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娱生活     
《老友》2008,(4):50-51
杀鸡中秋节,老伴要杀鸡。老王:你先别杀,等我出去你再杀。老伴:你是不想干家务活吧?老王:你忘啦,我是属猴的。儿子很懒惰,成天躺在床上。老爹骂他禽兽不如。儿子回答:"对呀,我不如鸟飞得高,不如狗跑得快,不如马驮得重,不如牛拉得多,不如猪吃得肥。"(荣华亭)禽兽不如  相似文献   

2.
黄世玫 《老友》2014,(3):40-40
正老伴因患腰椎病,引发脚痛,行走困难。我与她风雨同舟50多年,过去家中的事,都是她一手"包办"。现在她患病在身,我不忍心让她继续做家庭主妇。因此,我多次主动向她申请接替她的"职位"。但老伴有些犹豫,她说:"买菜做饭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辛苦,你做不好的。过去你一直埋头工作,没有做过饭,去菜场买菜一不小心就会被‘宰’。"我深知老伴的脾气,能自己干的,就不肯轻易放手。子女曾提出请钟点工,费用由他们支付,但老伴节俭惯了,就  相似文献   

3.
老伴的牵挂     
侯家赋 《老友》2015,(2):42
儿媳妇生孩子,需要老伴去伺候。由于实在脱不开身,我不能和老伴同去,便成了看家的"留守老头"。老伴知道我自结婚以来,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里油瓶倒了也不扶的"懒汉"。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她确实放心不下,所以临走前给我准备好了油盐酱醋、大米、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和药品。上汽车前,老伴再三叮嘱我要按时吃药,生活要有规律,不要糊弄、凑合,衣服要勤换洗等等,说得我很不耐烦,装着没好气地对她说:"你放心走吧,我饿不死、  相似文献   

4.
《老友》2014,(12)
正在职时,单位里的同事常笑我是"妻管严":"在学校,学生听你的;在家里,你听老伴的。"此话不假。我大多数时间待在学校,家里的事全由老伴打理。每月我的工资除去在校的伙食费和零用钱外,其余全交给老伴:处理人情世故、父母的生活费用、儿女上学费用等一切由她安排。由于老伴掌握了"经济大权",周围一些邻居、家里老小有什么事都去找她,我完全被  相似文献   

5.
廖仕成 《老友》2014,(12):39-39
正退休在家,我无事可做。老伴见我整天闲在家里,便开导我说:"你闲着没事,到菜市场上去看看,买买菜、算算账、动动脑筋。如果天天闲着,过不了几年,你的大脑准会变得迟钝。"我一向是"工资一交,不管吃穿",家务事都是老伴一人操持的,平时连商场都很少进过,更不用说买菜了。老伴这么一说,如醍醐灌顶,我猛然觉醒:腿脚越走越活,头脑越用越灵,人在家闲着,长久下去,是要闲坏  相似文献   

6.
舒仁和 《老友》2013,(8):41-41
今年新春之际,是我和老伴金婚之时。当年,我在河北当飞行员。记得我和老伴的第一次见面是政委带着我去的。返回部队后,领导问我觉得老伴怎么样,我说:"组织认为可以就可以。"几天之后,大队长携其妻子去见了我老伴一面,我和老伴的恋爱关系就这样确定下来了。相识半年之后的1963年农历腊月廿三日晚上9点多钟,大队长和政委把我叫到他们的宿舍,直截了当地对我说:"你春节结婚吧。"第二天,我赶到老伴家,向她  相似文献   

7.
爱在粽子里     
程刚 《老友》2014,(6):41-41
正端午小长假,我和几个老友决定外出旅游一趟。临行前,老伴在我的挎包里塞了一大串粽子,嘱咐我:"空年莫空节。端午节那天,不要忘记吃粽子。到外面玩,坐车时,你想吃东西了,剥掉粽叶就可以吃,方便得很,而且糯米做的东西耐饿。"我有点感动,说:"辛苦你了。其实沿途的商店、饭馆,是最会做生意的。店主知道过节了,多的是粽子卖!"老伴不屑地说:"如今假货那么多,让你吃街上卖的粽子我不放心。我包的粽子,是地道的原生态食品。你吃了后一定会身体健健康康,旅途顺顺利利!"老伴一席话,让我听得满是甜蜜和喜悦。见我满心欢喜的样子,老伴继续"炫耀"起她的粽子来:"我包的粽子,粽叶是我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上山趁露水未干摘来  相似文献   

8.
老不离伴     
大儿子、儿媳从国外来信,一定要我和老伴去探亲,而且怕一起去不放心这个家,建议我们轮流去。这可使我们老俩发了愁。不去吧,儿子、儿媳盼着,两人一块去吧,还真放心不下这个家。轮流去,每人半年,那就意味着两人要分开一年多,这对花甲老人来说简直太长了。 老伴说:“我出去,留你一人在家怎么办?”我说:“我把你的大照片放在写字台前,就像你还在我身边一个样。”老伴回敬说:“我是怕你得了‘空巢综合症’,等我半年回来,你又呆又傻的连我也认不出来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3,(2)
熟悉的人都会问我:你80多岁如此康健,有什么诀窍?我回答说:"两稀一干日三餐,荤素搭配在中间,冷热注意增减衣,自我保健第一桩。"这就是我的诀窍所在。我退休后,坚持读书学习。我在参加"老年刊授大学"学习中,联系老伴多病的实际情况,重点攻读保  相似文献   

10.
我老伴汤泰京,今年七十六岁。从一九九八年她就开始上老年大学。上课期间,老伴很少请假。记得有一次她与孙女同时出门上学。孙女对她说:"奶奶,今天下这么大的雨,你就不要去上学吧?"我老伴反问孙女:"婷婷,你今天不去上学,行不行?"孙女说:"当然不行,我们宜春中学有  相似文献   

11.
杨新生 《老友》2021,(4):51-51
去年中秋,家人团聚。在餐桌上,酒过三巡,年奔天命的儿媳妇,借着酒劲向我的老伴求教:"妈,我想跟你学缝纫。"老伴听后,没有马上答应,担心有二:一是担心施教难堪大任。老伴学会缝纫这门手艺,属于半路入行。当年,做教师很清贫,全家老小一大家人。  相似文献   

12.
孙女的提问     
我的孙女十四岁,在市中读初三。她暑期回家玩,有一天,突然问老伴:"奶奶,您和爷爷是怎样谈恋爱结婚的呀?"孙女突如其来的提问,问得老伴的老脸绯红,嗔怪道:"你小小年纪,问那个事干嘛?!"孙女眼睛一眨一眨,翘起小嘴巴走了。事后,老伴对我谈起这件事,  相似文献   

13.
《老友》2003,(4)
前几年,我和老伴贷款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商品房,老伴的工资全部用于还贷款。今年初,老伴一退休就想出去打工,被我阻止了。我对她说,你不如给我打工算了。妻子给丈夫打工,是我从报刊上看到新的流行时尚,心说,这个点子好,正迎合了像我这样的人。老伴勉强同意了。可是她说,我们要约法三章签协定,首先不能拖欠我的工资,其次不能克扣,再有要根据工作表现经常进行物质或金钱奖励。我满口答应。说实话,有一点我没给她讲明,  相似文献   

14.
乐从菜园来     
宋增明 《老友》2013,(7):42-43
退休之后,老伴见我整天闷在家里,就鼓动我出去多活动,可是我嫌到外面活动太闹腾,不愿意去。她说了几次后,见我没有行动,也就作罢。院子里有一块空地,有一天,老伴对我说:"既然你不愿出去,那就把院子里的那块空地拾掇一下吧!"老伴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把那块地要是鼓捣成一个小  相似文献   

15.
黄昏恋     
自老伴去世后,我每天都是一个人去公园晨练,打打太极拳,做做广播操。一同打太极拳的有一位老太,比我大几岁。我学太极拳时,她总热心地为我纠正动作。"张老弟,你的‘白蛇吐信’一定要做到家,要真有白蛇吐信伤人的感觉才好。"我为难地说:"李大姐,我真下不了这毒手。"她说:"谁让你下毒手了?动作不做到家,根本不舒展也不美观。""都快70岁的人了,哪还美得起来呀。"  相似文献   

16.
万令 《老友》2014,(12):40-40
在职时,单位里的同事常笑我是“妻管严”:“在学校,学生听你的;在家里,你听老伴的。”此话不假。我大多数时间待在学校,家里的事全由老伴打理。每月我的工资除去在校的伙食费和零用钱外,其余全交给老伴:处理人情世故、父母的生活费用、儿女上学费用等一切由她安排。由于老伴掌握了“经济大权”,周围一些邻居、家里老小有什么事都去找她,我完全被“搁置”成了局外人。  相似文献   

17.
情迷手工包     
束云 《新天地》2011,(3):49
爱上做"拼花包",还是近几年的事。那一年,我办完退休手续回到家后,整个人都变得没精打采,像失去航标的船不知驶向何方。除了做家务就是与老伴斗嘴,活得一点儿劲都没有。一天,女儿来看我,我向她诉苦,女儿给我出主意:"你这属于退休综合症,要调整过来并不难,关键是要找点事做,从无聊中解脱出来。家里旧衣服不少,送人人家  相似文献   

18.
护身符     
华木 《山西老年》2008,(3):23-23
老伴的单位要组织离退休同志到海南旅游,听到这个消息她兴奋得一夜未睡。可第二天订过机票后,老伴整个人像霜打似的,一言不发。对她的变化,我挺纳闷,问她为什么不高兴,"没什么,别乱猜"老伴轻描淡写地说。但我分明感觉出她是在敷衍我。  相似文献   

19.
我在家叫老伴"省长"——因为,"节省"真是他的专长。老伴是典型的男人婆性格,喜欢管理家务,喜欢针线活,还有些女人的小脾气。我和老伴结婚几十年来,一直是老伴管理家务,我当了几十年的甩手掌柜。老伴很勤快,很顾家。但是过分节约已经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几十年来让我一直很不习惯。举例来说,老伴买菜买水果总是买便宜货,一买总是买一大堆,吃的时候总是先挑烂的吃。这  相似文献   

20.
我和老伴都离休了。 过去,我在岗位上忙于工作,顾不上家,再加之有十余年和老伴还是两地生活,很少请假回家里。那些年多亏老伴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做饭、缝补衣服、料理一切家务。多年来,锅、碗、瓢、盆、勺,我从来没有摸过,厨房的这一大套我还真弄不明白。 自打离休后,老伴看到我“闲”起来了,就把厨房的事“匀”给我,让我帮着她干。有时,她忙别的事,索性把厨房的事都推给了我。开始,我做的饭可不好吃哩。蒸蒸馍不是碱少了发酸,就是碱多成了“黄梨”。焖米饭不是“夹生”,就是烧糊。炒菜就更不用说了,就以家常烩菜来说,不是没味儿,就是太淡或太咸。饭菜端到桌上,爱挑剔的老伴眉上常常“锁起圪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