义视角缺席的原因 ,指出把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引入性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并分别从男性性观念和女性性观念的表现出发 ,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双重性道德标准对女性的歧视、压力和损害 ;通过对女性性主体地位、经期性交、女性G点研究、性交中的不应期等话题的讨论 ,揭示了与女性有关的性学理论中的社会性别视角。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2):107-109
在老龄化社会中,低龄老年人如何顺利而平稳地实现角色转换是一个有着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议题。通过对某两个城市社区中的低龄老人进行探索性调查,发现在低龄老年人群体中,男性进行二次就业与女性操持家务劳动的性别分工模式具有一定普遍性。这是传统的"男外女内"性别规范型塑的结果,直接有利于男女两性在退休后避免角色失调,并且在深层次上具有着复杂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一、被剥夺的女性时间 性别作为一种权力关系,已经成为文化政治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父权制下的性别政治实质上是男权政治,女性时间的缺席是性别政治的具体体现.丁玲的<"三八节"有感>为经岁月淘洗的中年女性画过群像,"她们的皮肤在开始有折皱,头发在稀少,生活的疲惫夺取她们的最后一点爱娇".这里的女性形象实际上体现了男权主义的性别政治.女性容颜随年龄发生的变化是自然使然,只有作为客体,"爱娇"才成为一种价值存在.人类早期的女神崇拜多突出女性的繁衍价值,女性容颜作为展示价值的意义源于男权统治带来的时间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社会性别意识的角度,结合目前农村女性外来务工者所受到的就业排斥现象,呈现对农村妇女就业进行排斥的主流性别意识,以及它如何使农村妇女对其进行内化而形成了自身的性别意识。重新审视现有的就业制度与主流性别意识之间的关系,关注农村流动妇女自身性别意识,有利于减轻并进一步消除农村流动妇女受到的就业排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