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界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探析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指标体系,它主要包括理论感染因素、主体源动因素、主体能动因素、外部推动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所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民族特色就是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看,民族特色首先要重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内容,要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性解读,要把民族精神融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民族特色的核心。所以,重视民族内容建设、民族认识方法和民族核心价值建设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民族特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雄辩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实现复兴伟业的光明之路,中国革命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就。创新发展、理论先行,“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伟大世纪、伟大时代、伟大变革急需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坚持理论创新,在当代中国就必须根植于时代发展的伟大变化,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以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需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和实现公民信仰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统一,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广大人民大众为对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宣传活动,提倡“以人为本”,准确了解人民大众的知识结构,加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用人民群众特定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来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加以解释,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间文化的紧密结合,这样,就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这个主题如此鲜明,如此坚定,是任何力量也动摇不了的。之所以如此,在于这个主题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中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胡锦涛在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和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钥匙方国才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深人,越来越显示出这一理论所具有...  相似文献   

9.
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寻根溯源──简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李建国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十四大以后,理论界在学习、宣传、研究邓小平建设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向世界是必然的,这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因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和价值等多个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和使命。高校在切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可采用观念转变“间性化”、师资建设马列化、课型设计多样化、实践教学一体化即“四化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时代内容,并促使它在深度中国化中得到不断增值、升华和跃迁的过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应对当今世界新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需要,是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将其与人的社会化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将先进性教育与广泛性宣传相结合,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相结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汲取经验并反过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唯此才能在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双向互动与实践整合,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代特征和人民需求为逻辑起点和内生动力,立足新时代这一党和国家发展的最新历史方位,创造性地、历史性地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大时代课题做出科学回答和深刻诠释,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关键领域变革与重要实践突破的良性互动,彰显了科学世界观与实践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成功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所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民族特色就是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看,民族特色首先要重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内容,要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性解读,要把民族精神融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民族特色的核心。所以,重视民族内容建设、民族认识方法和民族核心价值建设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民族特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旨趣契合了近代中国人“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进呈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互动,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交相呼应。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难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以伟大的实践创造回应时代之问,以卓越的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正确反映、把握、引领时代中,构建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筑牢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有机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规律的系统探索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李建国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四大部署了学习、宣传和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入手,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因,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的内容,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防止的错误倾向,最后论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也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思想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史征程中有巨大影响力,开启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伟大征程,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基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实践叙事框架。进一步廓清毛泽东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与意义,建构毛泽东思想在当代历史语境中的“出场”方式,有助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新格局、新气象、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