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反哺:中国的良知 中国人善于造词,更善于“跟风”。有人“造”,就有人“跟”,以至于我们的媒体语言、工作(公文)语言和生活语言都打上了政治和时代的烙印,喧嚣而又单调,鲜明而又乏味。活跃而又短命。套用一句流行语,这叫“流行的,未必是精彩的;精彩的,未必是永恒的”;套用一句古诗,则称之为“神州代有新词出,各领风骚三两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与辩证法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的辩证法是"资本辩证法".在古希腊和黑格尔辩证法批判精神的基础上,马克思的资本辩证法实现了从"概念的自我否定"到"资本的自我否定"的"辩证法的革命".而正是通过这一"革命",马克思的资本辩证法又完成了对资本逻辑的"实践超越",从而真正成为一种"改变世界"、推动无产阶级解放的"革命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李程程 《江汉论坛》2007,3(8):32-34
在当前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利益要求的差异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在各民主党派社会基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怎样充分运用求同存异的原则策略,发展"同",包容"异",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要善于在坚持和改善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领导的过程中发展"同",善于在支持民主党派充分实现职能的过程中发展"同",善于在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原则的过程中发展"同".要正确认识民主党派性质中的"异",正确对待民主党派意见中的"异",正确对待党外干部个性中的"异".  相似文献   

4.
诗歌作为一种最高的语言艺术,和一般常规语言相比,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之一是"非确定性".这种"非确定性"恰如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诗歌语言的"非确定性"通常表现为模糊性、无限性和非实用性.研究诗歌语言的"非确定性"和"测不准原理",对于丰富中国诗学理论建设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闫艳 《人文杂志》2006,(1):157-158
"没有意念,除非在物中"是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奠基者威廉·卡洛特·威廉斯(1884-1963)的一句名言,理解为诗人强调"意"寓于"形";"抽象"寓于"具体";"理性"寓于"感性".从本体论高层次去理解,诗人不承认意念的超验存在,摆脱了现代主义遵循的柏拉图理念超验论(即逻辑中心论).他这句话,后来成了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宣言,激励和影响着它的追随者代代成长.但有时也被人滥用,往往过分强调上半句--没有意念,而忽略了下半句--除非在物中,也就是忽略了不可或缺的"意念",让读者模棱两可,容易给"问题学"家留下话柄,使后现代主义诗歌"特征"中又"增加"了一条"没意念性".  相似文献   

6.
刘强 《社会科学论坛》2007,(17):134-143
大众对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病源体或带菌物质,则常常熟视无睹,久而久之,必为其感染致病而浑然不觉.在文化传播领域,此种感染源可谓多矣,但,正所谓"大道通天各走一边""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说"吸烟有害健康",有人偏要"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相似文献   

7.
所谓"双宾语",是指在一个谓语动词后面接连带两个宾语.这种语言结构,称为"双宾语结构".具有双宾语结构的句子,称为"双宾语句".古今汉语大部分双宾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一致的,表现出汉语语法的稳固性;但因古今汉语存在着质的差别,即便古今基本一致的句型也有些细微差别.更有些古今不一致的句型,还有些貌似双宾语的其他语法结构,似是而非,使得我们对古代汉语双宾语结构辨别不清,成为教学障碍.有必要对古代汉语的双宾语问题从教学的角度做进一步辨析.  相似文献   

8.
一小撮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搞致治阴谋的人,鼓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出并要求实行资产阶级的多党政治,猖狂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精英"严家其在《首脑论》一书中就极力美化美国的"两党制".他在1986年7月7日一次民主党派座谈会上公然"不同意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党的说法",鼓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不久前我国发生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中,一些人张贴大、小字报,书写标语、传单、口号.有人骂共产党是"一代奸党","是个即将溃灭的组织",甚至有人恶毒污蔑说:"从历史到现在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腐败、专制、卖国的.共产党没有一点好处."有人公然叫嚷要打倒中国共产党的"专制统治",提出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不等于"智慧"和"有智慧",也不等于"有知识".然而由于智慧自身自我否定的特性使得哲学在后来的发展中由"爱智慧"滑落为"追求知识".哲学的这种滑落既有其理论上的逻辑必然,又有其现实原因.欲拯救哲学于"追求知识"的危地,恢复其"爱智"本意,必须转变当下哲学视角,把其从日常性的具体问题和专门性领域的科学问题中"凸现"出来,重点审视事关人生和存在的总体性、根本性的问题,同时要"永葆惊异感"和"善于反思".  相似文献   

10.
曾军 《云梦学刊》2006,27(1):22-29
如果说"迷"是"过度而狂热的看客"的话,那么,"专家"则是"过度而冷静的迷".对于专家来说,语言是他们的武器.当他们从事研究的时候,绝对不会像普通观众那样"看看而已",这种对"距离感"的刻意追求也使他们排除了生产"相关性"意义的可能性,对于专家来说,现成的显而易见的意义并不能满足"专家"的虚荣心,"专家"在批评中的意义生产和再生产是一种对"前所未见"的意义的生产,即要"见所未见".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是一个非常重视日常身体感的作家,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对"看"的重视.一方面,通过时"看"的距离和视角的调整,才有了"张看"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兴味,才在视线上创造了不同世界的交锋.另一方面,作为公众人物,张爱玲也在"被看",所以她非常善于通过制造"距离"来"扮演".除了文字以外,通过服饰作为道具,张爱玲完成了她在一个动荡而浮华的时代的出演.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她的这些出演塑造了世人眼中的"张爱玲".  相似文献   

12.
韧性,对于女人,绝对是一个褒义词.当有人赞美你的身体"韧性十足",就意味着你健康、年轻、灵活、有弹性,还有性感.而对于男性,爱人柔韧的身体对他们更具有"杀伤力".  相似文献   

13.
熊秉坤的名字是与辛亥武昌首义联系在一起的.他曾以打响首义第一枪的发难之功而彪炳史册,也因为有人否认这"一枪之功"而遭物议.其实,熊秉坤的历史功勋决不仅仅在于这"第一枪".奠定他在近代历史上的卓越地位的,是他成功地策动和领导了工程营士兵的武装起义,从而导致那场结束两千年帝制的巨大革命的展开.早在五十年前就有人指出:人们"辄喜谈秉坤一枪之功",而他的真正功勋却"为一枪所掩,未能显于世".本文不拘于"一枪之功"的然否,而着眼于考察和评价熊秉坤在武昌首  相似文献   

14.
梁漱溟(1893-1988)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关于其人其学,人们的评价莫衷一是,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其人,有人赞扬他有"知识分子的风骨",也有人讽刺他是一个过时的道德理想主义者.对于其学,有人说他是"归宗佛学",而更多的人则认为他是"新儒家的重镇".当然,详尽地评价其人其学并非本文的意图所在.本文的主旨在于,对梁漱溟先生追寻真孔子的努力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近来,我所供职单位开展"创新工程",相关部门加紧制定新一轮评比规则.众学人议论纷纷.翻出七八年前旧文.自以为当年的观点并未过时.大致如下: 1.当前推行的不是学术评价而是"学术评比".所有学术活动都以或主要以"评比"为核心,不是评比为学术服务,而是学术为评比服务.最初设立评比项目,是为了促进学术发展.遗憾的是,初衷美好,结果未必,播下龙种,收获跳蚤.毫无节制而又不断加码且泛滥成灾的各类评比,已成为学术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16.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西方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假说,这一假说又称为"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研究者则更倾向于主张"语言思维等同论".从英语与汉语比较的视域看,可以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文化基因,语言结构与思维模式是相互照应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片面性恰好就是植根于英语语言系统本身;汉语语言系统决定了在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过程中往往会倾向于走向"语言思维等同论".  相似文献   

17.
<正> 对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之"道"的认识,关系到如何分析和评价刘勰的文艺哲学及其文论思想体系等重要问题.先前学术界或以为此"道"乃"客观规律或法则",或以为它本于"《易》道".但由于论证尚嫌不足,故有人另寻蹊径,或以为"道"的内涵为"以佛统儒,佛儒合一",或以为其乃道家之"道".更有人认为:刘勰"原道"及"徵圣"、"宗经"诸论,不过是刘勰为宣扬其文章学观点而打出的招牌而已!我们采取"不为苟同"、"不为苟异"而实事求是进行研究的态度,就《文心雕龙·原道》之"道"的所本或历史继承关系及其特性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种双语言艺术,它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原文作者思想的过程。好的翻译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但由于汉语和英语本身语言系统存在的差异性,翻译不可能做到字对字、句对句的完全工整。代词作为语言的重要的一部分,小说文学语言表达中有着指称衔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翻译及两种语言的对比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汉英对照阅读《围城》发现,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多使用"零回指"的衔接手段,与译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截然不同。而译者在汉译时灵活处理英汉人称代词的不同使用习惯,使得译文语言规范,清晰易懂。  相似文献   

19.
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确认"文本"是语言学、语文学、文学学诸人文学科的第一性实体,是人文思维的直接现实,巴赫金有力地捍卫了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他通过确认"话语文本"是一种有声的超语言的表述,是主体间的交锋互动的事件,有效地坚守着人文科学的"人文性".通过确认"文学文本"具有"双声语"品质,巴赫金精辟地阐明了文学创作的"对话性"与文学接受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水经法·江水》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描写,确是散文名篇.但对于"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中"襄陵"二字,各选本和教材几乎全部解释为"漫上丘陵".将"陵"字释作"丘阜",疑依《尚书》"荡荡怀山襄陵"一语而来.《尚书》中的"襄陵"为漫上丘阜之意,但不能泥于此而云《水经注》之"襄陵"亦然.长江三峡,诚如郦道元所云,"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