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我国目前农村发展的一个顽症.在农业中不存在绝对的剩余劳动力(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但存在产出小于劳动投入的劳动力.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为1.6亿,从事林、牧、副、渔业的劳动力为0.8亿,除去乡镇企业容纳的劳动力1.2亿左右,我国现有近1.2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近25%.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决理论界有许多的认识,包括工业吸纳,小城镇建设,农村工业化,农业本身解决等,近些年来国家用了许多的办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效果都不明显,其原因就在于研究剩余劳动力时仅重视对剩余劳动力数字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农业本身生产条件的分析.农业生产本身是有季节性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不连续的,由此,农业发展中必然就要保留一定的剩余劳动力,作为劳动供给的蓄水池,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的,使农村的劳动力的转移存在许多的困难,并且给劳动力的农业本身吸纳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原来农业生产合作社那套统计报表制度已经不能胜任公社领导上领导生产、管理生活和国家指导经济工作的需要,因此各地都正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应人民公社组织形式和经营内容的公社统计工作,这里仅就人民公社统计工作的任务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农业统计制度方法,主要是根据农村人民公社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特点确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组织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改变了过去单一由社队统一经营的状况.以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村组织经济活动的基层组织,除少数社队仍以统一经营为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行农业统计制度中,有关农业劳动力统计的指标主要是反映农业劳动力利用情况,如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占社舍总人口的比重等。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业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流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但反映这些问题的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增设指标;-.反映农业劳动力就业程度的指标。主要计算农业劳动力就业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来说,实际上也有一个就业的问题。计算就业率,以此反映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同时也用以观察农业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其他行业中去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1年1月11日,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的当务之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逐步增加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区每年有近3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这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既为我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也给全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也给整个社会尤其是农村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面向何方?这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笔者带着问题,深入全区12个片区,20多个乡镇村社进行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度,全区共有农业劳动力52.7万个,年度内有近30万个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转移率为57%,比1999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看,当前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将长期面临的基本问题。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改变了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了不适当的生产关系;清除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体制障碍,放松了户籍限制,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促进了乡镇企业、非  相似文献   

7.
争取农业大丰收是全党全民的重大政治任务,而积极为农业生产、为今年的大丰收服务,也就成了我们农村统计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关于为农业大丰收服务的范围问题.农村中需要作的统计工作很多,如春季,播种是突出的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剩余问题十分突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离开土地,从农村走向城市,从第一产业走向二、三产业,向生产与生活的深层次转移。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对于生产资料与生产者之间的有效配合,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山区县的情况来看,谋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全部转移还比较困难。扩大农业生产,提高内部消化机能,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仍是解决剩余问题的关键所在。一、内部消化问题的提出(一)内部消化潜力较大。农业劳动力的过剩是相对的,是…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脱离出来,转向非农产业.他们既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同时也随之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新的社会现象,许多读者纷纷撰稿发表不同意见.现就大家共同关注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兴农人民公社共12个管理区,69个生产队,18,000亩土地,13,134人,4,404个劳动力(其中农业劳动力是3,000名),1,986头耕畜.和全省其他公社一样,当前我们这个公社在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矛盾是地多人少,畜力不足,一个劳动力平均要种80多亩地,从年头到年尾,再怎样鼓劲干,土地还是侍弄不过来,不仅地没耕好影响庄稼生长,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 《浙江统计》2004,(12):28-29
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各级政府的难点问题,而伴随着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宁波市江东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的数量大幅增长,导致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渐削弱.同时由于外来劳动力的大量涌入,更加速了江东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形成.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已非常紧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交换、分配与消费方面的是:第一,人民公社实行了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以后,过去农业生产合作社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主要依靠从社外购进),现在有一部分已由社内的工业供应,而不再从社外购进,即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在公社内部自产自用了.第二,农村人民公社实行了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  相似文献   

13.
上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及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本市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每年有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一部分劳动力走向二、三产业,但也有一部分劳动力形成了剩余劳动力。这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整个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时也很难全部解决就业问题。为此,市统计局农调队对本市6个区县、60个镇、600农户、1988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开展了抽样调查。本文就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分析,为逐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社会的压力作一些探索,为各级党政决策部门更好服务。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昭盟计委于最近召开了各旗县负责统计工作的计委主任座谈会。会议谈到了人民公社统计制度的建立问题。会议认为,要想制定一套人民公社的生产、生活统计方案,首先必须摸清三个问题:(1)在人民公社内如何建立一套人口、牲畜、土  相似文献   

15.
从西部农村劳动力个体转移决策的角度,对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Logit回归,研究可知,劳动力自身素质、外部客观条件和个体偏好是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西部农村家庭收入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决策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建立收入敏感指数、家庭经济压力指数、个人能力指数和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指数及其阀值对西部农村劳动力进行类型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存在76.93%的非理性转移,未转移劳动力中存在64.3%的未转移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农业总产值是农、林、牧、副、渔五业产值之和,而其中副业产值又包括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生动物和农民家庭兼营工业产值三部分.这一规定在农民家庭兼营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很小的情况下,是合适的.但近几年来,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中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转向家庭工业生产,使得农民家庭兼营工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如继续将其产值计入农业总产值,将无法正确反映农业生产的实际发展情况,所以,将其从农业统计划归工业统计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增加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每年都有大批农村劳动力需要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劳动者人数的差额,其边际生产率为零。农村剩余劳动力一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普查与统计年报数据的差别 1.统计的范围不一致。农普农村住户指标不包括非生产经营户和五保户,因此统计范围小于统计年报;农普从业人员指标与年报劳动力指标范围不一致,农普统计范围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增加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农牧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了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的现状 1999年伊盟农村劳动力共有49.4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12万人,占农村有劳动能力人数的20%。尽管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剩余劳力的出路及劳动力的流向并非完全合理。纵观当前我盟农村剩余劳力的流向,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l、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