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  相似文献   

2.
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音乐,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长期的文化交流、吸收和融合所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的音乐艺术,是客观地反映人类高度激情的艺术,是深刻有力地影响人们思想感情,以对生活进行体验的审美形式。因此,音乐是人类各种活动现象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以它自身的特定功能,对社会的其它现象发挥着作用。音乐最能抒发人类的情感,激励人们的斗志,歌颂人类的美好爱情,它鼓舞人们去生活、去探索、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音乐,伴随着人类生活发展到二十世…  相似文献   

3.
语言这个东西本来是作为人们相互交际的工具而出现的,但是,它在事实上已经大大地超过了“交际工具”作用的范围,而成为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正如帕默尔说的“语言实际上是民族群体感知、理解世界的一种样式”,它“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语言和民俗的关系正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语言和民俗,都是在人类社会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文化与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有传承性,  相似文献   

4.
人是文化存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与文化的生产和创造相互映现、相互确证。就人类整体而言,文化既承载着人类活动历史性积累下来的结果,成为制约着人类现实活动的基础和背景;又转化为人类进一步从事活动的实践能力,成为推动人类活动时代性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前提。文化的生产和创造是人化与化人的双向运动过程,二者是同步发展、正态相关的。就人类个体而言,文化总是不可避免地浸润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生命历程中,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活动方式和生活世界。因此,个人可能受制于某种文化羁绊却茫然无知,惠泽于某种文化资源却失之敏察。  相似文献   

5.
人们要相互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就要进行语言交际。语言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的交流工具,人们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称为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对答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是文化存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与文化的生产和创造相互映现、相互确证。就人类整体而言,文化既承载着人类活动历史性积累下来的结果,成为制约着人类现实活动的基础和背景;又转化为人类进一步从事活动的实践能力,成为推动人类活动时代性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前提。文化的生产和创造是人化与化人的双向运动过程,二者是同步发展、正态相关的。就人类个体而言,文化总是不可避免地浸润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生命历程中,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活动方式和生活世界。因此,个人可能受制于某种文化羁绊却茫然无知,惠泽于某种文化资源却失之敏察。这样,智慧之源…  相似文献   

7.
音乐与文学从产生的一开始就是结合在一起的,随着社会分工的发生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音乐与文学逐渐分离开来形成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是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是艺术发展的一个规律。我们分析音乐中的文学因素对于我们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音乐等门类的艺术规律、艺术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进行音乐方面的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实践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影音乐美学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历史梳理,论述了中国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人类的情感是表现音乐的源泉,音乐能给人们心灵以最深刻的情绪与情感变化体验;人类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也是其获得自我确证的一种方式;电影音乐是通过影视艺术音画结合的途径使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感知和体验内心情绪及情感变化,在实现自我确证的同时,也实现了画面与音乐所表达情感的相互确证。因此,这也使电影音乐的审美情感活动更易于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任何民族文化都不是纯而又纯的,正如任何民族都不是纯血统的群体一样。因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任何民族都并非完全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他民族经常处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网络式联系之中。民族间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方面的交往,必然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丰富、渗透乃至融合。亘古迄今,许多民族世居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各自灿烂的民族文化,且随着民族文化的频繁交往,大都程度不同地吸收异族文化因子,发扬光大,从而促进民族文化不断进化。同时,又以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对周围民族的文化生活产生某些  相似文献   

10.
壮族音乐文化是壮族古代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壮族音乐文化价值特征主要表现在渲染情绪,交流思想感情;娱乐消遣,表达人们的审美享受;传承壮族文化;宣传、引导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促进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论语》的“孝”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关于"孝"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意识是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群体特征和人性,而又必须在群体生活中被构成的一种人类现象。孝与慈、礼、仁、忠联系密切,相互构发。依据伽达默尔关于"历史理解的真正对象不是事件,而是事件的‘意义’"的见解,分析了"孝"思想对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把美术和音乐比作姊妹艺术,并将二者一起进行比较。在对音乐作品的评论中,我们可以听到:这支曲子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又如在美术作品的评论中,人们又用:画面有很强的“音响节奏”感,如此等等。 在具有时间形式的音乐艺术中,音响的节奏能以听觉和视觉来感受的。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们根据生活中的听觉经验和视学经验的相互联系,把不同的音调和旋律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空间上的形象或感情,如一个单一音调的平行进展,就像一条线在画面上的平行延伸;一个旋律进行中的快慢、强弱,也可以变化为一根线条变化的紧、疏、浓、淡。所以在音乐欣赏中常能使我们有如身临目睹某种景观之感。在不完全具备时间要素的绘画作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与“文明”这两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极其重要的概念,内涵虽有相互重合和相互渗透的地方,但却又大不相同。“文化”是人类超出自身之自然状态的诸多发明创造,而“文明”则是相对于人类自身的野蛮状态而言的;辉煌的文化成就或悠久的文化传统并非意味着文明的优越。只有弄清楚“文化”与“文明”的异同,才能理性地理解历史和把握未来。  相似文献   

14.
一、婚姻与社会流动 婚姻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最普遍的现象,婚姻制度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制度。“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婚姻作为人类两性结合基本方式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婚姻不仅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解决种的繁衍的问题,而且与人们的社会政治地位、经济文化生活状况密切相关。通过结婚,一个人可以从一个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从一个地区迁入另一个地区。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文化生活环境。所以,婚姻就成为  相似文献   

15.
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这个特定的地域、社会和经济范围内,将人们的精神、思想和感情转化为声音载体,通过特定的人群把这个载体表现为不同的发展形势,并形成了不同城市音乐文化的特征。本文对影响绥化市的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的人群进行研究,对绥化市的城市文化发展乃至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是一门人类行为的学科,它试图探索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因果,试图探索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因果。这包括研究从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习俗、结构和制度,研究组成或削弱这些习俗、结构和制度的各种力量,以及研究参与群体和组织对于人们的行动和性格所产生的影响。社会学还研究人类社会的基本性质(不论是局部的、还是全面  相似文献   

17.
对音乐中感情的体验是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建立在对音乐音响进行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的对音乐情感的深入感知和体验。本文试图通过对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的分析和论述,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音乐的内容、体验音乐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与人生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释放,还是人类精神与感情的代言者。音乐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富。也许是人生使音乐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感情。不管是谁,总有一首歌,你只要听一遍就会被它打动,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也许除了感动还有其他的感情因素…… 都说音乐如人生。很多的时候,耳边传来的一首歌,会令我们不自觉地想起某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一个曾经爱过或恨过的人。茫茫人海中一段短暂的相遇的缘分。都会在某一首歌里得到情感的释放。音乐是被浓缩了的人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作为新兴的理论体系,主要是用来分析文化遗产的系统结构和传承规律的。《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组合要素包括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文化群落和与之相关联的人类群体及生态环境,不同的文化群落又各自组成结构独特、功能相互差异的文化子系统。同化和异化是《诗经》文化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的决定力量,遗传和变异是《诗经》文化发展演进的表现形态。采用文化生态系统理论,审视《诗经》学的系统结构与演化规律,可以为《诗经》文化传承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强调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以及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