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甘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动态及面临的问题 ,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评估甘肃国土资源的优劣势 ,论证了国土资源对中长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提出了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积极保护国土资源的对策与措施通过分析甘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动态及面临的问题 ,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评估甘肃国土资源的优劣势 ,论证了国土资源对中长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提出了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积极保护国土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甘肃日光节能温室的发展与展望●左心平冯志丽1.高效日光节能温室效益显著蔬菜生产是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日光温室种植蔬菜,主要是利用甘肃冬季较长,农村劳力、土地、光能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农民易掌握,可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  相似文献   

3.
闫恒 《中州学刊》2007,(2):36-40
高速公路建设是国土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日益加重了自然、土地资源的负担,高速公路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搞好高速公路建设,实现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集约利用为前提,并要建立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能源、材料和信息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是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本文拟从我国信息产业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其发展的基本策略,以求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其又以各种独具特色的形式展现出来.甘肃华夏文明是甘肃独有的优势社会资本,也是甘肃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梳理甘肃华夏文明的基础上,以协同发展视角,从不同角度尝试性设计传承这一文明的模式,以及探索甘肃华夏文明的创新思路.继而,在理清传承与创新关系的基础上,从自组织协同和他组织协同等方面深入甘肃华夏文明的协同分析.  相似文献   

6.
浅论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是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土地是处于地球表面固定位置上的具有立体垂直剖面的空间客体,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表面特殊的生态圈。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生态服务的基础和源泉,也是我们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布局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实现我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两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无论从国家政策制定角度,还是从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利益角度来分析,都存在着一系列两难问题。我们要遵循科学规律,通过调整相关的土地利益分配来化解这些两难问题,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青海省境内沿黄河河谷一大批梯级电站的逐一建成并运营,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该流域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具有多方面可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巨大的水域资源。文章就这一水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展分析和论证,在阐述其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和基础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着手付诸实施的具体构想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是国土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合理的利用它,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同时还有着对外宣传介绍大西北,介绍甘肃的特殊作用。所以分析、评价兰州旅游资源的特点,将有助于今后更好的开发利用。兰州市旅游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理位置使兰州有较为充足的客源。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要通过游客的旅游而实现的,因此有无充足的客源是发展旅游业的三大基本条件之一。由  相似文献   

11.
语言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南部,文化底蕴深厚,语言资源丰富,但面临着汉语方言萎缩、少数民族语言濒危、口头语言艺术日趋消亡等无法回避的现实。在这种背景下,对语言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需立足本省实际情况,做好三期规划,找准四个切入点,注重部门协同和民间参与,将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同时要避免一些误区,有的放矢地推进本省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本文通过对青海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剖析,提出了开发劳动力资源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我国是一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也是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更是困扰"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归属和使用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适合农村生产力状况,不仅关系到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融合发展",深刻阐释了其理论与实践意义。"融合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思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处辽宁中部的辽阳,民间口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相对较低。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辽宁民间口头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辽宁应当坚持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快民间口头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打破区域文化资源壁垒,实现资源开发模式从传统向现代、从单一向融合转变,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铸就文化新品牌,向文化辽宁坚定迈进。  相似文献   

15.
开发大西北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廿一世纪大西北将成为我国的一个最重要的基地。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农牧业也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样才能适应开发地区对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的需要。 我国的大西北,主要位于干旱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这块土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必然的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新疆地区,自1950年至1979年共开垦荒地5000多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贫困视角的扶贫模式再选择——以甘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全球性难题,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的甘肃,则是中国农村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甘肃农村贫困的原因和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并且贫困在全省范围内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即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甘肃的南部和中部地区,尤其是“两州两市”地区.因此,基于空间贫困的视角,构建新型扶贫模式,对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甘肃农村贫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一个不久前列入"国家战略"的新型经济区,土地资源丰富是其最显著的地域优势。由于该区范围涉及的政区类别多样,过去一直没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土地变化与开发利用的专题研究。本文通过收集该区域不同年代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分析,第一次合成、绘制了新区范围的多幅遥感影像图和资源评价图,并分别对其历史环境演变、土地利用格局及水盐运移特征等进行评价与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模化治理盐碱地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做支撑,但农业限制开发区域对土地开发使用有刚性规定。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和农村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在农业限制开发区域内进行城镇化建设,应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及其定位,坚持耕地不减少的前提下,选择以生态服务型城镇化发展为路径,协调好城镇化建设和耕地保护的关系,同时推进生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市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资源是国家发展以及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探索土地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土地市场中政府寻租现象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市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资源是国家发展以及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探索土地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土地市场中政府寻租现象,寻找解决土地市场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且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以促进我国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等问题,寻找解决土地市场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且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以促进我国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236-241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文化产业就是通过对文化资源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将其文化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当前我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存在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和庸俗开发等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破坏了文化资源生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为根本,借助多种现代技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