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伊利为什么?     
伊利注重企业品牌、品质、文化、公关、人才,此谓老生常谈,伊利成功了,有的企业却不能成功。本文“伊利为什么?”,我们也想问一句:“伊利为什么?”,尊敬的读者,能谈谈你的观点吗?  相似文献   

2.
观点     
<正>学会“找标”为什么生产同样的产品,有的企业就能“春风得意”风风火火闯世界,而有的企业却需要政府和上级的“呵护”,搞局部保护主义呢?这和一些企业虽然巴不得多一点参与招投标的机会却又不会主动出击“找标”有关。如今,国内的许多企业已经被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给逼着学习“找标”。不主动走出去寻找招投标的项目,员工就将没饭吃,企业也将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事实上,“找标”就是找市场,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有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会在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能等方面滋生出一种被称为“大企业病”的慢性综合病症呢?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纷纷寻求对策。那么,国外企业又有什么有效办法对此加以防治呢?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有的企业昙花一现,为什么有些长盛不衰?企业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一点:不死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生产同样的产品.有的企业就能“春风得意”风风火火闯世界,而有的企业却需要政府和上级的“呵护”,搞局部保护主义呢?这和一些企业虽然巴不得多一点参与招投标的机会却又不会主动出击“找标”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余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过无数次这样的经历:每当布置学生写作文,同学们的表情立即晴转阴,大有“谈文色变”之感,可谓在同学们的心里,谈起作文,好一个“难”字了得.在写作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双手托腮,紧锁眉头不愿写;有的大脑空空,无从下笔不想写;有的觉得平平淡淡,干巴巴不好写……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7.
战略绩效考核国有资产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考核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难题。现实中,有的企业昨天是世界500强,是世界著名的企业,因为一个突发事件今天破产了。有的企业资不抵债了,种种原因不能破产,也许可能扭亏为盈了。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把企业管理成什么样才算管好了?把企业引导为什么样才是成功?对企业应该是“管控”、“掌控”还是“导控”?考核这个“指挥棒”,在国有资产经营中如何引领企业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实现价值及反馈价值。然而,价值被衡量才能体现,这都需要考核,而且是科学的考核。  相似文献   

8.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是吉姆&#183;柯林斯要说的第一句话。的确,企业发展已经不错了,为什么还要改进?职能部门执行力很好了,为什么还要提高?在公司的发展部门服务二十八年之后,我认为对于企业来说,这样做的关键在于不断消灭细节上的魔鬼。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有的单位上下级关系融洽,领导和部属相处其乐融融,而有的单位却上下级关系紧张,领导责怪部属和自己不“贴心”呢?笔者经过认真思考,感慨很多。 俗话说得好:“锅不热,饼不贴。”“锅”热与否,是起主导作用的。作为一……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2004,(1)
2003年不少知名企业纷纷“变脸”:联想“LEGEND”变为“LENOVO”;厦新变为“夏新”, “Amoisonic”变为“Amoi”:最近太太药业变为“健康元”等等,您认为他们为什么要更名,您看好企业“变脸”吗?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大批企业由兴盛迅速走向衰退?为什么许多有发展前景的公司猝然倒下?究其原因,缺乏、甚至没有“危机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是他们失败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2.
最近“集体蒸发”事件频繁出现,特别是IT行业,似乎进入集体跳槽的“群发症状”流行期。 为什么这么多人去制造集中式“地震”?去掀起企业的“寒流”?  相似文献   

13.
<正> 不久前,媒体普遍报道了一件震动中国企划业和企业界的新闻——“点子大王”何阳涉嫌经济诈骗被捕!号称要点遍中国的一代“点子大王”以罪案收场,这多少令业内人士感到意外。从媒体披露的案情来看,何阳事件的当事人、甘肃那家企业为什么会如此相信何阳?何阳策划一个创意平庸的晚会,该企业甘愿奉上75万元“企划费”(包括按约支付的和被何索去的);仅凭何阳几句大话,企业负责人就将100万元交给何阳,让其找明星拍广告还上中央电视台,为什么会如此轻信何阳?说到底,是何阳所谓“点子大王”的光环迷住了该企业负责人的眼。  相似文献   

14.
管理语丝     
<正>“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今的“良药”大都制作成了糖衣片和糖浆,已经不再苦口了;而为什么“忠言”非得要“逆耳”呢?忠言顺耳不是更好吗?“好话好说”应该是忠言在表达方式上的最好诠释。当企业领导者表现出看不起下属的心理与行为的时候,下属也会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回应。有一句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产生许多的困惑: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却很差?为什么有的孩子多才多艺,但日常行为习惯却很糟糕?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叛逆者"等等.  相似文献   

16.
袁桂芳 《经理人》2005,(3):85-86
品牌只有紧跟时代节奏,才能永葆青春2004年以来,有关著名企业换标变脸的消息接连不断:慧聪的域名由“SINOBNET”更换为“HC360”;方正集团“世界在变,创新不变”的新口号出现在央视广告中。而在更早之前,可口可乐、雪碧、英国电信公司、麦当劳、联想等著名企业也纷纷启用了新形象。为什么这些著名品牌要更换花费巨资传播已久的标志?究其原因,是想通过更换标志,以更新品牌形象, 紧跟时代潮流,永葆品牌青春。为什么在我国,众多品牌都像流星般短暂,“知名品牌”各领风骚两三年?没有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发现,有好多企业对危机的管理总是被禁锢在几个特有的怪圈之中,笔者信手拈来几个,希望为众家管理者提个醒。怪圈一:亡羊才补牢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是在危机发生后才想起去管理,这主要是因为有许多人都习惯于把缺点、不足、弱点称之为“问题”,并努力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进或弥补。而对那些不是问题的事情——正在进展或比较顺利的事情——却很少或根本不去思考: “东西又没有坏,为什么要修它?”“我们没病没灾,为什么要加入保险?”“我们这样  相似文献   

18.
<正> 市场竞争、企业竞争、人才竞争、岗位竞争,使每个似乎捧着“铁饭碗”的人,都有下岗的危险。下岗后何去何从?有的被聘用单位贬值上岗,有的被私人老板廉价使用,有的寄人篱下违心干事,有的钻天打洞四处求职,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当一次上帝,自己安排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正> 最近,笔者在一些企业调研时发现,在一些厂长、经理当中,流行着“科技恐惧症”与“科技浮躁症”。 先说“科技恐惧症”。“患者”有的“谈科技色变”,不敢闯,不敢干;有的“叶公好龙”,很想靠科技兴企。就是老怕失败担风险;有的认为科技项目高深莫测,怕“钻进脑袋、卡住脖子”;有的怕“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远水难解近渴”;有的则怕“投入大、亏了老本”,把企业拖入困境;还有的怕“出来产品没市场,成了累赘”把企业压垮!如此等等,总之,是怕字当头。  相似文献   

20.
ERP在中国已走过了多年的风雨历程,很多企业为此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真正成功应用的企业为数不多,据权威研究报告统计,成功率不到30%,一时间,企业界谈ERP色变,ERP于是成了一个具有争议的名词。但为什么同样的软件产品,在有的企业是效益的“倍增器“,有的却成为“IT陷阱“呢?90年代末,专家、学者、企业家曾发起一场全国性的ERP应用大讨论,最后一致的结论是,ERP管理思想没有错,绝大多数软件产品本身也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