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仍然是农业社会,农民是这个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纵观中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从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似乎走完了螺旋式上升的一圈:以农民革命始,亦以农民革命终。当然,后者是在现代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并非旧式农民战争的简单重演,但农民仍是这场革命的主体。正因此,农民问题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结构与革命运动的钥匙。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和政治派别都不可能、也没有解决农民问题,不能造成农村社会的大变动,因而也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唯有中国共产党人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农民问题,并以农民为主力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对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与理论阐述,即展示了我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历史轨迹,从其发展过程,我们亦可管窥毛泽东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若干特征和原则,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在近现代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碰到与农民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甚至决定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结果: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认为是农民的愚昧和消极导致了无产阶级的失败并把路易·波拿巴推上了法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一方面注重理论研究 ,提出了农民革命是国民革命的基本动力 ,建立农民武装、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等理论 ,并且对中国农村社会阶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另一方面注重社会实践 ,深入农村考察农民运动 ,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毛泽东的这些理论与实践对于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农民问题与尊重、发扬农民的首创精神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平江工农运动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发展再到高潮,最后转入低谷的过程。平江的工农运动兴起早,而且建立了湘鄂赣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但是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发展不平衡。平江工农运动对湖南乃至中国的革命斗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而且锻炼了工农革命队伍,为第二次革命高潮的到来准备了力量。当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革命高潮时表现出严重的盲动主义错误。  相似文献   

5.
<正>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关于它的研究,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特别是近十年来,许多问题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进展。本文只就其中一些主要方面进行概括性评介,并以此纪念太平大国运动140周年。一、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历史作用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运动,但它是否是革命运动?一种观点认为,太平天国和此前的历次农民起义都不能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也不可能摧毁旧的封建制度,不能称作革命。李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来没有把农民起义说成“革命”,但对太平天国,有时却称为“革命运动”。这是就世界全局而言,太平天国起义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但从太平天国本身来分析,总体上仍是农民起义、农民战争,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因此,应称之为太平天国起义,或太平天国运动,不能称之为革命(《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  相似文献   

6.
仪式在华北解放区翻身运动的实践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因为中共革命也需要象征性因素来构建革命的社会文化场域.在翻身运动中,农民阶层社会地位的绝对提升和地主阶层社会地位的彻底下降是需要在这种新型的社会文化场域中进行的,华北解放区翻身运动的实现最终也是要表现为一种象征领域内的翻身.从革命看象征与从象征看革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历史面相,而同时关注这两个范畴正是深度理解中共革命的一种学术上的自觉.  相似文献   

7.
1927年中国苏维埃运动兴起,农民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通过对赣东北弋横暴动的考察,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领导中国革命,是由于中共能够根据贫苦农民实实在在的多层次需求调整革命策略.中共农村革命领导者从经济上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从组织上建立起农民可以倚重的群众组织,增加农民的安全感;从政治思想上激发农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农民拥护中共的意识和革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清朝道光年间,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农民反抗斗争在南北各省广泛掀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比较敏感的人,也预感到“天下且大乱”,“逢人但问何处可避兵”。果然时隔不久,就爆发了震动世界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这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全国各地广泛发动的农民反抗斗争的继续、汇集、提高和发展,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对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从本质上看,这次革命运动无疑是一次农民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尽管在外表上它带有浓厚的宗教的和民族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几个不同阶段。其间革命发展情形起伏变化,与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思想作风变化均大有关系。酝酿发动时期,是革命最艰苦的阶段。洪秀全和冯云山,都是农村下层知识分子。“当秀全约十六岁时,其父以家计困穷,不能再供其读书求学”只好辍学在家,牧牛务农,后来当了乡村教师,冯云山后来也教书为业。他们科场失忌,怀才不遇,对清朝的腐败深感不满,在鸦片战争可耻失败和农民运动不断高涨的刺激下,萌发了革命思想。创建了拜上帝会;由于捣毁偶像,  相似文献   

10.
论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在农民运动中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以其辉煌的业绩,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这时期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并取得伟大成就,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得力领导,农民群众的主观努力,同时也是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尤其是国民党左派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