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 (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首先是体现为自然观上的全面更新 ;其次是对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把握 ;尤为突出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显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洞察力。这些对于反思当代环境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在现代文明史上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造成的水污染和环境破坏给予全面的揭露与批判,在对人与自然关系作实践唯物主义的论述中已内在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水利思想,包括水利与气候、水利与农业、东方地理环境与水利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反映,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和道德关系。面对水生态危机,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树立"自然内在价值"观念、建立合理的适合人的本性的生产模式、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对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自觉协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水和解的应有之义。深入分析和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水利思想,全面的掌握生态水利思想的基本内涵和解决水生态问题的途径,以指导新形势下的治水实践,为当今人类摆脱全球水危机指明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考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实为守正、深化及出新之必须。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和书信中含有大量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蕴含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这些思想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制度的生态批判和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为逻辑主线,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维度展开,贯穿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和共产主义学说。其核心内容包括人化自然观、自然界财富观、人与自然和谐观三个方面。深化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研究,应该回到文本、深耕细作,对这一思想进行整体把握、系统研究,并在研究中践行实践导向、知行合一、顺应时代的通俗表达。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生态意蕴包括生态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观与和谐生态伦理。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生态思想的精华;是我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升华;是发展观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是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科学发展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辩证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尊重人,另一方面爱护大自然。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它不仅扬弃了人类中心主义,而且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它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与自然一体共存、和谐共生,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尺度,而科学技术则对调控人与自然关系具有积极作用。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最终解决生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共同开创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其生态思想对今天生态哲学的产生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打开了哲学转向生态的大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看作一个系统,人类的自然观实现了向生态方向的转向。在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生态思想的历程是曲折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发挥了转折性作用,使人类的思维转向生态并产生了今天的生态哲学。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倡导关心自然、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道德伦理,使道德伦理转向生态,追求世界的主体与客体统一、人与自然统一、人与人统一,达到人、自然界、社会的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创新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化自然作为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新陈代谢关系断裂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消灭私有制、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准则.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价值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系统地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学思想进行梳理,以期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学思想的研究,用以提高对现代社会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和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实践意义基础之上生态自然观。它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建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构建了社会发展理论,阐述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论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双重关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驾驭自然规律的程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深入的;人类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不能违反自然规律而任意支配、改造自然界,否则必然会被自然界"报复";必须建立"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此必须变革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旧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自然、社会以及三者之间辩证关系的研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生态思想。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于美丽中国梦的践行及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科学转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独特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部分,二者之间彼此制约和影响。马克思、恩格斯从存在论、实践论和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的社会历史形式等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富有远见地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基本思路。深入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对解决当代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辩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的西方国家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对推动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处于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时期的中国,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的生态文明思想。近年来,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两山论”以及生态治理现代化思想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认识,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延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然辩证法是评介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的核心点之一.在持"对立论"的学者看来,恩格斯是从脱离人的自然界出发,而马克思自然观的出发点是被人的目的性活动中介过的"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并不赞成"自然辩证法"这样的提法;在"现代哲学精神"的意义上,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对此,辩证唯物主义者坚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从未否定自然界的"优先性"、自然与人类社会应当作辩证的理解、马克思从来没有否定过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的统一,应当客观公正地评价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自然生产力思想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重要内容.重申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社会和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社会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6.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学者将现代生态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结合的理论尝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母体.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逐渐被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所认识,并从中发掘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自然观、“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劳动价值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17.
说马克思创立了生态哲学,主要在于马克思确立了这一哲学的主要生态原理:其一,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存在物互为对象,以及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能动作用出发,创立了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生态整体论;其二,他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的物质变换(新陈代谢)的断裂,间接揭示了自然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的生态循环、生态平衡原理,这是生态哲学的基本原理;其三,马克思的整个理论目标,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双重实现,这是他的目标方向原理。这三个方面是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石,它为全人类解救生态危机、开辟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了自然生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也有人称之为自然中心主义)之争,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超越了单纯的"人类中心"或"自然中心",表现出"两个中心"的辩证统一。正确理解这一点对于指导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