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苗族地区也存在着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其存在的原因既有与我国其他地方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相同的一面,又有其独特的原因:延续的历史传统为该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具有继承性的社会组织为该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根基;富有对抗性的文化冲突是该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催化剂;极具隐蔽性的地理环境为该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避风港;政治权力的软化脆弱是造成该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方面。这些原因主要是由于苗族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民族个性、地理环境都有其特殊性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迅猛、危害极大的犯罪。理论界就此罪的预防和治理的著述很多。本文拟在深入分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发展的成因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反黑"斗争的经验,探索预防和治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良方,以期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黑社会组织犯罪与恐怖组织犯罪、毒品犯罪一样 ,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公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中国大陆的滋生和蔓延 ,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 ,是我国目前必须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 ,必须正确理解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正确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普通的刑事犯罪集团、犯罪团伙的界限。只有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 ,才能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维护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4.
目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的出现并迅猛发展已不是个别城市、地区的现象,而是我国许多省市都存在的事实,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活动甚至相当猖獗。本文通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涵义、特点的阐述,分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预防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十分复杂,社会危害性十分大,法律上惟有规定较多类型的具体罪种才能对黑社会组织犯罪的各种具体情形均加以描述,才能更加全面地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根据我国目前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展趋势等具体情况,我们应当适时地增设自称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罪与资助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建立全面、系统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罪刑体系,有利于全面和深入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6.
要正确地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就必须认真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概念及其犯罪构成要件,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其他有组织进行的犯罪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严格区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犯罪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三者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危害社会的有组织犯罪,既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并大有发展蔓延之势.1997年我国刑法专门增设了"组织、领导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什么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却往往难以认定,学术界的观点也众说不一,文章试就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8.
黑社会组织犯罪有着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社会危险性。多年来一直是国际社会 ,尤其是国际刑警组织打击和防控的重点对象 ,我国黑社会组织犯罪的产生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原因和条件 ,文章就其社会原因 ,诸如人口、腐败、社会转轨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极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侵犯公民的合法利益,危害社会的稳定,破坏良好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阻碍经济、社会、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是各国政府打击的共同目标。该文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点,探寻其成因,试图找到防控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严打”的进一步深入,“黑道”(黑社会性质和黑社会组织)泛起。如何看待社会生活中的涉“黑”案件,现在理论界、实务部门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我国目前只存在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而不存在黑社会组织犯罪;有人认为黑社会组织犯罪漫画赤社会组织犯罪等,真可谓仁智各见。作者的观点是:黑社会性质组织不是黑社会组织;黑社会组织成立需具备根本属性和其他属性;黑社会性质组织除了具备定性因素外,还需同时具备定量因素。  相似文献   

11.
论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社会纠纷非法方式的根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纠纷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与我国主流的、正式的、合法的解决纠纷方法相冲突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介入社会纠纷的解决是一种非常态的存在,是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毒瘤。本文认为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非法方式具有非法性、隐蔽性、破坏性和暴力性等特征。在分析了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非法方式形成的社会原因和文化原因等之后,提出了根除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纠纷非法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犯罪形势十分严重,形成大案要案突出、犯罪类型多样化、作案手段隐蔽化、组织化程度高且与腐败相联等特点,呈现出国际化、作案手段高科技化、黑社会形式的经济犯罪加剧等发展趋势。文章针对我国目前经济犯罪的特点,提出了加强经侦队伍业务培训,提高侦办能力,加强情报资料收集和建立统一的经济犯罪情报资料信息网等预防打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之侠从<韩非子>最初为其命名起,就有明显的组织、经济、行为、危害性等"四大特征"而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相似.但韩非显然遮蔽了侠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因此司马迁曾致力于以"仁"、"义"重新塑造侠的道德形象,使侠在文化和审美理想的层面上表现出先进性来.但在具体的历史现实中,侠在西汉就已经完成了从义侠到黑道的堕落蜕变,从此在现实和想象层面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并随时纠结在一起.今天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表现,对于深深植根于传统的中国侠文化,亦应一分为二,作两面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阶段学校、家庭、社会在德育过程中存在的明显不协调因素,如学校重智轻德、重分轻能、标杆过高、短期行为、重他律而轻自律;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关注智力身体而轻品德心理、缺乏民主平等精神,部分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社会存在不良文化氛围,资源利用匮缺等。构建德育一体化模式应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制度化联系、学校对家长指导的加强、班主任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争取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采用德育联合办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于常规组织来说,法律和政策往往是被作为制度和体制性因素来看待的;在管理学的视角中,法律和政策则被作为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而加以认识;在我们考察组织结构的时候,法律和政策也被看作是约束和规范的因素。但是,对于组织理论而言,法律和政策还是一种资源,是组织运行中必须努力获取的资源。在法律和政策资源的获取上,常规组织更多地表现出资源控制的特征,从而引发了立法和政策制定上的激烈竞争。任务型组织在法律和政策资源的获取上与常规组织不同,它是通过与常规组织以及整个组织环境之间建立起信任与合作的关系而去获取法律和政策资源的。因而,为了获取法律和政策资源,任务型组织应当重视信任与合作关系的营建。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但在社团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学生主体地位严重缺失的现象,政治化色彩较浓,官僚化趋向严重.其原因有社团上一级领导的认识不明确,社团学生干部的认识不明确,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等.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变指挥为指导,加强学生社团领导队伍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社团管理机制等方式实现社团管理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阶段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对2011年中国31个省、区、市文化市场经营机构进行效率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有利于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的提高;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量的增加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所需劳动力的减少,不利于投入资本的减少。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文化市场经营机构的总体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大部分省、区、市的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处于“低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型”,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是影响多数省、区、市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各地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效率居中,西部地区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剖析了当前影响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组织内部管理混乱,缺乏经济收入来源等自身因素,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外部环境因素,并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建立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适度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扩大筹资渠道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取决于需求因素、利益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村专业协会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是一种较为松散的民间互助组织,因此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备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树立指导形象,提高农户的合作、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20.
现行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其对民间组织的有效监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云南现行的民间组织的监管体制及手段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已明显落后于发展的需要。构建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社会监督和民间组织自律相结合的多元监管体系,适合云南省情,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