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人们通常采用考古学的方法以及利用传世典籍来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语言的一些特殊属性使其成为记录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通过对民族语言的研究发掘该民族历史文化的面貌及其发展状况,是一种科学可靠并且实用的方法.通过对几种传统上研究古史古文化方法的比较与分析,探讨赵阿平教授的〈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该书为研究满族历史文化及相关学科问题开辟了全新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2.
对孔子“《诗》可以群”的解读阐释历代以来都显得零零碎碎,且附会成分甚多。文章将假以人类学的文艺研究方法,来对“《诗》可以群”所涵盖的天命鬼神之辨与人类意识的觉醒、夷狄华夏之辨与族群意识的反思、群己之辨与个体意识的启蒙等方面进行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除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与融合外,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改变对塑造民族文化多元性同样产生着深刻影响,这一点在婚姻文化中表现尤为明显。大理西罗坪山白族在数百年前从坝区迁徙到山区后,生存环境变动引起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化,为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出现了一夫一妻与婚外偶居并存的婚姻家庭形态,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特殊婚姻、家庭形态与特定生态环境下形成的生存、发展模式之间的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4.
先秦文化典籍《吕氏春秋》的音乐功能论构成了一个贯通于天地鬼神至社会人心的交感系统,主要体现在敬天礼神、颂美帝德、通政移俗等层面,这一交感系统对作为仪式符号的音乐高度重视,具有深厚的人类学内涵。中国古代"诗"、"乐"同源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古代的诗歌功能观与《吕氏春秋》的音乐功能观一样,也具有相应的人类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陈笑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1):107-110
电视以其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成为主流媒体中最为重要的法治宣传阵地之一,并形成了法治类的专业电视节目。通过各种形式的电视法治节目,不仅能够宏观再现法治建设的进程,还能够通过鲜活的“故事”使之与具体生活相勾连。文章从规则体系、生活方式、文化传承等传播诉求入手,考察电视传媒如何成为法律运作于当下社会生活和通达普通受众的重要渠道,以说明其在法治环境下的功能与责任。 相似文献
6.
客观存在的同性恋群体长期以来属于人类学研究的禁区,其承受的污名和歧视使触碰这一领域的学者规模和作品数量相对稀少,这种情况在中国人类学界尤为明显。从学科认识论来看,同性恋研究经历了"性逆转"、"性倒错"的医学范式;异性恋框架主导的文化影响模式;建构学派的历史、政治、经济视角批判;以及酷儿理论的全盘颠覆和开放式探索。 相似文献
7.
知识和意义的建构不是个体行为的结果,而是存在于共同的行动之中。以文化生态学为视角,融合文化生态意识所内涵的整体性、互动性、共生性和适应性,建构生态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环境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是一个建立在对话、合作、共享、互动基础上的,体现个体主体性与群体主体性、学习活动与学习环境有机统一,学习主体在共同活动中建构个体知识和群体知识、培育独立的个体意识与共同体意识的具有自我再生能力的生态平衡系统,对于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理论作为“终极的科学”方法,虽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其学理的理论穿透性在生态思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已经被中外学界有识之士论证,是新世纪巴蜀作家研究拓展应该重点关注的理论资源。理论的阐释与运用,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新世纪初国内学术期刊文化生态概念的阐释与运用,展示了这个过程的基本轨迹:2000—2003“文化生态平衡问题”引发讨论思路,2004:哲学理论思维层次文化生态概念的阐释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2006:文化生态概念中介理论应用层面内涵进一步深入阐发。 相似文献
9.
文学人类学的问题 ,也就是在人类学体系中解读文学文本的新思路 ,力图从具有浓厚的人类主体性意义的文学中 ,透视其深层次的蕴含审美在内的人类学本质。这一思路作为文学文本阅读的有益探索 ,既是跨学科互渗的拓展 ,也是文学文本自身的丰富性的发掘 ,因而具有方法论与本体论的双重价值。依据这一观点 ,文章对长篇小说《三里湾》进行文学人类学批评 ,以新的视角探讨这部曾经影响一个时代的重要作品的特征与内涵 相似文献
10.
冯济海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74-78
《茶马古道》通过长期深入的田野多点追踪拍摄,以叙事的影像语言建构出茶马古道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平民社会风貌。同时,借助于主流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传播效应,也使得镜头记录下的茶马古道上的诸多文化元素,得以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维度上进行传播。将该片视作一个影视民族志文本,从人类学“文化批评”的视角出发,借由分析影像所呈现的宗教仪式、社会生活以及经济交往等日常活动,从中解读现代影视传媒是如何对茶马古道进行文化的阐释。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当大众传媒介入边疆文化时,媒介对文化现象的诠释通常已并非只是追求单纯的客观还原,而更像是在基于对文化背景的某种程度理解之上,对拍摄对象内涵所做出的一种独特表述。 相似文献
11.
《南诏奉圣乐》的象征意义及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诏奉圣乐》是唐贞元年间南诏国王异牟寻进献给唐王朝的一出乐舞剧。乐舞剧中包含了许多象征符号。这些象征符号是现实生活中南诏“供奉唐朝”、“誓为汉臣”、“永不离贰”的心愿表达。《南诏奉圣乐》的进京演出,和当时南诏归唐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因此,对《南诏奉圣乐》的历史背景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象征的解读是正确理解《南诏奉圣乐》深层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吴欢撰写的《安身立命:传统中国国宪的形态与运行——宪法学视角的阐释》一书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本书试图以宪法学的视角,研究传统中国国完的形态与运行,并对其进行意义阐释。全书由导论、正文和余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宗旨和缘起。对本书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与本书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史料进行了综述,并交待了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创作的两幕剧《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戏剧,《等待戈多》的经典化标志着戏剧史意义上的真正革新。它不仅仅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更是一部面向未来的现代性作品。无论是其艺术形式,还是戏剧语言,乃至主题意蕴都充满了矛盾性、对立性、非逻辑性和不确定性,把文本放在现代性视野进行文化观照和经典重读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它的思想特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文化理论由来已久的探索主题之一,也是长期困扰社会理论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学科传统上讲,对结构和能动性的关系优先问题,每一种文化理论学派都在这个问题上持有自己不同的立场,做出了不同的阐释.要通过对各文化人类学派进行理论分析,重点探讨反思人类学的综合立场,以此分析说明结构和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上的一系列理论探讨和流变.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重视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一方面强调特定文化是适应环境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强调象征体系对环境的能动作用.通过对近期中青年人类学者关于生态人类学的研究个案,作者揭示了尊重本地文化价值观念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一种具体的社会文化体系对人与环境适应选择的不同方式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基础,而对文化多样性的维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类学的这些研究结论对于环境社会学探讨环境保护的策略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综合先秦道儒法诸子思想,以天人合一为纲领,强调以人法天、人道合于天道,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使人的活动顺应自然,建立自然生态伦理模式。依据道生万物、物无贵贱的生态价值基础以及因顺自然、取法天道的生态价值原则,《淮南子》把以人法天的基本思想落实到实践层面,以“因”、“利”、“节”三个关键概念为核心,阐释了系统... 相似文献
18.
李左人的长篇小说《女儿谷:1937》,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观照扎坝鲜水河走婚大峡谷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田野调查的实证与文学想象的虚构杂糅,文学性与学术性融合,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重新审视已有的生态文化观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反思,探索和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自觉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将十分有助于我们增强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觉意识,有助于促进我们自觉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民俗是地域文化的核心,湖湘民俗文化中的水神信仰文化真实地反映了湖湘民众对水的感恩与敬畏,反映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与水的息息相关。洞庭湖水神信仰历史悠久、形态万千,伴随着漫长历史发展进程,已成为湖湘民众历史记忆、精神气质、祖先崇拜、艺术审美的复合体,成为湖湘的文化血脉与精神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去学界对此重视不够,很少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