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性格和环境"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心理描写细腻深刻,表现出了哈代小说的独到之处。小说主人公亨查德的性格复杂多变,并且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不同的环境下,他展现出的性格特点也各不相同。他一生的命运和最后的悲剧都是由其性格所决定,因此其错综复杂的性格是许多文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运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对亨查德的性格进行多方面解读。  相似文献   

2.
哈代在《卡斯特桥市长》中描述了主人公大起大落的生命历程,着力刻划悲剧主人公亨查德的形象,使之成为人类小说史上最伟大的悲剧英雄之一.哈代既有对传统悲剧观念的继承,又有对传统悲剧观念的超越.本文追溯了希腊悲剧的渊源及其发展,旨在分析《卡》与古希腊悲剧的承袭关系,进而阐述小说体悲剧《卡斯特桥市长》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3.
英国作家哈代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是明显的,对其小说《卡斯特桥市长》的分析可为此提供个案视角。从小说主人公亨察尔与古希腊神话人物俄狄浦斯的故事模式的比对,可以看出哈代对古希腊命运悲剧遗绪的继承,可以看出主人公亨察尔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命运悲剧;通过对亨察尔这一形象的重新解读,可以从四种原型模式来观照《卡斯特桥市长》。  相似文献   

4.
亨查德的故事至今仍然有深刻而广泛的现实意义,它让我们明白了真正意义上的善良和勇敢地面对厄运的勇气。另外,他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卡斯特桥市长》中精彩的心理分析又加深了我们对他人的理解,从而使我们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5.
哈代的悲剧小说《卡斯特桥市长》描绘了亨察德与其对手法弗雷在商业、政治和爱情上的生死竞争,以亨察德的惨败为结局。两人的商业竞争集中体现了哈代的哲学思想———社会进化向善论。  相似文献   

6.
从法律思想史的角度对小说《卡斯特桥市长》进行分析,对其中隐含的罗马自然法、中世纪神法和近代法治思想进行阐释。古代罗马自然法思想曾是卡斯特桥社会秩序的基础,但早已被遗忘;亨查德的命运沉浮体现了中世纪神法观点对人们的影响;而伐弗雷的成功则代表了法制思想在现代的发展。小说中哈代将进化论和西方法律思想的演变结合在一起,揭示了西方法律思想如何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及其对哈代所在时代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富有狂欢色彩的小说之一,作者主要以卖妻、酒宴、庭审和讦奸四次狂欢广场为基础,借助三类人物的特殊文学功能,通过对主要人物进行反复脱冕与加冕的狂欢化艺术手法,展示了主人公迈克·亨察德起伏跌宕的悲剧人生,深刻揭示了人生多变和命运无常的人生哲理.狂欢化不仅是反映作者人生观的途径,更是诠释主人公人生沉浮的叙事手段,亨察德在屡次狂欢中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8.
《卡斯特桥市长》是英国作家哈代的一部重要小说,它以亨察德一生的悲剧为主线,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自然主义的文学理念。作家对遗传和环境两者决定论的过分强调给作品涂上了很强的自然主义色彩,充分证明了自然主义这一文学思潮对哈代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圣经》原型的对照下,从另一个视角分析了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卡斯特桥市长》中的主人公迈克*亨察尔的悲剧:人束缚于社会新旧秩序交替的冲突之中,当人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时,最终会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牺牲品"替罪羊".对《旧约*撒母耳记》中扫罗与大卫的故事和《卡斯特桥市长》中亨察尔与伐尔伏雷故事的比较研究不难看出,人与社会的冲突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尼采探索希腊悲剧的本质是为了最深刻地揭示希腊的创造精神的深层原因。悲剧的日神因素和酒神元素这一对立在悲剧中被扬弃而归于统一。在悲剧中,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悲剧所给人的形而上的慰藉就是:现象的毁灭丝毫无损于意志的永恒生命。  相似文献   

11.
在学术界,人们习惯于机械地将马、恩的只言片语当作悲剧的定义,从而忽略了对马、恩悲剧理论的全面理解与历史观照。与以前的悲剧理论不同,巨大的历史的悲剧精神是马、恩悲剧理论的支点,也是它的实质与核心。在马、恩那里,无论是历史的现实的悲剧因素,还是悲剧艺术中的悲剧因素,都能够而且应该体现出一种历史的悲剧精神。它象一条红线,贯穿于他们全部的悲剧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在小说《人性的污秽》中,主人公科尔曼.希尔克的悲剧命运与"spook"一词的使用有极大关系。从语言学角度考察发现,多种语境因素的合力作用将一件简单的语言事件转化成为个人悲剧的起因。这些语境因素包括说话者心理因素、参与者因素、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表面上看,歧视和悲剧是语言造成的,而实际上是人和社会造成的。罗斯用一个偶然的语言事件反映了整个悲剧故事的必然性,引发人们思考和挖掘希尔克悲剧的深层根源,发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宽容和公平公正的呼唤。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哥萨克阶层的特点和当时历史社会环境来分析葛利高里的悲剧因素和葛利高里的悲剧爱情。葛利高里遵循哥萨克观念和农民田野牧歌式生活并以此作为奋斗的目标却失去了目标 ,因此葛利高里企图摆脱悲剧带来的痛苦 ,恰恰又陷入了最大的痛苦 ,这才是葛丽高里的悲剧因素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与西方视“悲剧”为“艺术皇冠”不同,温柔敦厚的儒雅气质和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导致中国悲剧学长久缓行在直觉水平。然20世纪中国的现实和艺术,充满悲剧意味,作为民族现代悲剧美学家的陈瘦竹,富有创见地将古今中外悲剧艺术相接通,予以知性和情感观照。他以崇高为悲剧之本质内涵,依此透析英雄悲剧、平凡人物的悲剧和错误造成的悲剧三者迥然不同的美学风格,并强调悲剧中乐观豪迈的因素。晚年的陈瘦竹潜心研究荒诞派戏剧、存在主义等悲剧理论,全面阐发现代化潮流给悲剧艺术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刻揭示现代悲剧新趋势,比如以悲剧崇高征服和超越苦难,悲喜因素的混同交融和“富有诗的目的”等。陈瘦竹坚持从现实关切、社会冲突中寻求悲、悲剧和悲剧快感的合理解答,作为一个“世界主义者”,他鄙弃偏于一隅的闭门造车,主张“东张西望”“兼收并蓄”,可信性、科学性是陈瘦竹悲剧美学的重要出发点,由此他实现对现代悲剧美学原则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北宋词具有浓郁的审美悲剧意识 ,其生存样态包括词人的生命悲剧意识、词体的生存悲剧意识、词学主体的情感悲剧意识。产生这种审美悲剧意识 ,主要是时代悲剧心理、词体对悲情的宣泄功能、悲音为美的美学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悲剧精神与悲剧的结构、悲剧的主题以及悲剧的人物等几个方面、分析、论述、揭示了《原野》这出著名戏剧的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榆树下的欲望》为研究对象,以文本分析为基础,从继承和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这部现代悲剧中蕴涵的古希腊传统悲剧因素,以及作品中折射出来的现代悲剧特征和作者独特的悲剧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18.
阿Q的悲剧具有喜剧性.其喜剧性因素蕴含在阿Q的爱情悲剧、革命悲剧和精神胜利法的悲剧之中.探讨阿Q悲剧的喜剧性对理解鲁迅的作品和思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悲剧题材大多一悲到底,悲的彻底,很少有喜剧因素植入其中;中国古典早期悲剧大多以大团圆方式结局,悲的不彻底,除结尾外故事中也鲜见喜剧因素.莎士比亚大胆将喜剧因素植入悲剧题材,创造出令人称快的悲剧艺术;中国从封建末期的讽刺小说开始,也随处可见悲中带喜、悲喜交融的悲剧作品.这些都说明了以喜剧方式处理悲剧题材是符合艺术辩证法的,这可以从作品本身、作家层面、读者角度和审美世界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合理性、必要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20.
论莎氏喜剧中悲剧因素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莎士比亚喜剧中普遍存在着的悲剧因素。这些悲剧因素一方面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另一方面则不同程度地威胁着喜剧世界,最终被喜剧世界爱的力量所化解,从而避免了悲剧结局,莎士比亚也因此开创了悲喜交融的喜剧之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