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部分大学毕业生“待就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潘林 《人才开发》2005,(8):35-37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也是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出现了部分大学毕业生“待就业”现象。这种状况,不利于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认真分析“待就业”现象,深入探讨部分大学毕业生“待就业”的成因,积极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现阶段部分大学毕业生“待就业”的成因分析所谓“待就业”,是指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有就业意向、就业能力,而由于种种原因未…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三个角度对加强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衔接的必要性作了分析:加强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的衔接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接着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对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脱节的现状进行了阐述。随后,文章就脱节原因进行了分析:应试教育制约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的衔接;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观念上不重视衔接;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在教育实践中缺乏衔接的途径。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强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衔接的三个对策,分别从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科学研究四个方面加强衔接。  相似文献   

3.
人才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时期往往被人忽视了。这两个关键时期:一是高中后,一是初中这一学段。 一 高中毕业意味着基础教育的终结。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整个基础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他们所获得的学科知识,也是基础学科的知识,是将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如果说“才”的形成是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不断实践,不断升华的结果,还需要进行终身教育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那么,在高中毕业后迈入大学还是踏入社会,这一段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成才”的关键时期之一。人才,首先要“成人”,才有可能“成才”。这一段是实践和考验他是否会成为或将来会成为一个认同社会而又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作为受过完整基础教育的青年,他在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应  相似文献   

4.
论开展大学生职业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迪  庞晓宇 《人才开发》2005,(10):27-28,3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确是不争的现实,据统计,至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中待业人数累计达到63.67万人,至2005年,估计要超过100万。然而,国家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800万个,2004年达到900万个,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大学毕业生理应有较大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会在职者中有50%左右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中认为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人比例高达三分之一,大学生“错位就业”现象…  相似文献   

5.
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显示,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699万人,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高于“211”(包括“985”)重点大学的75.5%。这也充分证明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存在看重就业结果,不看重就业过程,看重就业数量,不看重就业质量,看重就业推荐,不看重就业指导等。因此,虽然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新形势下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体系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本研究将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特点,分析构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必要性,并就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人生之路不会总是直线运动,在人生转折处,或自强不息,或受人一助,方能攀登而上,到达成功的顶点。“聊”来的高额留美奖学金武汉大学附中应届高中毕业生艾天,以619分的高分顺利通过托福考试,被美国威斯里安大学录取,并获得了折合人民币150万元的当今全球最高奖学金。2002年2月美国富里曼基金会负责人到中国挑选奖学金对象,全国共有70多名中学生入围。艾天和妈妈一道参加“竞选”。由于竞选激烈,每当基金会负责人一出现,就被学生和家长团团围住。一次,美方负责人带着夫人前来,夫人却被晾在一边,艾天见状,便上前陪她聊天,用流利的英语对话。那…  相似文献   

7.
日前,大学毕业生攥着大学文凭”回炉”技校的新闻屡见报端。大学生“回炉”上技校已由个体变为群体,成为一种现象、一股热潮。有了大学文凭,还”降格“到技校念书,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它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一个怎样的信号?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还是上大学学不到实用本领?大学生们放下架子,到技校“回炉”,又因何而起?这一切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近日在泉城济南传出一件新鲜事,为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许多大学毕业生自愿到技工学校“回炉”,接受“再教育”,其中不乏本科生。潘杰是济南机械职工大学专科毕业生,在校学的是机电专业,可拿着大专毕业证书找工作,却屡遭冷遇:搞科研,单位嫌学历层次不够,到生产一线又缺乏动手能力。经过慎重考虑,潘杰决定选择了济南锅炉集团技校的“高级焊工”专业,两年毕业后可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据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全省有近千名大中专毕业生上技校“回炉”。这些大中专学生心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万民 《人才开发》2002,(11):36-3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用人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已经成为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择优录用和可供选择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大学毕业生的市场竞争意识,适应了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续三年大幅度扩大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多层次、多  相似文献   

10.
从1999年开始普通高校持续扩大招生之后,今年迎来了第一个就业高峰年,与去年相比毕业生净增30万人。在人才市场上,用人方的选择权增大,这就使原本在就业中处于劣势的女性更加被动,据报章记载,在哈尔滨市某大学举办的“毕业生招聘大会”上,一家企业在招聘广告上赫然标明“只招男生,女生免谈”,令在场的女生气愤不已。而在就业过程事遭遇过显性或隐性性别歧视的女性到底有多少呢?对这个问题人们又是怎么看的呢?为此,我们组织了今天的辩论会,对这一问题做一番探讨。正方观点:女性就业被歧视现象很普遍。反方观点:不应该称其为歧视,这只是男女性别差异而已。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人才资源。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毕业生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考验。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自1999年实施扩招以来,我国高校  相似文献   

12.
继续教育是伴随改革开放而发生、发展的新生事物。十年来,历史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展很快,但极不平衡。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科技和教育。1987年12月15日,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指出要把科技教育的发展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位置上,而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乡镇调查时听到不少基层公务员对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报考国家公务员的资格限定在中专以上学历文凭,拒高中毕业生于门外以及对此进行宣传和倡导的做法提出了一些异议。对此,笔者也表示不以为然,其弊有四: 首先,报考乡镇一级公务员的青年大部分来自农村,而农村青年中的高中毕业生要远远多于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这样做。无疑是将广大的农村青年拒之于门外。况且。中专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未必在高中毕业生之上。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才交流》2011,(6):45-45
在英国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中,有2/3无法找到需要大学资格的工作,很多人现在考虑去海外求职。  相似文献   

15.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裹挟下,1992年,随着京城吉祥号码拍卖和文物拍卖最后的“一锤定音”,同时也就意味着“拍卖”——这个在我国曾经一度被取消的古老行业——再度复苏。为此,首都某报曾经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题为“梦醒时分,中国进入拍卖季节”的文章,就此种竞价售卖方式做过专题报道。然而与此同时,在神州大地悄然兴起的另外一种“拍卖”却被人们忽略了。特别是那些终日忙忙碌碌的城里人,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如今就连户口这玩艺儿,  相似文献   

16.
泓泉 《人才开发》2006,(5):56-57
最近,笔者在一次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成绩比男生好,但由于身体和生理原因,女生择业时却处于劣势。有的女生虽然在校是“三好”学生或优秀毕业生, 但由于是女性的原因却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笔者觉得,如果用人单位在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女生就业更难的情况下, 光凭性别来录取人才,实属目光短浅,  相似文献   

17.
英国GAP组织     
GAP是英国一家民办的大型跨国非盈利教育慈善组织,是间隙活动项目有限公司(GAP Activity Ltd.)的英文首字母缩写,GAP本身是一个英语单词。意义为“间隙”。GAP致力于在英国和世界各国寻求接纳自愿服务的工作岗位(不拿工资),向其他国家派遣或互派自愿人员——高中毕业生,以此提高青年人的素质和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持久理解。 普通人办的大事业 那是1972年的一天,一群中学校长聚会在英格兰的威灵顿中学,讨论的题目只有一个:如何帮助他们的那些进取心日益强烈的学生们利用好从中学毕业到进入大学(或经过职业培训后就业)之间的间隙时间。教师们认为,如果在一年间隙中有机会让毕业生们到其  相似文献   

18.
11.教育——法附表第一之二教育是从教授到native speaker。修正前入管法,在日本从事教育活动的居留资格是4-1-7“教授”,范围限于“在本国学术研究机关或教育机关从事研究的指导或教育”,“教授”两字顾名思义只有大学或学院等高等学府的教师方能当之无愧。而实际上,一  相似文献   

19.
刘强 《人才开发》2007,(5):49-49
“求职包装”已经是个不太新的名词。花钱将自己的求职介绍信和简历精美地装订成册,这已经是每一个求职者的起码装备。今年,在一些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中,又有了更新的“装备”。为了在求职应聘中增加取胜筹码,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在原来仅仅“包装”简历证明信件的基础上,真正大把大把花钱“包装”自己了。  相似文献   

20.
“天哪,这工作再做下去我就要疯了!”“这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何时是个头啊?”马芸觉得自己最近极不正常,在QQ或MSN上逮到朋友就要抱怨一番。有相同心境的就陪着她一起诉苦,有忙着的就发过来一个鲜花符号算是安慰。Q0好友二月风却告诉她:“亲爱的,你遭遇五年之痒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