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乡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被誉为湖南的“香格里拉”。这里物产丰富,特别盛产木材。家乡的童年有许多趣事,最让我难忘的是站在渠水河畔,看排工师傅放木排。放木排有两道前奏曲:开山砍树,架厢拖木。整块树木第一天砍伐叫开山。侗家砍树有许多禁忌,领工头事先讲山话:“斧口要朝上坡,树蔸掏变鸡窝。”架厢就是悬空架设运木的栈道,在崇山峻岭悬崖陡峭的山谷中,把那有一抱多大、几丈长的大树伐倒后直接拖到河边,除大家通力合作之外,加厢的工作主要靠领工的技术和指挥才能。冬去春来,风景…  相似文献   

2.
聂元松 《民族论坛》2012,(12):54-56
假日里,乘兴去看"肥""爱""花""醉"四桥,走进吉首市峒河公园的林荫里,只听得一阵嘶哑的二胡过后,一阵歌声传来,因有些黄腔跑调,引得好奇的我过去凑兴。只见桂花树下几个人在拉琴唱歌,拉二胡的男子六七十岁,瘦瘦的身材,一脸嘻笑,露出烟熏黄牙来,显出滑稽的可爱。  相似文献   

3.
尹忠 《民族论坛》2011,(12):52-55
喊起号子扳起棹,一声低来一声高,撑篙好像猴上树。拉纤如同虾弓腰。  相似文献   

4.
范怡倩 《民族论坛》2008,(11):30-30
<正>一、侗族大歌瑰宝面临泛化侵权危机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侗族人视唱歌为不可替代的精神需求,侗族歌唱历史源远流长。清代光绪年间《凝秀庵记》中,有一段记载:"前者唱於而随者唱喁,连袂而歌,於蔫喁如众乐,皆作八旨备,举合材中,无一非鸣者焉,彼天地间亦何尝有寂境耶。"旧《三江县志》里有这样的记载:"侗族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音佳者唱反音,众声低则独高之,以抑扬其音,殊为动听。"侗乡人人会唱歌,事事可唱歌。  相似文献   

5.
沅水文化研究,总体构想是在对沅水流域的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与梳理基础上,解读和研究其深厚的历史蕴涵,推出系列成果,充分展示沅水文化的魅力,推动沅水文化走向中国、走向世界。沅水文化研究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个案,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6.
梁平 《民族论坛》2005,(9):24-24
我一直在非常努力地做,想尽量将手艺人记录在案,因为,他们真正感动着我,使我心甘情愿地花上许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拍与写……也许,我的努力很苍白,也不太可能对手艺本身产生什么效应,但只有尽心尽力去做才能让我得到些许安慰。  相似文献   

7.
清代沅水流域的木材贸易极为兴盛,商人采购的木材在湖南的托口、洪江、常德等地集散,进入长江后运销汉口、南京及江南地区,官府采办的皇木则经运河输往北京,沅水流域因木材贸易已逐渐融入了全国市场.沅水流域的木材贸易从雍正时期开始迅速增长,到乾隆中后期输出量保持平稳,在嘉庆时出现峰值,贸易额最多达80多万两.咸丰以后,由于当地发生动乱,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太平天国运动又阻碍了正常的贸易往来,沅水流域的木材贸易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8.
梁平 《民族论坛》2006,(5):22-23
捏面人三月,和煦的春风,吹散了密布在头顶几天了的阴云,春意随久违的艳阳,突然展现在人们面前,城市瞬间明亮。清冷的街热闹起来了,甜脆的笑声洒落满地。做面人蒋师傅,顾不得旅途疲劳,从小旅馆背了家什就往街上跑,他不能耽误了今天的好日子:星期六加上难得的大晴天。蒋师傅昨晚才从山东荷泽赶过来,他很早就听说,南方人爱花哨漂亮的东西,家里的同门兄弟都劝他到南方去闯闯。但直到今年过完春节,他才下定决心,挥泪别妻儿,扛上只有在赶庙会或逢年过节才用的捏面人的家什,登上南行的列车,独闯江湖。昨晚,蒋师傅没有睡好,夜深人静时,总想家,想家里…  相似文献   

9.
剃头的历史我实在无从考证,只是下意识里觉得,人类的文明应该多少与剃头有点关系。剃头是老式的叫法,时代发生了变化,现在剃头的称谓也改叫“剪发”、“理发”甚至“美发”了,当然剃头匠也便雅称为理发师或美发师。我这人怀旧,总不愿称剃头为理发,每每惹得金发的小姐、红头的少爷,似研究古董般上下打量。从此,若剃头,再不敢进那装修豪华的美容厅,而去僻静的小巷寻剃头担子或简陋的理发店。记得小时候,剃头是请师傅到家里来剃的。剃头的师傅挑了担子过来,一头是木柜子,柜子是一把设计得科学合理的折叠椅,柜有抽屉,装了推剪、剪刀、篦子、梳子…  相似文献   

10.
尹忠 《民族论坛》2012,(1):55-58
<正>从洪江古商城逆沅水上行24公里,到了另一古镇黔城,这是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被贬之地,现在还留下了王昌龄宴宾送客之地芙蓉楼。沅水在黔城以上改叫清水江。逆清水江上行30余公里,就到了托口,这里比邻贵州,是湖  相似文献   

11.
谭晗 《民族论坛》2003,(3):18-19
<正>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瑶族先民早在远古时代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瑶族人民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盘王大歌》(以下简称《大歌》)就是其中最瑰丽的史诗、最全面的百科全书。我们用虔诚的心解读《大歌》,仿佛在解读一个民族走过的艰辛历程,仿佛已经听到了在空朦世界萦绕千百年的吟唱……  相似文献   

12.
八月,晴朗的下午,无风。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将炙热的空气卷进杨建华的毛笔庄。正在店门边赶制一支胎毛笔的杨师傅,下意识地向后靠了靠。他抬起左手,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并顺势捏了捏有些酸痛的右肩膀。杨建华的毛笔庄,原本开在湖南省常德市老城区一条僻静的小巷里,专门为书画专业人士及业余爱好者,加工制作较高档的毛笔,光顾笔庄的都是些经朋友介绍的老熟人。常德旧城改造,拆掉了原来的门面,他才将店开到金钻广场后面的新一佳超市旁。这里的生意虽然比原来要好多了,但每月的开销也相应增加不少,租金、工商、税务、卫生费用等加起来,…  相似文献   

13.
王俊 《民族论坛》2006,(7):38-38
在中江县城一路询问,终于在老城区桥亭街找到了中江手工空心挂面传人陈光友。据说,他的曾祖父就是制作挂面的名师,家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陈光友制作挂面的手艺炉火纯青。他做的挂面柔软、洁白、纯净,细如银丝,匀称光滑,开水一烫即熟,久煮不糊不腻。他一天能做60—80斤挂面,因为名声在外,上门的顾客络绎不绝,即使足不出户,他的挂面也很容易告罄。制作手工挂面是季节性的活,只能从每年农历8月做到次年5月,天气热起来时就得停工,遇上阴雨天气也得停工。陈光友说,一月能做20天,已算不错的了。虽然他做的挂面畅销,但因停工期长,一年也只能挣万…  相似文献   

14.
石磨的歌     
石磨推着艰难孤独的时光,从春天到秋季,从炎夏到残冬,不停地推呀、磨呀,酿造生活的琼浆……我沉浸在《石磨的歌》的舞蹈情绪中,久久不能平静。我的思绪被带进石磨的岁月,想起我的祖母推着石磨的情景。我的祖母就是我的外婆,我们叫婆婆。从我记事起,婆婆似乎就  相似文献   

15.
我的歌     
听吧,我的兄弟!过去我是一个农介,从小在澜澹江边放收。六十年的岁月_里,森林里的坡坡玫坎,留下过我的足迹。在那些漆黑的夜晚,我铿过每一个哭泣靓峨的村寨。多少人的眼泪和亥虞,在我的瑟①声中飞摄。我企圈用毖把满天急云吹散,我企圈用情漾的歌声,会把吃人的制度扫葛。我想把大地唱醒,我想把森林唱亮。歌声把受苦的兄弟召嗅,村村寨寨击响金党。为了自由和生存,千百万人举起火把,千百万人举起刀檐,誓死也要把盘踞在森林里的毒蛇,那吃人的镇主制度推翻。农奴的队伍浩浩馨葛,一路上吓跑了吸血蟠蝗,从戛洒街的方向,包圃了召动腊住的地方。不幸…  相似文献   

16.
歌墟     
《中国民族》2008,(11):41-41
1979年,广西。中断了20多年后的歌墟,在很多乡村再现,人们久违了的民歌又重返民间。  相似文献   

17.
王俊 《民族论坛》2006,(7):37-37
绵竹年画艺人李芳福今年73岁,他一辈子都居住在四川绵竹拱星镇场镇近郊的旧宅里。他家旧宅外有一丛翠竹,竹外是一坝稻田,远处矗立着连绵的高山,这里已是川西坝子的边缘。宅院是祖上留下来的,有百余年历史了。房子的泥墙裂出了缝隙,木格隔墙的油漆早已剥落。然而,李芳福将院落收拾得洁净、舒适,并种上花草,垒起假山,在里面闲散自在地生活着。李芳福是经历过沧桑的人。六七岁时,父母去世了,他跟随哥嫂生活,一年四季穿草鞋短裤,冬天冻得鼻涕长流,嫂子却骂他不爱干净。姨妈见了心疼,一咬牙背上几斗谷子找了位黄姓绵竹年画画师,让李芳福拜师学艺…  相似文献   

18.
梁平 《民族论坛》2006,(1):34-34
剃头的历史我实在无从考证,只是下意识里觉得,人类的文明应该多少与剃头有点关系。 剃头是老式的叫法,时代发生了变化,现在剃头的称谓也改叫“剪发”、“理发”甚至“美发”了,当然剃头匠也便雅称为理发师或美发师。我这人怀旧,总不愿称剃头为理发,每每惹得金发的小姐、红头的少爷,似研究古董般上下打量。从此,若剃头,再不敢进那装修豪华的美容厅,而去僻静的小巷寻剃头担子或简陋的理发店。  相似文献   

19.
在中江(四川德阳市中江县,编者注)的日子,清晨我总爱一个人走进西街,悄悄怀念那些逝去的光阴.  相似文献   

20.
<正>在湖南省隆回县西北边陲,有一个平均海拔1300多米的高寒山区——虎型山瑶族乡。这里山高谷深,古树参天;奇峰异石,鬼斧神工;石瀑水潭,气势壮阔,终日云雾缭绕,恍如仙境。一支曾被中国民俗史料遗忘、古老而独特、现有6000余人的瑶族分支便居住在这里。因为这里的女人个个着装美艳绝伦,貌如山花,人们便把这个民族称为"花瑶"。他们独立于其他瑶族分支之外,封闭在虎型山的荒山野岭里,忠实地传承着先祖最为古朴纯真的生活,像一个遗世独立的旧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