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研制《规范汉字表》不可避免地面临对《汉字简化方案》和《简化字总表》的继承问题,焦点问题是要不要废弃"一对多"简化字和类推简化字。从文言与白话、语素和词、句法组合的"互补分布"看问题,"一对多"繁简字大多数没有必要回复原状;从识字教学看问题,类推不合规律简化字和符号代替简化字也没有必要回复原状;改进汉字库以解决繁简正确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立项研制《规范汉字表》。经过八年的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于"规范汉字"这个概念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研制和听取意见的过程中,《字表》先后更名为《通用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定名的调整是汉字规范研制面对汉字使用实际的反映。不简单化地将繁体字和异体字作为"不规范字"看待,更体现了汉字规范观念向现实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具有时代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它将部分异体字调整为规范字,体现了尊重语言事实、尊重约定俗成的规范原则;坚持易学易记的"繁体字偏旁类推简化"原则,坚持汉字简化方向,不使文化教育领域和社会用字产生波动,尤其值得赞赏。当然,一二级字表中删去了的一些原通用字似还有保留的必要;总体面貌生僻的三级字表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名称有点不符,字表名称似仍可再斟酌。  相似文献   

4.
《通用规范汉字表》里的三级字不是通用字,而是罕用字。设立第三表没有充足的理由,只是加大了推行三级字的力度,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5.
北青 《今日南国》2009,(8):27-27
近两年来,“要求恢复繁体字”的言论不时进入大众视野。近日,中国社科院国学研究“简化字和繁体字”主题论坛上,专家一致认为,虽然汉字简化有不如人意之处,但符合汉字演变规律;“现在要做的,是简化字的完善与优化,而非恢复繁体宇”;为更好传承繁体字中的文化信息。可提倡“识繁用简”。另据透露,新的《规范汉字表》即将发布,“全是简体字”,这是1988年以来中国社会语文生活中的大事“之最”。  相似文献   

6.
统计表明,《通用规范汉字表》8 105字中有非语素字1 605个,不成词语素字771个,可成词语素字5 729个。汉字具有记录汉语单音节词、记录汉语合成词中单音节语素、记录汉语多音节单纯词中的音节等三项功能。如果着眼于“用一个汉字记写什么”,则汉字的性质可以表述为:汉字是记录汉语单音节词、合成词中单音节语素、多音节单纯词中音节的书面符号系统。如果不局限于一个汉字记什么,则汉字的性质也可以表述为:汉字是单字记录汉语单音节词、多字组合记录汉语多音节词的书面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7.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是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是对《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的有益补充,主要适用于中文信息处理,适用于"同笔数、同笔顺、含折笔"的汉字、部首、部件的排序及相关检索,并可供汉字教学参考。《通用规范汉字表》《汉字部首表》《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都应该全面应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维护已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的适用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现行通用汉字中存在大量的异读字,这些异读字大致可以分为六类.汉字异读产生的根本原因,与汉字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有关.历史音变、用汉字记录外来词、汉字简化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异读字的产生.异读字的存在给人们学习和使用汉字带来了很多不便,应该在充分总结以往审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广泛调查、征求各方意见,对异读字进行整理和规范.建议对没有辨义作用或辨义作用很小的异读加大统读力度,取消古书中专有名词的所谓古读音,按其普通话的读音来读.  相似文献   

9.
正《通用规范汉字表》"调整"(恢复?)了6个异体字为规范字,并在"特定用法上调整"(恢复?)了39个异体字为规范字。然而急需调整的未见调整,例如"干/干、幹、乾"未见"调整"。因"干"字的一简多繁不断出现了许多笑话。以下是最近的例子:学术刊物出现"東幹語"大家知道,现在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居住着11万"东干人"。他们是19世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国家语委《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在“通用”领域使用汉字必须遵守的规范。贯彻该《字表》必须澄清前一时期文化界对简化字的种种误解。朱大可所持简化字是“字母共产主义化”、“毛体字”,造成“文化断裂”的观点,以及他对某些字形的解说,对推行规范汉字有阻力作用。建议文化名人了解语言文字知识和汉字改革历史。  相似文献   

11.
虽然<字表>离人们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但应当肯定,<字表>科学全面地反映了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社会性和政策性.<字表>的成就主要有:依法研制,使"规范汉字"的概念落到实处;整合优化,全面继承已有的学术成果;与时俱进,满足新世纪用字需求;方法科学,手段先进.<字表>的不足主要有:字量欠当;未能彻底解决简繁不对应问题;少数异体字的释放或解释欠妥;字形微调,考虑不周.  相似文献   

12.
汉字演变到楷书日趋方正工整,为求字形的严谨清晰,组字部件会发生变形,如左部件的横变提、竖弯钩变竖提、捺变点、竖变撇,上部件的竖钩变竖、点变横、捺变点,下部件的撇变竖、捺变点,内部件的捺变点,这些变形都是为了避让另一个部件,以达到整字的方正严谨。汉字出于构形和美学的变形,本应该相同部件变形一致,但《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部分字形与变形规则仍存在不一致现象。在对《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避让变形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对部件变形的普遍规则予以归纳总结,对特殊字例逐字录出说明,以期为汉字教学和汉字信息化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报》副刊以一整版篇幅介绍萧启宏的"汉字全息教学法",并举了二十多个汉字的剖释实例。该教学法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首肯,并已在北京一个小学推广。本文对报道中列举的汉字剖释的错误,一一作了批驳,指出其违反文字学常识的种种表现,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呼吁国家教育部门和语言学专家对此进行鉴定甑别。  相似文献   

14.
《切韵正音经纬图》是清康熙年间昆明僧人宗常所撰的韵图,文章对此图的语音演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两岸汉字的使用,客观上已形成了一文两体,简繁二元并存的格局。筒繁体都是汉字,都承载并胜任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只是不同社区使用选择不同而已。繁简体没有优劣、正与不正之分,“以己为是,以人为非”都是狭隘的旧思维。变“二元并存”为“一元统一”,最终实现两岸社会“书同文”的目标非短时间内能实现,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简繁由之”,是不错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释文是衡量语文字典释义水平质量最直观、最基本的标尺。文章提出了互补式释文的组合原则和基本要求,对《汉语大字典》中部分由双音节词语组成的互补式释文在同一性方面存在的疏误与不足进行讨论,供编者及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六书"新解     
"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六书"之中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和假借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将"六书"一分为二,一部分称为造字之法,另一部分称为用字之法,这种观点是建立在把汉字仅仅看作是文字--同拼音文字一样的文字的基础上的,依据这样的汉字理论研究"六书",必然得出"转注" 与"假借"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的结论.根据汉字的性质和"六书"本身的特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六书"不仅是汉字的造字之法,同时亦是汉语的造词之法."转注"和"假借"虽然没有形成新字,但却形成了新词,根据汉字字词合一的特点,"转注"和"假借"既是造词之法,又是造字之法.从这个角度看,"六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把"转注"和"假借"看作是"用字之法"而排除在"六书"之外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通用规范汉字表》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表》)中的部分异体字"转正"为规范字,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经济性角度分析了转正后可能引起的问题。认为,异体字转为规范字不但需要从理据性角度考虑,还需要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计算转正后的成本和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