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来看,梭罗及其超验主义同仁不约而同将视线投向中国,是18世纪欧洲掀起的"中国热"辐射到美国的结果.但就单独的个体而言,梭罗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与他自身的学术背景有着必然的关联.两个重要因素奠定了梭罗的思想,一是求学哈佛;二是和爱默生的交往.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梭罗开始接触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加洛林文艺复兴是中世纪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查理曼大帝的文教政策,基督教神学思想、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蛮族文化与习俗这三大思想源头在西欧社会中的位置得到了调整.基督教神学在统治者的支持下继续发展,逐渐巩固了它在欧洲精神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走到了文明重建的前沿;相对弱小的蛮族文化与习俗在加洛林时代文明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它们在加洛林文艺复兴的舞台上发生融合与质变,构成了中世纪文明的雏型.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随着西学东渐,中西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相继出现了文化传统主义、文化折衷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三种文化思潮。尽管这些文化思潮都有偏颇之处,但是它们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学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谈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英语词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从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创造了美丽的神话.它们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直到今天,希腊罗马神话对欧洲人民的语言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的新成果──简评《古代希腊研究》晨晓古代希腊文明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石。德国学者基茨勒在《希腊罗马研究在中国》一文中曾说:“全部的西方文明,欧、美、大洋洲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成就,都带有希腊罗马时代的烙印。”“谁要想理解欧洲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20年代前后,人类文化史上一个两种文化相撞击、相交流的重要现象出现了,这就是中西文化在中国这个古老国度里的大融合。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派象潮水一般涌入中国。它们各自寻找着自己的共鸣者或知音。象征主义做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也在这时不失时机地传入了中国,而青年诗人李金发就是把“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的“第一个人”①。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们分别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和鲁国又分别是古典时期希腊和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 ,双方虽然相隔遥远 ,但其文化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创造的 ,无论是哲学、史学 ,还是教育和艺术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哲学思想 ,但他们在价值取向、方法原则和文化精神等方面却是不同的。然而两种道德哲学在历史使命、人生追求、生存方式 ,以及它们的深远影响等方面 ,有着相似之处。因此 ,就具有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和互补及吸取西方哲学的科学精神理性法则的基点。这对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构建当代中国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恢弘壮丽的中国古典神话还是神秘浪漫的希腊神话,都有很多关于蛇的神话故事。而蛇意象在两种不同特质的神话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和意义。中国神话中的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图腾崇拜,而希腊的蛇在《圣经》的文化底色中,依旧禁锢于耶和华对于它们原始的诅咒,永远摆脱不了诱惑和邪恶的本性,是祸乱之始、灾难之源。由此,中国、希腊...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希腊是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两大渊源和突出代表。就其差异而言,较为明显而重要者有三:其一,中国以农为本,希腊则农工商并举;其二,中国的青铜文化与希腊的铁文化各领风骚;其三,中国乃礼义之邦,而希腊为法治的国度。而其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都出现过百家争鸣局面;奴隶主阶级都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在伦理道德、婚姻与幸福等观念上,双方亦存在不少共同点或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化的引进开拓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是中国现代化的两大主题。中西文化相反相成,竞争互补。对于它们,西化与保守两派都在按自己的理念进行整合。然而真正符合我们需要的,只能是中西文化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合理地吸纳了它们才会形成有中国特点的现代化。中西文化之争将会长期延续。在这里,政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明智政策是实现完美整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源自中国和希腊的神话故事作为东西方文明的源头,后世诸多精神文化都能在其中找到最初的影像。从系统性、性格特质、婚姻情感、性别差异、英雄命运等方面切入,考察两国神话体现的中西文化异同,有利于解读两国不同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剖析两个民族内部深层次的文化成因及其对中西文化的后续影响,彰显神话比较研究的重要科研价值及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申府是近代著名学者,他的中西文化思想是其辩证综合文化观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当时如何看待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如何对待西方文化以及怎样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有的观点。结合当今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多元社会大背景,我国文化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张申府的中西文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一些问题的解决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欧洲中世纪晚期发生的两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这两次运动都是在欧洲封建制度逐渐瓦解、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基础上产生的。虽然它们表现的形式不同,前者出现于文化领域,后者出现于宗教领域,但是,它们都是经济变革和政治斗争的反映,斗争的矛头都是对准腐朽的封建制度,给予西欧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罗马封建教会以沉重的打击,动摇和瓦解了封建教会在西欧的精神统治,为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西方的思想文化比较研究,在当代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一定的思想文化的形成,都有自己的社会根据。中西这两大文化系统,都在自己特定地域形成的历史传统,凝结了人类在不同环境中的开拓性智慧和创造性精神,由于社会形态在不断发展演化,所以中西文化都面临着各自的机制转换流程,都在这种转换中相互借鉴。本文就是在论述这一点中着重指出,中西文化趋动,是沿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规律进行的,只有相互借鉴,才能在总结本世纪与展望下世纪理论思维中,创立走向未来的思维模式。本文还着重研究了当前中西思想文化的具体特点,认为中国传统思维与西方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差异,是在各自的深刻的社会根源下产生的,并认为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西的超越之途,必须建立在深刻认识它们之间差别之所在,才会取得成果的,这就是本文论述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穗港澳是中西近代文化交流的三个重要窗口,但它们在输入西方文化、输出中国文化及中西文化融合等的作用和地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是清末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在军事、政治、理学、文化方面有着不凡的建树.深受湖湘文化熏陶的他,也有着朴素的体育思想.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军事和健身养生两个方面.作为湖湘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曾国藩朴素的体育思想,同样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探析曾国藩朴素的体育思想,对于研究中国体育历史文化,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洛林文艺复兴是在中世纪欧洲"黑暗时代"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查理大帝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文化政策不仅导致了基督教文化的初步定型,而且对希腊、罗马等古典文化典籍的收集整理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作为一种造就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体系奠基和初步成型的加洛林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中世纪初期的历史时代里,起到了在没有文化的条件下建立中世纪文明和形成后来欧洲文化学术传统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我国向印度学佛学和向欧洲学科学这两段历史的回顾,对于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中国的传统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据此,作者指出,我们既要向西方学习,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就是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密切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晚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文化自觉"思想的提出,缘起于中西文化交流历史,既有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冲突原因,也有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心态嬗变的缘故."文化自觉"思想的提出,还离不开费孝通对自己的学术进行的反思."文化自觉"思想是解决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构建一个"和而不同""多元一体"全球人文格局的问题.这首先需要一个正确的"心态",需要正确认识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以及了解二者正确的相处之道."文化自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都重视文明、文化在构建一个和平、稳定世界秩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