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对约翰.济慈的代表作《秋颂》从意象、修辞和结构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赏析。从美学角度阐述了它们诗中所体现的意象美、修辞美和结构美以及在诗中的美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诗是语言的画,闻一多提出诗歌的绘画美,这里绘画美不仅是词藻的运用,更是意象使用的妥帖和色彩运用的契合。诗人对意象的选取、色彩的使用无不透露着诗人对生活的理性透视。文章将从诗人民族化意象的选取中透视其民族化的色彩,再从色彩与意象的糅合中窥探诗人作品的绘画美。  相似文献   

3.
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虹》的意象特征,指出了其具有流动的象征美及时明时暗的含蓄美与哲理美  相似文献   

4.
牛汉的诗歌意象非常独特,诗歌形象强大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构成意象的灵动美;诗歌情境与意象相融合,诗歌形象负载着他沉重的生命意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思辨色彩,构成诗歌意象的深邃美.  相似文献   

5.
城市因客体对象的差异和设计者审美意向的多元而多姿多彩。美的城市意象的营造属于视知觉活动的范畴。视知觉锻炼应注重从整体意象上把握美、从平衡破坏中捕捉美、从空间明暗变化中发现美、从色彩色调上展示美。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以凝练精粹的语言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含混不是意象重叠 ,晦涩难懂。含混美是诗歌的理想艺术形态。含混既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 ,又是一条美学原则。含混美与诗歌的含蓄美和朦胧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汉语言文字的结构、表意特征探析诗歌含混美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叶芝的诗中充满了"可怖的美的诞生"的意象,它们象征着一些事件的突然爆发,或者某种无法控制的神秘力量的释放或者存在。叶芝在诗中赋予这种力量以各种各样的意象,对这种意象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持有非常矛盾的态度和观点。文章通过对三首诗歌的细读来分析叶芝如何通过一些神秘主义的象征来预示一些"可怖的美的诞生"和他对这种诞生所引起的影响的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8.
对济慈诗歌意象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慈的诗,素以富含生动形象、亲切感人的意象而著称。本文从济慈诗歌意象的主要种类,意象的组合方式以及诗歌的内在结构等方面,深入探讨济慈诗歌意象美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意象美学认为,美在意象。但是严格说来,美与意象并非一回事。美是一种价值,它源于人对事物进行的趣味判断;而意象则是一种存在,它是事物对人而言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意象并非美的本体,美并非只因意象产生。人对一个对象的鉴赏判断,或是针对于意象,或是针对于单纯的形式。所以,美学不能单纯将意象作为研究对象,还要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书法艺术在创造书法意象的时候 ,书写的总是一定的文辞 ,这就使书法艺术既表现书写的形式所表现出的美感———书意美 ,又表现文辞内容所蕴含的美感———文意美。书法艺术书意美与文意美二重美感的契合 ,构成了书法意象美的整体  相似文献   

11.
艾青"诗的散文美"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的散文美"理论是艾青诗论的核心.艾青"诗的散文美"理论是形式上的口语化和内容上的形象化相统一的完美结合体,而这二者又都是为充分表现诗人的主体情思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自来研究意象的学者,大都只注意到"个别意象",而忽略了"整体意象";即使有的注意及此,也仅提出"意象群"或"总意象"、"分意象"的说法,而无法梳理出"意象系统"来.本文有鉴于此,即以"个别意象"与"整体意象"为基础,试图借由"层次逻辑"而形成之"章法结构",将自"个别意象"逐层提升至"整体意象"的"意象系统"作一呈现,使深埋于意象与意象间的内在逻辑或"纽带",得以开挖、显露出来,进而用"多"、"二"、"一(0)"的螺旋结构作考察,以见"章法结构"与"意象系统"不可分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情意的组合,审美主体的独特情感使得意象具有了无尽的审美意蕴。唐宋诗词中出现的夕阳意象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被诗人借以抒发自己的人生领悟。由夕阳意象营造出的意境展现了一种历史的阔大,在生动明晰的夕阳图景之外,隐约呈现出诸多层次的缥缈空灵的意象情趣,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境生象外,意发其中"的广阔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话语体系中 ,由于“天人合一”概念 ,使其对古代文化的诠释生出了许多的轻率与迷茫。笔者试图从中国远古文化产生的原始意象入手 ,重新清理中国文化的本体图景 :中国文化的原生意象是“地土之象”。在这一本体图景指涉下 ,中国人的生存观是一种“地土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种“大地精神”。而“天人合一”观念是后世宗法观念向王权专制思想演化过程中对“地土之象”本体图景的一种虚拟、比附、幻化形态。在中国文化精神构架中 ,“地土之象”是其本体图景 ,“天人理想”是其表现形态 ,“血缘亲情”是使二者相互通达的内在纽带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关键期,陈季同描述的'家庭中国'、辜鸿铭塑造的'道德中国'以及林语堂想象的审美化的'人文中国',向西方展示了一种价值中国的形象,这是对文化转型时中西文化冲突的一种积极回应。这一回应的特殊之处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方面,这些中国形象都隐含着对西方现代性理念的认同,是通过中国人建构中国形象而参与到西方中国想象的话语谱系之中;另一方面,它是以中国自身的形象建构表现出对西方中国想象的反拨与重建,明显地带有对西方问题的思考和想象,由此形成了中国形象与西方中国想象以及与西方自身想象的一种对话关系,这不仅可以改变西方原本存在的中国想象,也能够让西方世界从对话的场域中重新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16.
《金色的耶路撒冷》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分析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的《金色的耶路撒冷》(Jerusalem the Golden)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从毛姆太太(Mrs. Maugham)的生活经历入手,揭示父权制对女性的禁闭,并通过对毛姆太太“恶母”形象的进一步分析,颠覆和解构父权制的“母亲神话”。通过对克拉拉(Clara Maugham)成长过程的研究, 探讨新一代英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反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欧洲分处欧亚大陆两端,二者的文化是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独立发展成熟起来的。文章拟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考察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及其所蕴含的神话与传说色彩。距离产生美,无论是幸福宁静的"希伯尔波利安人",还是盛产丝绸的"赛里斯"、"秦尼",早期西方中国形象都充满了理想化的神奇想象和强烈的物质诱惑。直到13世纪末,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问世之前,中国形象始终停留在那个虚无缥缈的神话与传说阶段。  相似文献   

18.
汉画西王母配神图像“龙虎座”的原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的西王母打坐龙虎座图像,实际上不是什么打坐,只是表明了西王母与龙虎的一种关系而已。这就是视西王母为大母神,而左右的龙虎则象征着饮食男女的交合创世。这一图像形式直接来源于"太一.伏羲女娲交尾"图像模式,而其历史渊源则可追溯到濮阳西水坡所发现的蚌壳龙虎塑像。从美学的基本原理看,龙虎座源自于对称形式的艺术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媒介化社会境遇下,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已经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摄影作为大众化影像媒介,作为直接对话、反思时代的手段,是一种表达个人对世界的观看态度和图像的书写工具。利用影像媒介激起欲望与利用影像媒介唤醒良知,两者作用于社会大众精神世界的结果几乎是相反的。因此,我国当代影像需要具有国际概念下的本土本我思维,更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视现实,从本土影像文化的视角,在思想内涵上把握对象世界,创作吾土吾民特征的"有识之影",从而使之成为引领风尚、教育民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汉英习语的喻体及其联想效果上存在对应的关系。在喻体和联想效果不对等的关系中 ,汉英习语中有的喻体相同 ,但具有不同的联想效果 ;而有的喻体不同 ,却具有相同的联想效果。汉英习语间联想意义的不对等、不等值是常见的 ,因此 ,在理解或翻译时 ,要特别慎重 ,避免生吞活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