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效应是影响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不可忽视的因素。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与之相类似的特征。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尊重传统民族文化,又不能为其所束缚,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为各民族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与广阔的发展空间,确保各民族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真实性,这是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加快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是我国十三五时期要完成的重要建设目标。必须认识到,发展目标与发展手段不匹配、区域定位错位、帮扶制度边际效应递减是当前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要应对这些问题,应以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社会的现代化为短期目标,以少数民族族群的现代化为中期目标,以居民的现代化为长期目标,不断落实发展导向的民族权利,在价值取向上坚持科学发展、民生优先,在实现路径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目标指向上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核心目标,硬化生态约束,倡导可持续增长,强调民生为先,践行包容性发展,遵循发展规律,推动内生性发展,回应社会需求,推动协调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随其而来的诸多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使该地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给民族地区带来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数量较少,城市空间结构不平衡,城市基础建设较弱,以及其经济发展受制于较发达地区等问题,进而指出城市化带来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促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有很多 ,有自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然而从动态差异看 ,资本形成能力是决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于民族地区资本形成的研究方面 ,学术界通常都是基于财政的视角 ,较少从金融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实际上 ,在以货币化、信用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社会中 ,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效的金融机制通过作用于社会的资本形成能力 ,而最终传递到整个国民经济。因此 ,民族地区必须注重从金融发展战略的视觉来审视经济发展问题 ,从金融体制上寻求创新 ,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运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对民族地区非经济因素在各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方式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非经济因素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 ,进而阐明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 ,如果忽视了人的因素 ,单纯从经济方面架构区域发展模式是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的。  相似文献   

6.
试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民族地区非经济因素在各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方式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非经济因素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进而阐明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如果忽视了人的因素,单纯从经济方面架构区域发展模式是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的.  相似文献   

7.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历史上的原因 ,又有自然环境的原因 ;既有旧制度的原因 ,又有观念落后的原因。在新的历史时期 ,观念落后是制约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要改变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须政策扶持 ,更须观念更新 ;要“治标” ,更要“治本”。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涉及复杂的问题,最为根本的是发展战略问题。发展战略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问题、长期性问题、基本性问题和计谋性问题。《跨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作者———余远辉博士,紧紧抓住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较重要的结论,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的经济差距是一个很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等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分析了地区差距存在的原因;指出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重庆民族地区具有完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深邃的古文化遗存,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21世纪,重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要突出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知识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注意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开发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政府、社会、宗教三维少数民族地区权力结构的分析出发 ,研究在甘南卓尼县三村现代化过程中政府权威、寺院权威、社会权威的结构与变迁发展 ,分析了三者变化而引起的社会权力结构的优化整合 ,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权力结构控制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过程的人文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涉及不同层面的历史过程 ,现代化包含着多重人文意义。从人文学科逐渐取得独立的形态 ,到以文化的分化展示真善美的追求 ,从人是目的的信念 ,到实质的价值理性向形式的工具理性的渗透 ,从政治理念所内含的人文观念对科层体制的作用 ,到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对多元现代性的影响 ,等等 ,都展示了现代化过程的人文向度。在中国走向现代的艰难跋涉中 ,同样可以看到人文之维的内在制约。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是迄今为止最强劲的发展趋势,也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最大动力源。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土家族的现代化进程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后发外源型,双重跨越的宏观背景,政治现代化先行,自主探索现代化模式,开放的民族心态与优秀的民族品格。这些特征既反映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共性,也反映了土家族地区现代化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立足于民族地区至今依然比较落后的客观现状,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尊重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正确处理民族地区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才能实现民族地区人心稳定,社会和谐。以贵州土家族地区为视角,就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政策、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现代化建设相对滞后。在西部大开发中,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和发展重化工业,资源依赖型工业发展方式也产生了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背后,与此并行的还有一条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之路,并呈现出生态现代化的取向。为此,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过程之中,西部民族地区需要改善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重视社会参与及企业发展方式的生态转型,在均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之上推进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人民脱贫致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电力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社会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首先要完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市场配置机制,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走股份制、集团化道路。合理开发利用电力资源,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民族地区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没有根本转变,近年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因此,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完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已开始起步,但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原因造成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电子政务建设遇到的困难更多;由于基层政府自身在整个政府层级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其社会性和基层性等特点尤为突出,在实施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更具有复杂性,只有积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路径,才能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西部地区的金融存在货币化程度低、突出的二元结构、金融市场发育不良、金融的行政管制明显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才能为加速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西部地区金融创新可以考虑从金融政策创新、金融组织创新和发展小额信贷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道路不同于其他地区,不能简单地从经济效益来评价其成本收益。由于西部民族牧区生态地位的特殊性、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人稀地广等特点,它的城镇化问题解决起来,投入大、困难多、时间紧,更具复杂性,仅从经济效益来看,城镇化效益也许不如其他地区。但如果从牧区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多角度评价其城镇化投入所取得的效益,其城镇化有益于提高整个牧区的社会发展指数和牧民的国民幸福指数。因此,从民族牧区的长远发展和现实情况来看,民族牧区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以及牧区和谐社会的构建都需要以牧区城镇化建设为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