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一个转型时期,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向近代转变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个时期,欧洲文化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科学方面自然也不例外,炼金术即为其中之一。阿拉伯炼金术除了吸收之前文化的精华外,还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炼金术高度重视实验的做法,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学东渐时期中西科学文化的交流者和欧洲科学文明的传播者,薛风祚的学术观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态度与方式等,都与时代相关联。薛风祚师从来华传教士学习欧洲先进的天文学知识和历算方法,囿于来华传教士的学术观点和宗教立场,在信息来源受限的情况下,他是那个时代接受并理解欧洲天文学和历算知识最积极、最深刻、最彻底的中国学者。在明末清初科学和社会的现实背景下,就天文知识和历算方法的译介和著述来说,薛凤祚已经做出了时代所允许的最大努力和贡献,因而能做到与欧洲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保持几乎同步的水准。薛风祚应该得到历史的积极评价和后代人的尊敬,后人在回首历史人物的功绩时,应当考虑历史大背景下的局限性,应该尊重历史、尊重时代,同时也尊重历史人物,不能时前辈学者有超越时代限制的企求。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继承和融合东西方科学文化,并以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呈现在中世纪史上,成为古代文明的保护者,促进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国家的心理学历史悠久且遗产丰富,涉及了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等领域。现代阿拉伯国家的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人格和教育心理学方面。整个阿拉伯国家的心理学发展不平衡,并且面临建制不完善、缺乏原创性、本土化程度不高和学术交流不畅、学术期刊生存期短等问题。阿拉伯国家心理学未来的走向是立足于阿拉伯民族文化,提高本土化程度,为世界心理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加洛林文艺复兴是在中世纪欧洲"黑暗时代"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查理大帝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文化政策不仅导致了基督教文化的初步定型,而且对希腊、罗马等古典文化典籍的收集整理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作为一种造就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体系奠基和初步成型的加洛林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中世纪初期的历史时代里,起到了在没有文化的条件下建立中世纪文明和形成后来欧洲文化学术传统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6-18世纪的中学西渐和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学西渐的时代穹景16-18世纪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和大转折时期。西方经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艺复兴和产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大革命作好了物质和思想上的准备,开始从启蒙时代向近代社会迈进。欧洲人从16世纪起就逐渐摆脱在历史发展中长期落后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波斯一阿拉伯文明的状态,广泛吸收了其它文明的大量精华,而向近代社会冲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西方这个时期的文化发展具有早于产业发展的超前性。当时法国在欧洲的整个科学技术界、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中颇具典型和非常突出。这个时代正是法国近代哲…  相似文献   

7.
利玛窦全方位地把欧洲的科学文化知识介绍到中国,其“文化适应”策略架设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利玛窦得到历代中国政府的高度评价,他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欧洲认同的概念在欧洲历史的不同时期已经被多次提到,定义和应用。从古代希腊罗马时代,到中世纪,到现代直至当代。随着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治家试图从不同角度出发定义欧洲认同,以便从文化意义角度为欧洲一体化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学者却提出欧洲认同是模糊的概念。这种观点不仅在理论上,在历史中也被证明是合理的。本文将从文化批评理论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三对文化关系,即我者与他者,文化与政治,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基础之上对欧洲文化模糊性一说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造纸术对8-11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孙锦泉中世纪阿拉伯科学文化繁荣的原因,学者们已作过多方面的有益探索,诸如,统一国家形成以后,经济由分散到集中的发展在文化上的必然反映,哈里发政府对发展科学文化采取了明智的政策和措施,阿拉伯帝国有效地吸收了被征服...  相似文献   

10.
十五世纪前 ,中国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而十五世纪后 ,现代数学产生于欧洲。中国数学要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必须传到欧洲。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出发 ,讨论了中国数学向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传播并通过上述国家传播到欧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拜占庭与西方世界的文化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整个中世纪时期 ,拜占庭都是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基督教文化繁荣的重要基地 ,对西欧的中世纪文化 (也同样对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的文化 )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拜占庭希腊文化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曾有一定影响 ,但不是决定性的动力。随着西方早期近代世界的兴起 ,拜占庭文化的保守性和封闭性也越来越显示出致命的弱点 ,最后只能把文化发展的接力棒交给西方世界的新兴者 ,自己却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2.
7~13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四邻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利用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经济条件和统治阶级的奖掖政策,创造出了用阿拉伯语写成的带有伊斯兰教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不仅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伟大成就,而且把它贡献给了人类,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翻译运动:中世纪伊斯兰文明大厦的奠基中世纪——人类觉醒与奋起的东方时代。大唐帝国、阿拉伯帝国并驾齐驱,文明之光竟相映辉,合奏了中世纪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旋律。阿拉比亚——沙漠与干旱的名字——人类文明的低谷区。公元七世纪初,希拉山洞的“启示”——“伊斯兰教革命”——“震憾世界的力量”,拓展了阿拉比亚乃至整个大中东地区历史的新纪元——伊斯兰时代。以此为背景,在政通人和的阿拉伯帝国一场史无前例的百年翻译运动揭开了伊斯兰文化创造的彩幕,掀起了“东方智慧的第三次浪潮”①。  相似文献   

14.
在中世纪,东方国家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处于世界前列。中国自秦汉到唐宋,以具有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长期处于世界的先进之列。直到明朝中期,即公元十五世纪中国仍然在世界先进行列之中。中国封建制度发展达于极盛,生产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成就辉煌。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的西传,为西欧历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的高度文明,为世界瞩目。公元七世纪,阿拉伯登上了国际历史舞台,他们高举着伊斯兰的旗帜,建立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统辖着富庶的土地,拥有经济繁荣的城市、发达而多彩的文化。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是当时欧洲先进的国家之一。阿拉伯文化在欧洲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拜占廷帝国,在进入中  相似文献   

15.
研习阿拉伯语以及波斯语是中国穆斯林的重要学术传统之一,一千多年来,中国穆斯林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教学与研究方面一直做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沟通中华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间的友谊做出了贡献。在我国对外开放日益广泛的今天,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穆斯林的这一文化传统,对于提高穆斯林自身文化素质、促进国际交流和文明对话、增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科学与民主”极大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引发文化保守主义者们对科学万能论和文化虚无主义的反现代化的思考。中国既需要“五·四”启蒙主义者在中国倡导现代化的推广,也需要文化保守主义者对文化的关怀。在二十世纪初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化的呼声是时代的主流。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宗教文化观念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西方中世纪信仰时代理解为与现代断裂的黑暗时代的传统观念并不符合历史的实际,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分析表明,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观念在科学、法制、合理经济行为等方面,对后世欧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现实的文化处境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世纪宗教文化观念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契约观念在古希腊智者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但第一个系统地运用契约理论解释民主政府起源的是洛克,在欧洲大陆,卢梭也用契约理论解释了道德社会与民主政府的起源。本文旨在比较洛克、卢梭二人的政府起源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古典契约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在中西文化史上,欧洲的希腊文化和中国的战国文化是两个令人目眩的高峰,它们以其辉煌的成就,对以后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西文化的基础.希腊文化和战国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内涵迥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不但同样都是中西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高涨的产物,而且几乎都出现在同一个时代.大约公元前五至三世纪左右,希腊文化繁荣在欧洲出现,战国百家争鸣在中国出现.这一时期,无论是希腊或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呈现出全面兴旺的景象,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同样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巨  相似文献   

20.
具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其独特性、影响力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上,足以成为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之外的“第三极文化”.中国文化经历几千年逐步形成、确立、巩固并为人们普遍认同、自觉遵守、代代相传的核心价值和基于这些核心价值所生成和建构的民族精神,是“第三极文化”最重要的内涵.“第三极文化”的首要目标是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进一步梳理、总结、提炼、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重塑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最终目标是通过“会通”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及各种文化,实现自我“超胜”和整体“超胜”,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