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艾米莉·狄金森并未真正受到女性主义运动及其思想的影响,但从女性主义角度考察她的诗歌。可以发现,女性身份、女性自我意识等在其名誉、死亡、爱情、婚姻等主题中均有明显体现,其创作抛弃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他者”身份,早已具有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解读了汤亭亭的《女勇士》,认为书中多个女性形象——“无名女人”、“疯女人”、母亲勇兰和“我”——体现了女性与自然在符号上、地位上、象征上和经验上的联系,而花木兰这一形象则体现了汤亭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自然与人类,男性与女性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平等共存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女性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成果,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女性形象”批评、“女性中心”批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多元文化身份”批评。在文化多元的当今时代,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在尊重差异与个性的基础上走向融合,不断完善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丰富文学批评的视域。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者从20世纪80年代起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阐释《圣经》,以“中性”或“两性兼顾语言”方式翻译《圣经》。文章论述了女性主义者对《圣经》翻译的几种修正方法,由此解析女性主义翻译观。  相似文献   

5.
发表于1847年的《简·爱》以主人公追求独立、平等的新知识女性形象而备受女性主义者的青睐。但是,对于作品中梅森·伯莎的死,以及小说完美结局的“败笔论”,历来众说纷纭。从自由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这些争议进行了探究,揭示了《简·爱》女性主义爱情观的合理内核及彻底性,同时也分析了自由女性主义的伤痕——女性解放力量、解放道路、女性命运归宿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法国主流女性主义后现代理论转向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主要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潮。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三大家希克苏斯、伊里格芮、克里丝蒂娃的主要理论“女性写作”、解构女性和“女性女性”说、符号分析学和“女性理论”说,为当代女权运动和女权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7.
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1960s,1970s,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于1990s。它第一次从女性与自然的双重视角出发进行文学批评。在这一批评视阈中,被“边缘化”与“他者化”的女性与自然从“缺席”走入“在场”。这较于激进的女性主义批评与单纯的生态批评有着重大突破与进步。最近数年里,国内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在单篇论著、硕博论文、人文项目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其研究成就不容忽视,但却也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需要在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着重发展。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多方面有其契合之处。从后现代主义角度研究女性主义翻译既可以研究性别差异、翻译的忠实概念、被父权压制的翻译、译者及女性译者身份的光复,又可以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的干涉策略、权力政治意识、语境意识、语言策略、翻译修辞的修正,以及身体翻译等女性主义翻译的恒常性话题,有利于从另一角度廓清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体系的全貌。  相似文献   

9.
西方女性主义文化与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新时期女性创作的繁荣促使政治文化界运用有别于男性文化的理论对其进行评判,扩大了女性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女性主义对“人类性”写作主题产生了积极健康的影响.同时开阔了女性创作主题,使“私人化”写作在争鸣声中表达了独特的女性话语。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思潮之一。它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与拆解。女性主义批评以女性形象、女性创作为切入点,构建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颠覆男性中心主义传统对女性创作的误读,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本文试图从男女作家对女性的写作角度,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观点去正确解读西方男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观。  相似文献   

11.
在创作实践中,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坚持“女性主义”立场。站在这一立场上,沃克揭示了黑人妇女在社会中所遭受的双重压迫,探索了黑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建立起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艰难历程。《紫色》是其代表作。它从主题,姐妹情谊,两性和谐及叙事策略等方面彰显了艾丽斯·沃克坚定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它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具有强势的推动力量,然而外来的话语资源与本土的现实语境之间具有难以弥合的裂隙。文章从女性主义的“女性气质”、“女性文学”、“身体写作”等系列范畴的情形入手,揭示了本土现实语境中当代女性写作对女性主义话语的种种误读或疏离处境。  相似文献   

13.
沿着对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诗学“激进”的价值取向反思的逻辑理路,提出21世纪中国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转型及其理论表征是:“从激进走向平和”。并从中国政治文化、哲学观念和社会思潮的转型,中国女性主义诗学自身走向纵深发展的内在需要以及西方女性主义诗学的发展趋势与话语转型三个层面重点探析其原因;从有利于建构性别诗学的审美场域,有利于中国女性主义诗学走向平等、开放的审美阐释空间以及有利于女性主体性的高扬和“女性精神的无限自由表达”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这种转型的意义,以期为中国女性主义诗学“本土化”、“学科化”抛砖引玉,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独立”、“自由”是觉醒女性的渴求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她们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对女性的理解,关注女性的命运。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了一些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探寻她们对女性主义所做的贡献。女性要独立、自由、争取社会地位。男性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巩固自己的地位,二者问的斗争是不断的。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但不论是女性主义思想的不断强大。还是男权社会的坚不可摧,二者的和谐共处才是两性生存的美好前景,就现阶段而言,女性争取独立、自主、解放的进程还是任重道远的。  相似文献   

15.
在其以墨西哥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中,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刻画了众多墨西哥女性人物悲剧群像.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波特的四部墨西哥短篇小说进行解读,探讨生活在传统父权制社会中墨西哥女性的真实处境,揭示少数墨西哥女性的觉醒与另类反抗策略.波特的墨西哥短篇小说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蕴含了她一贯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富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主义的思想理念和“女性学”的传播唤醒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使妇女意识到了自身的权利和价值,并努力地争取其权利;在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女性和平等教育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到了和男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女性主义运动对于提高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中女性学术与科研能力以及消除“玻璃天花板”现象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美国女性主义运动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密尔通过对女性长期屈从于男性的不平等境况的深入分析,进一步认识到女性长期处于屈从地位的历史根源,并依照其“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经验主义社会幸福原则,提出了两性完全平等的女性主义平等观主张。其理论对研究西方女性主义平等思想的形成和两性平等问题的伦理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红字》作为纳撒尼尔·霍桑以清教为背景的代表作,被许多人认为是其男女平等思想的反映,也有人认为这部作品反映了霍桑的女权意识。本文从霍桑的家庭背景和这部作品中的几位女性形象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小说中女性“天使”形象和恶女形象,切入备受争论的《红字》女性主义问题。本文旨在从现代女性主义的视野下,审视这些女性形象隐含的意蕴,即...  相似文献   

19.
文化女性主义主张弘扬那些被贬低的女性价值,重新开拓女性的价值空间,重估女性对人类技术发展的贡献。在文化女性主义看来,技术蕴含着性别隐喻。从性别文化的角度出发,摩尔根基于进化人类学将技术分为采集技术与挖掘技术;芒福德将技术分为容器技术与支配技术;理安·艾斯勒将技术分为"圣杯"技术与"剑"的技术。社会建构论是文化女性主义技术认识的基础;拓展包含女性气质在内的新技术体系是其技术发展的指向;技术与性别的相互形构是其技术变革的价值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批评(Feminist Criticism)是当代西方文艺思潮之一,它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以女性形象、女性创作为切入点,构建女性文学传统,提倡女性主义的写作方式.然而,女性主义批评并不一定只能针对女性作家的创作.当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观点去解读现代作家张恨水的代表作品《啼笑因缘》时会发现,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形象,已经超前性地具有了女性主义批评中所谓“双性共体”的特质.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张恨水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受到损害的女性的同情,并通过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开始思考中国女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