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可见。”可见,阅读感悟,需要朗读的支持。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应试教育总是片面地追求答案、讲求技巧,往往忽视朗读的训练,学生对朗读表现出了随意性,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朗读正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这个感知、理解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因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朗读策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对音准音调、语势语气、语法条理、词句内涵、表达技巧、意念意境、情感品质等有充分的感悟和理解。然而如何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然而,许多师生只是盲目而无入情地朗读,把读当成了课堂的摆设。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读",到底该如何施行呢?该文认为阅读教学应当达到四个境界,也就是"感知、感悟、语感、熏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真正的读书、看书,而不是摇头晃脑的摆架势。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会读,从而发展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这既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表现,也是学生获得真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重点”。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它可以把文字透彻地表达,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感,使人们充分欣赏文学的美,同时声音还能给文字作最佳诠释。有声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揣摩能力与语言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5.
"浓浓的读书味、静静的思考味,融融的对话味",这是时下语文课堂最重要的三种味道.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朗读教学离不开朗读的评价,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不断提高朗读水平,最终达到"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悟"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为中心,以幸福快乐为根本”这是我们学校“262效能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因此,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享受快乐、让语文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人文魅力倾倒学生,智慧魅力熏陶学生,使职高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幸福乐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在职高语文课堂中,构建“262效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是传统语文教学法的精髓之一。它对学生理解课文,增强语感,培养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但现在中职校没有早读课,课堂读书声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的学生好像不会读课文了,说一段通顺流利的话都难了,甚至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都有点困难,所以我建议,在语文课堂中多留时间朗读。  相似文献   

8.
张少宁 《决策探索》2010,(16):59-59
提起语文,学生的感受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师的感受是“让我喜欢让我忧”。在长期的语文一线教学中,笔者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爱上语文。反复探索中,笔者发现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必然要回归本色,立足课堂,只有走“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条路,才能实现“课改”要求,才能响应“减负”号召。  相似文献   

9.
朱素芬 《科学咨询》2009,(22):50-5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这一重要理念,笔者努力在课堂中亲历践行并有些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教学总是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一个“总是”,一个“一二三”可见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之大。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还可帮助学生理解、领悟课文,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训练.要想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抓好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学生的朗读指导.一、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方法指导1、加强范读,发挥示范朗读作用.在学生预习了课文后,老师再用课文范读带或老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入情入境地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受到老师朗读情感的感染,就有“读”的榜样了,就会模仿老师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12.
王剑玲 《科学咨询》2010,(14):56-56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与感悟才是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应在“读中促悟,以悟促读”。由此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读”得具体、得体,方可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重视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语感训练”的领域中潜心思考,就一定会为语文阅读教学开辟出新天地。语感训练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靠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3.
易家志 《科学咨询》2007,(16):32-32
所谓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是指教师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进步或者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标准。这正如课改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崔允郭博士说的那样:“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改变以往语文课堂“少、慢、差、费”的状况,提高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充满生命律动的课堂,充满教学激情的课堂。审视我们的教学行为,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本文着重阐释了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几十年的工作中,作文教学一直是我感到头疼的问题。虽然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但效果都不大。在日常教学观察中我也发现,不少学生对作文较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干巴空洞,言之无物;要么东拉西扯,白话连篇;要么是《作文选》、《新编作文训练》的翻版,尽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连句子都不能写通顺,习作内容条理不清,东拉西扯。目前进入高段,习作要求再次提高,我希望习作能力差的学生能在习作中达到语句通顺、言之有物,好的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力争做到立意深刻。作为语文教师,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专门的辅导。怎么办?得到别人启示:把课堂小练笔挤进课堂,这何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胜枚举。作者在创作时,对于文章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等都细细推敲,反复斟酌。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而且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我觉得语文老师应立足课堂,利用好手头的教材,带领学生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文思,体会各种各样表情达意的方式,为学生写作抓“典型”、挖“泉眼”、触“心动”、促“手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喜读乐写,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学目标制定不准,出现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现象.如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过高,教学用时太多,教师讲解大多.”有不少教育专家提出:“以读代讲”,让学生在朗读中多接触字.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修养就不会是件难事.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关键在课堂,阅读教学尤其如此。如何构建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教师在思考怎样精心备课、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同时,还应思考怎样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去。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学习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才能让教学达到高效。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的训练是紧密结合、缺一不可的。而“读”是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故在教学中一定要研究“读”、讲究“读”,发挥“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冉伟 《科学咨询》2013,(1):51-5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感情的熏陶、情操的陶冶,审美的品悟。如何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让美读走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王志英 《决策探索》2009,(16):62-6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进行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