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自救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菅从进 《兰州学刊》2006,10(1):193-196
自救行为的正当性根据主要不在于其是公力制裁或救济的必要补充,而在于其为权利的充分享有和救济所必须。自救行为构成正当事由,须具备特定的前提要件、主观要件、时机要件和限度要件。鉴于我国特定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现状,自救行为应当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2.
菅从进  刘伟 《山东社会科学》2005,10(10):101-104
自救行为的正当性根据主要不在于其是公力制裁或救济的必要补充,而在于其为权利的充分享有和救济所必须。自救行为构成正当事由,须具备特定的前提要件、主观要件、时机要件和限度要件。鉴于我国特定的刑事立法和司法现状,自救行为应当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3.
刑法中自救行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救行为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私力救济现象,盖因刑法中未明文规定自救行为,我国刑法理论对其研究甚少,本文探讨了自救行为的本质和价值蕴涵,并进一步界定了自救行为的成立条件,以期对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自救行为论     
自救行为是一种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正当行为。虽然这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刑法理论却对其涉及甚少。因此,基于对自救行为概念的界定,分析了其构成的要件,论述了其排除犯罪性的根据。  相似文献   

5.
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的根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不仅有统一的根据存在,而且在统一的正当化原理的范畴内,仍有多元论的个别正当化原理的存在,使得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仍然可以发挥重点各异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元论的主张对于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本质的阐明和体系的建立更为合理。而法益衡量说因其所具有的客观性、明确性和概括性等特性,既能对法益保护这一刑法终极历史使命给以有力的说明,又能为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的立法制度安排和司法实践操作提供明确、具体的标准,还能为形形色色、结构各异的具体的正当化行为的正当性根据提供充分的理论论证。所以,法益衡量说能够成为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正当性的统一根据,为刑法中正当化行为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洪细根 《理论界》2007,(3):91-93
共犯是英美刑法共同犯罪理论中研究的重点内容,也存在着颇多争议。共犯刑罚的根据是什么,即共犯为什么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是共犯;共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合法辩护事由有哪些等等。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冯建功  彭新林  闵鹏 《理论界》2006,(11):84-85
被害人承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以正当化根据为理论基础,以有效成立条件为核心要素,但在司法实践的界定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准确把握被害人承诺有效成立的条件,关系到刑事责任的大小和有无,因此,对被害人承诺成立的有效范围和条件必须严格地加以区分和限定,才能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8.
论偶然防卫     
偶然防卫是正当防卫制度中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表面上它产生了正当防卫的防卫效果,但是它不是正当防卫。对于偶然防卫,作者发现遵循我国传统分析思路存在有诸多缺陷,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偶然防卫的性质、特征及比较各国不同之学说,提出新的辨别偶然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犯罪对象与行为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犯罪构成中的犯罪对象,在不同的场合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时被作犯罪客体的表现形式,有时被用作犯罪行为的直接指向,由此产生犯罪对象研究中的各种混乱。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将两种含义分离,前种属犯罪对象,后种则应另设行为对象的概念概括之。行为对象与犯罪对象有密切联系,许多情况下两者会发生重合,但其区别也是明显的:它们的作用不同,与行为的联系方式不同,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不同。因此在犯罪构成中,犯罪对象与行为对象是同时存在的概念,两者不能混淆,也不能互相代替。  相似文献   

10.
见义勇为行为民法属性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分析了见义勇为行为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见义勇为行为与无因管理行为、防止侵害行为的异同 ,首次提出并充分论证了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属性为防止侵害行为而非无因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地下经济行为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经济行为是从事地下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的一种经济行为,这种经济行为在逃避政府规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内部性和外部性。地下经济行为具有正内部性和正外部性,也具有负内部性和负外部性,而且地下经济行为的负内部性和负外部性远远大于其正内部性和正外部性,因此,政府必须对地下经济行为进行规制。鉴于地下经济行为内部性和外部性的特点,对地下经济行为的规制必须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法律行为是对具体法律行为即契约和遗嘱的抽象,依据意思自治的原则而具有约束力。根据形式、内容和效力上与法律的共性,可以称之为“立法”,二者的差异又把它限定在当事人之间。民事交往从思想和物质的角度可以分为民事关系的制定和履行两个阶段。法律行为就是前者,它的直接后果是民事关系而非民事法律关系,这样理解才能破解“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13.
财产、合同和侵权行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与法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的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普通法,包括财产法、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和评价法律经济学有关财产、合同和侵权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4.
评价言语行为是评价主体对客体表达立场和态度的行为,不仅表明个人观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受特定文化共同体内社会规范、文化设定的制约。评价主体的站位、评价客体的选择及评价标准等共同构建了美国文化语境下的评价言语行为;评价方式或策略的选择也体现其文化属性;某些评价承担着维护文化优选行为、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等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话语的基本话目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话目在不同话步中作用的不同,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话语的话目,可总分为三大类:起始类、应答类、附和类,其中起始类、附和类是主持话语中的主要话目类别。起始类话目包含提名、补充、陈述、提问、请求、建议六种类别;附和类包含了反馈、帮助、评论、重述四种分类。研究各话目的组合规律及出现语境对主持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包括过程介入、平等对待、获取信息、说明理由、事实论辩、适当处置、权益处分和救济选择等方面的程序权利.对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的法律保护必须形成一个机制:树立程序正义的价值准则、强化行政主体的程序义务、完善行政过程的程序规则、建立实体权利的程序检测机制.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行为的伦理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窦炎国 《河北学刊》2005,25(3):138-142
所谓伦理决策,实质上就是依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和选择适用的伦理准则、道德规范作为行政行为的指导方针。行政责任的履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政行为责任人的伦理决策水平,即必须能够在多重利益关系及其矛盾冲突中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自身的伦理责任,并依据自己的伦理责任来恰当地权衡和选择自己的行政行为方式。伦理决策作为行政行为主体在履行责任过程中所进行的利弊权衡、价值判断和目标选择,其可能前提是行政行为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行政行为伦理决策的有效性,需要在确认行政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依靠行政制度的健全性来保障。只有健全的行政制度才能保证行政行为主体既效忠于行政目标,又对行政对象高度负责,并以积极、灵活、有效的方式来寻找二者之间的一致性,追求行政行为的实际效果。行政行为主体能否坚持伦理决策的宗旨,并通过恰当合理的伦理决策来选择并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不仅关系到行政行为的得失成败,而且也关系到行政行为主体的是非进退。  相似文献   

18.
方菲  何震 《学术探索》2005,(6):63-67
利益衡量方法是法官审判实践中的重要方法,无论法律制度多么完备,都有利益衡量的空间。从法治的沟架看,法官的自由裁量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必须符合公平原则。但在个案中,利益衡量是不可能有具体的标准和具有操作性的方法的,它取决于法官的个人背景和现实情况。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法官的利益衡量,很容易带上不公正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古罗马的民法学体系化思维模式是"对象分类式的体系化思维",以作为经验对象的"人"、"物"、"诉讼"等为逻辑基点组织民法知识与原理并使之体系化.在近代理性法思潮以及科学方法的影响下,民法学上出现了"要素分析式的体系化思维",把权利分解为若干要素并以之为逻辑基点构筑民法学的理论体系.这种思维模式至今依然在民法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但需要在某些方面对其予以调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国际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国家豁免在国家从事侵权行为中的适用,阐述了与国家豁免有关的侵权行为的认定、外国侵权行为与法院地国之间的领土联系与国家豁免的关系以及在征收中如何适用国家豁免,结论是:外国国家在法院地国境内的行为造成了人身伤害时,不论其行为的性质是“主权”的还是“商业”的,该法院地国的属地管辖权可以延伸到对此类案件的管辖,但是,这一管辖权是以严格的管辖联系为前提的,如果不顾此类行为的性质,对发生在外国境内的类似行为实施域外管辖就构成了对外国国家本身管辖权的干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