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战期间美国的中立政策是美国外交史和中立制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既标志着中立制度的从此衰落,也标志着美国的战时外交政策彻底滑向一味强调交战国利益的一边,美国此后的世界大国、强国乃至霸国的国际地位,决定了国际中立制度的逐步衰落与美国的中立政策不无关系.一战期间,参战之前的美国中立政策具有明显的非中立特征,这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参战后美国在中立政策方面则表现为强调交战国利益,压缩中立国权利.  相似文献   

2.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1894-1895年),美国奉行孤立主义政策,标榜不干涉亚洲事务,保持中立,赢得清政府的的信任,却以牺牲中国的利益,去满足日本侵华的野心。从美国对朝鲜宗主权的立场、争取“单独调停权”和美国对日本间谍案的蓄意纵容等3个方面分析探讨美国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外交活动,表明在此期间美国的中立政策明显地偏向日本一方。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瑞士中立外交政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认为瑞士永久中立除了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地理因素之外,还有同它的人民长期以来为捍卫和平中立的努力和奋斗是分不开的;瑞士的中立外交政策不仅给瑞士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其他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使之成为世界几百年来从未发生过战争的惟一国度,同时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永久中立政策使蕞尔之国瑞士变成了举世瞩目的"大国",成为世界各国心目中的"伊甸园"和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4.
站在革命党立场上认为列强对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貌似"中立",实则是赤裸裸的镇压或暗中破坏的观点未免失之简单。在1911~1912年中国发生政权鼎革之际,列强一改过去直接干涉的做法,实行包括金融中立和外交中立的政策,并制止个别国家武力干涉中国革命。导致列强实行中立政策的关键因素是革命党实行保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的对外政策和英国坚持中立态度。中立政策的推行,对中国革命来说既有弊又有利,促使南北双方达成妥协而共赢。  相似文献   

5.
18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大国对阿富汗的争夺以及阿富汗民族在夹缝中奋力抗争以求独立的不懈努力构成了国际关系史中阿富汗问题的丰富内容。先有英法的对抗,继而是英俄及英苏的争夺,最后是美苏的抗衡及其各自发动的阿富汗战争。阿富汗未来,阿富汗国家的独立、中立的外交政策,国际社会对阿富汗的中立政策加以法律的确定,三者缺一不可,并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印尼非殖民化政策经历了国际托管、不干涉、中立和压服荷兰明确支持印尼独立四个阶段的变迁。在这一政策变迁中,美国反殖民主义的理想主义意识形态一直在发挥着作用,但从根本上推动这一变迁的则是美国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了保持与西欧盟国的团结,美国的激进立场在二战末期开始退却,不再主张国际托管印尼,采取不干预政策。然而,荷兰顽固的殖民政策直接威胁到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基于自身经济、安全利益和冷战时期全球政策目标的整体考虑,美国改变了中立的态度,最终选择支持有反共倾向的印尼走非殖民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1780年武装中立同盟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文章认为1780年武装中立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与英国之间存在战略利益的矛盾;武装中立同盟的形成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及良好的国际环境;武装中立同盟使俄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也对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官政治中立原则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重要特征。英国和美国的文官在参与政治时显示出绝对中立和相对中立的区别,这又体现在原因、具体的中立方式和现状上。  相似文献   

9.
国民政府《对日和约草案》是中国政府预备参加对日和会的谈判方案,该方案基本体现了中国社会和政府以维护亚太和平为出发点,联合英、美、苏共同构建东北亚政治秩序的愿望。这一愿望后来被东北亚局势的变化和美国扶持日本的战略所打破。由美国操纵达成的《旧金山对日和约》以无视反法西斯战争历史和东北亚历史关系以及反法西斯战争过程中盟国形成的三个法理文件的态度,从美国的战略利益出发,全面损害了中国领土及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重大利益,也为东北亚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和平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宣布实行中立政策,派遣列卫廉出使中国,试图调停英、法与清政府的矛盾。在华期间,列卫廉四处活动,多方联络,但其活动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本文主要论述列卫廉出使广州的情况,并据此剖析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35分,希特勒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强烈抗议无效,于9月3日,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战场的隆隆炮声,使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朝野震惊。9月1日,罗斯福在内阁会议上发表声明:“我向你们保证再保证,政府将尽一切努力,防止使美国丧失和平。”9月3日晚,罗斯福又发表了著名的“炉边谈话”;对于欧洲战乱,美国“这个国家仍将是一个中立国家,但我不能要求每个美国人在思想上也保持中立。即使是中立者,也有考虑事实的权力,即使是中立者,也不应该要求他闭上眼睛,瞒昧良心……。”罗斯福相信,道义观念和自身利益会迫使美国最终走向战争双方的某一边。  相似文献   

12.
美国立国初期,联邦政府面对着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外交政策。此后,中立外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总方针,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真探讨联邦政府早期的中立外交政策,对于正确认识十八世纪未十九世纪初美国的历史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政治、经济、国际环境三个方面对联邦政府早期中立外交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作一研究,并就它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以求教于前辈及同行。  相似文献   

13.
"政治中立"原则是香港公务员体系的重要原则,强化了港英时期的殖民政府管治,也有助于构建专业主义的服务型政府,但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政治能力建设。由于现行"政治中立"原则未能体现"一国两制"观念,且对政治组织和政治活动的表述过时亦不够严谨,容易产生理解混乱。当前有必要修订相关管理规定,明确"一国两制"原则是"政治中立"的前提,及时更新对"政治组织"和"政治活动"的界定,确保公务员队伍全面准确把握"一国两制"内涵,真正成为维护"一国两制"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文官群体的社会阶级属性与文化特征入手,探讨和研究美国中产阶级的"政治异化"现象与文官"政治中立"原则之间的关系,实为一深入探赜索隐。作为19世纪末诞生的美国中产阶级的一个特殊的白领职业集团,文官坚守"政治中立"原则,与美国中产阶级在政治上"冷漠"与"保守"的"政治异化"现象密不可分。文官之所以能够坚守"政治中立"原则,一方面是政府层面上法律强制约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层面上中产阶级阶级属性和自然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西伊里安"民族自决"问题,源于荷兰与印度尼西亚围绕西伊里安地区主权的领土争端。作为荷兰的盟友和印尼的友邦,美国政府的立场成为决定争端结果的关键。美国是"民族自决"原则的倡导者,但冷战时期其"反共利益"与"民族自决"原则在争端中出现错位,而同盟关系、东南亚冷战局势,以及第三世界反殖民运动等因素的交织,加重了美国外交选择的复杂性。在维持了十余年的中立政策后,美国政府决定牺牲西伊里安土著居民自由选择政治命运的权利,以维护自身在印尼的利益。美国政府在"西伊里安争端"中的决策过程和政策演变表明,其推崇的"民族自决"在冷战环境下已演变为灵活运用的外交工具,而非追求的外交目标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南方"重农派"文学运动是由一群南方文人在20世纪20、30年代发起的一场充满魅力、兼有政治和社会意义的文学运动.从广义上来说,"重农派"文学运动包括"逃亡者"诗学运动、"重农派"文学运动和"新批评"理论活动三个前后承接、互为一体的发展演变阶段."重农派"文学运动在其本质上是一次文学运动,是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回归.美国南方重农主义思想是对欧洲和美国重农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在美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普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但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军事利益,美国统一军事司法典、国防部法令、美国军方的条令对军人言论自由施加严格限制。如禁止教唆犯罪、禁止侮辱性言论、禁止伪造公文、禁止挑衅性言词、禁止伪证等。美国对军人言论自由的限制主要是为了保障资本主义国家利益和军事利益,保持军队所谓中立,保证军队纪律,维护军人风度。  相似文献   

18.
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普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但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军事利益,美国统一军事司法典、国防部法令、美国军方的条令对军人言论自由施加严格限制。如禁止教唆犯罪、禁止侮辱性言论、禁止伪造公文、禁止挑衅性言词、禁止伪证等。美国对军人言论自由的限制主要是为了保障资本主义国家利益和军事利益,保持军队所谓中立,保证军队纪律,维护军人风度。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美国宗教的主要传统之一,福音派主要形成于19世纪。在20世纪初,随着基要派与现代派之间的斗争,基要派作为激进的一支逐渐与福音派分离开来。与此同时,新福音派作为新的传统,开启了当代福音派发展的新阶段。1970年代以来的新基督教右派是福音派传统在当代的主要体现。"道德大多数"和基督教联盟是其中两个最突出的组织。福音派广泛地介入美国政治,包括同性恋、堕胎、学校祈祷等问题,甚至直接干预美国的总统选举和外交政策。尤其是福音派与共和党之间的联盟,更是呈现出一种神权政治的特征。然而,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相比,福音派却体现出从极端的基要派向更宽泛的宗教保守派的转变,其政治行为也主要是参与性而非暴力性的。究其原因,一方面缘于美国宗教的个人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在于美国和伊斯兰世界在政治结构和性质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论21世纪初布什政府的经济单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历任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都具有单边主义的重要特点。布什政府为了促使美国经济尽快摆脱衰退状态,进一步确保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同样推行了一系列经济单边主义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弱势美元政策、迫使他国货币升值、控制国际经济组织为本国利益服务、践踏国际环保法律等等都是布什政府经济单边主义的具体表现。同时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经济政策既要服务于美国的经济利益,还要满足美国国内政治斗争与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这是布什时期美国政府经济单边主义政策与克林顿时期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