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友》2014,(10)
正退休后,老爸老妈不管去哪里,总是结伴而行,一起去买菜、一起去打羽毛球、一起出去散步。在我的眼里,他们还是一对闲不住的模范夫妻。平时,他们不是帮大哥接放学回家的孩子,就是帮着我在家照顾小孩。老爸很健谈,每次我回去看他,都要和他聊上一阵子。前几天,我问他:"今年的重阳节,你和老妈打算怎样过呀?"老爸一听到重阳节,顿时来了劲头,兴致勃勃地告诉我:"去旅游呀。每年重阳节,我和你老妈都要出去玩一玩,今年也是这样。退休后的十几年里,我们都已经走遍了半个中国。"  相似文献   

2.
那一年,正是最青涩的年纪。我是班里有名的坏学生,上重点中学完全是靠父母的关系来的,高一全校大排名,我排倒数第一。在一千多学生中排倒数第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经常和在一起鬼混的那帮狐朋狗友吹,他们没有上高中,有的去学开车,有的上了技工学校,还有的学会了吸烟喝酒泡女孩子,我和他们一起去打过几次架,被学校记了处分,父亲罚我跪下我都没有认输,是母亲的眼泪让我不再去打架,母亲说,你再这样就快进监狱了,那我怎么见人啊?  相似文献   

3.
当一年级的班主任,每天生活在孩子们中间,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探索,一起成长,随时要变换不同的角色,这不,下面就是“多变”的我——◆我成了他们的“救星”下课后,我还没有离开教室,岳林从外面风风火火跑进来,把上衣往上一掀,露出了白白的小肚皮,“老师,快帮我解开腰带!”原来运动裤上的腰带系成了死结,我赶紧帮他解,可是,结被他...  相似文献   

4.
陈宝国  卡玛 《可乐》2011,(6):12-13
不让演戏真正发现儿子对演戏着迷,是在他小学六年级的暑假。我和他妈出去拍戏,托邻居照顾他。那时,我们住在戏剧学院里头。暑假里,很多学生搞实践,几个人一起,鼓捣一个话剧什么的。儿子和这帮学生混在了一起,成天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帮着干这干那。那帮学生挺逗,  相似文献   

5.
赵常民 《社区》2010,(15):36-36
案例:王某与孙某系同事关系,同属于某公司的职员。2009年1月的一天,王某与孙某一同下班,王某提议说快过春节了,一起去KTV唱歌,孙某同意了,于是他们进了一家歌厅边唱边喝。王某喝了很多酒,临走时孙某说,我明天得去银行取些钱,下班后买些过年回家要带的东西。王某听完后说顺便帮他也取一些钱,于是将工商银行的卡交给孙某。第二天快下班时,  相似文献   

6.
冷笑话     
<正>1.有人说我不要脸,胡扯!——这么帅我哪舍得不要?2.一位胖妞来到整容医院,向大夫哭诉:"他们都笑话我太胖,不能反手摸到肚脐……"大夫说:"所以你想我们帮你减肥吗?"胖妞摇摇头说:"不,我想你帮我在后背安个肚脐眼。"3."爸,今天父亲节,能跟你一起洗碗我觉得好幸  相似文献   

7.
常回家看看     
昨天,我和阿爸、阿妈一起去奶奶家吃饺子。路上,三口人有说有笑便到了奶奶家。一进屋,奶奶高兴地连忙过来抱着我,我趁机暗中与奶奶比比个儿,却叫奶奶发现了:“这孩子,一来就和我比个儿”。我走到屋内便在沙发上看起电视来,刚看一会儿,饺子的香味便钻到了鼻子里,我低头一看,小桌上摆满了盘子,盘里装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和菜。我便赶紧把椅子都摆好了,把爷爷、六年级展台奶奶、爸爸、妈妈都拉到桌子这儿,大家一起吃起了饺子。爷爷奶奶都夸我懂事了,知道帮大人干活儿了,知道关心长辈了。他们还一再嘱咐我说,光对自己的亲人好还不够,对同学,对有困…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乡邮员,在工作之余,还经营一个家庭养鸡场,既是《专业户》的发行者,投递者又是该刊的受益者。在多年的邮递工作中,有许多致富无门的村民向我寻求致富信息,要我帮他们出主意,我向他们推荐了我认为较实用的《专业户》杂志,由他们自己去学习,村民们应用《专业户》杂志上的技  相似文献   

9.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帮我找到致富之路。今年我从贵杂志“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加工技术”等栏目中,筛选出一些农村极适用的技术,连同其它技术一起,分类铅印。然后我把各类实用技术拿到农村墟市去卖,由于这些技术紧密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志钢 《北京纪事》2010,(1):72-75
一拍即合的捐书计划 2008年秋,我和友人们为朝阳区金盏乡长店实验学校捐书2000多册,帮他们建起了图书室后,开始寻找2009年的捐助对象。一天,我去十三陵某宾馆参加中国长城学会组织的长城研讨会,刚进宾馆大院就听有人叫我。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风和日暖的春天,孔老二领着一帮学生到外头去游逛,走到荆山脚下,看见了三个小孩。其中两个孩子打闹着玩,另一个小孩却不玩。孔丘奇怪地问这个孩子:“你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玩呢?”小孩回答说:“这样打闹没有意思,只知道玩得高兴,不知会撕破衣裳,还得叫娘受累,跟他们一起扔石头玩,还不如回家舂米干活好呢!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相似文献   

12.
我来到丹麦一个多月,与公司的同事彼拉森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渐渐的,我发现丹麦人很会享受生活,法定假期很多,隔三差五就会放假,他们最大的满足就是和朋友一起聚会,和家人一起度假,去野外享受海滩绿地日光。  相似文献   

13.
七五三节     
在日本,有个节日叫做“七五三”。这个节日是在每年的十一月十五日,三岁和七岁的女孩子穿上漂亮的女式和服,五岁的男孩子也要穿上漂亮的男式和服,由自己的爸爸、妈妈陪着一起去神社,参拜神仙,来祈求神仙的保佑,驱走邪气,让神仙们庇佑着孩子们健康成长,长命寿延。回想小时候的事,我就去过两次神社,三岁的那次因为年龄太小已经不记得了。可是七岁时去神社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记得那天早上,姥姥先带我去美容院,作了和式发型,然后帮我穿上和服,梳洗打扮完毕,全家人一起乘车去了神社。一进神社,我们就走到“香案”前,在香烟缭绕的香案上…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土布     
天色晴好,我去乡下看母亲。母亲招呼我,搬出里屋那只樟木箱,里面是一匹匹摞得整整齐齐的土布。单色的、套色的、格子的、条纹的……母亲慢慢掏出来,挨个儿放在院子里晾晒。我帮着母亲一起晾晒。手指轻轻地滑过布匹,虽粗糙,却温厚而瓷实。捧起一匹,细细闻,那蓝靛特有的气息里,我仿佛嗅到了童年的味道。母亲搬来一张小板凳坐在门前,手里做着针线活,偶  相似文献   

15.
白明 《北京纪事》2009,(9):69-71
秦二爷着实是位仗义执言的爷儿们,对我那是有求必应。这不,前些时候我刚一张嘴,二爷就帮了我个大忙。而且这忙帮的,叫我今天都没地方找他谢恩去!  相似文献   

16.
送我上学的路上,爸爸妈妈特别唠叨。刚上小学那会儿,他们每天送我到学校。出门前总提醒"最后检查一遍,没漏东西吧",到校门口后又叮嘱"不懂就问"。后来,他们工作忙起来,我就和他们一起出门,然后自己乘车去学校。从家到车站的这段路上,他们常常跟我说"上车、下车不要挤,上课不要开小差、不要做小动作"。  相似文献   

17.
许多美国小孩通过帮他们的邻居做零活来挣自己的零花钱,看小孩是这类工作中最常见的。大多数夫妇没有女佣人也没有亲戚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因此,当他们想出门的时候,他们需要一个能够照看小孩的人。  相似文献   

18.
徐小平 《21世纪》2009,(7):60-61
一个学生的留言“徐老师,我是中国美术学院大二陶瓷设计与工艺美术系的陶琦。我这个系出来很难找工作。但是学设计的毕业了应该到外面看看。我很想出国读研究生,那些设计类专业,外国人比我们中国人好很多,我们只不过是在模仿他们的理念。我很犹豫到底要不要出去,老师你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回答: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出国,如果能够出国留学,就出国。如果去不了欧美,就去……哪怕是韩国!  相似文献   

19.
因为喜爱孩子,我选择了幼教专业。毕业进入幼儿园工作后,我就像返老还童般立刻和宝宝们打成一片,一起玩、一起闹、一起疯……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非常开心,但很快我也得到了他们送给我的“礼物”——过分亲近他们的结果就是比起其他老师,他们更多地把我当姐姐来看待,  相似文献   

20.
"让开,这个东西你可抱不动!"父亲一把将我推开,将鼓鼓的米袋扛上肩头,吭哧吭哧地上了木楼。很早以前,我就想帮我的父母做点什么。譬如,在繁忙之时,进入田间,帮他们提上一桶化肥。譬如,在收割时,到埂子上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