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民族政策看似零乱,实际上有严密的总体规划,而这常为研究者所忽视。本文从宏观研究的角度,着重考察了明朝民族政策总方针的确立过程,并分析了其对明朝边防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朝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经营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经营 ,总的趋势是逐步从西域退缩 ,结果不仅使明朝丧失了统一西域的良机 ,而且也加重了河西防务的压力。但在甘青藏区的治理 ,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有效地巩固了甘青藏区的社会安定 ,从而得以集中力量对付北方蒙古势力的侵扰  相似文献   

3.
明朝为促成乌江流域等西南边地的全面统治,总的指导策略是遣亲信率重兵守之,主要通过平疆固土、改置机构、驻军屯垦、筑路通驿等改进性运作模式,极力强化当地的严格控制与治理。至于面对各民族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客观现实,明朝政府则主要采用的是土官独治、土流参治、改土归流等调整性的民族政策,努力地维系着当地复杂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影响回族精神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如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主导作用;先辈原始血统的“天赋素质”,频繁的空间迁移及社区特征;汉族文化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文章简要论述了回族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日本全面侵华后,由于兵力所限,虽未对西北地区进行地面武装侵扰,但通过军机轰炸、策划"回回国"阴谋等行径,对西北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在民族存亡之际,西北回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反侵略斗争,其中以回族、撒拉族、保安族等为主要成员的骑兵第一师、第81军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殊死较量,战绩辉煌。此外,回族民众还利用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友好关系,开展民间外交奔赴中东地区传播抗日救亡思想并寻求国际支持与理解,宗教人士则通过自身声望影响穆斯林参军抗日,回族社团与报刊也充分发挥社会职责,揭露日本离间回汉关系、肢解中国的阴谋,鼓励回胞奔赴前线杀敌卫国,文艺工作者更是以各种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经过战争的洗礼,回族社会空前团结,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认同感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6.
论元、明、清时期回族对西北农业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在开发西北农业经济的过程中 ,建立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 ,将汉族等民族先进的农业经验 ,推广应用于西北农业经济的开发中 ,因地制宜地兴修水利 ,扩大灌溉农业 ,改良土壤 ,增加耕地面积 ,多种经营 ,使一些回族聚居区变成了西北重要的农业区 ,为西北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试论西北回族叙事诗中的悲剧意识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剧意识是西北回族叙事诗的艺术特色之一,它体现在叙事诗的方方面面。作为心理定势,悲剧意识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与一定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经济形态相联系的。西北回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叙事诗中的悲剧意识,也体现了回族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反省。  相似文献   

8.
试论新莽时期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莽时期的民族政策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贿赂与引诱的怀柔政策 ,降王为侯的贬黜政策 ,内部瓦解的外交政策 ,武力胁迫与军事打击的强硬政策。它们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在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维护新莽统治与国家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带有大民族主义和歧视色彩的民族政策也激起了周边民族的反抗 ,结果又加速了新莽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9.
略论唐宋党项政策与西北民族格局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各民族综合实力的竞争所造成的一定时期内的政治权力结构是中原王朝制定和调整区域民族政策和外交关系的根据。唐朝对党项的政策很长时期都是其遏制吐蕃、稳定西北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怀柔羁縻构成这个政策的主流色彩。北宋与西夏的矛盾和冲突形成了同期西北民族关系的核心与焦点,但这种关系受到周边民族特别是契丹与吐蕃的深刻牵制。唐、宋对党项的政策对西北民族格局的演变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北回族军阀作为清代西北回族反清运动之演变 ,曲折地体现了回族社会的历史要求 ,与这一民族社会紧密结合 ,标志着西北回族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同时 ,它处于多民族社会环境和近代化过程之中 ,作出了适应环境和时代需要的各种努力 ,因而协调了各种社会关系。但它终于不能从民族运动向社会变革转化而败亡。于此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天课制度被中国穆斯林视为"天命功课",现今依旧存在于西北回族聚居区,继续发挥着其效力,深刻影响着回族穆斯林的生活。本文试图通过甘青地区穆斯林社区个案研究,阐释西北回族天课制度的内涵及特点,并努力反映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西北回族军阀作为清代西北回族反清运动演变,曲折地体现了回族社会的历史要求,与这一民族社会紧密结合,标志着西北回族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它处于多民族社会环境和近代化过程之中,作出了适应环境和时代需要的各种努力,因而协调了各种社会关系。但它终于不能从民族运动向社会变革转化而败亡。于此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经济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使得这种经济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可以了解到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经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初统治者在"顺性而抚"、"以诚相待"观念指导下,在西域地区实行了"薄来厚往,怀柔远人"的朝贡贸易政策。在明朝中央政府主导之下,明初西域朝贡贸易规模庞大。为了保证朝贡贸易有效进行,明朝中央政府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有明一代,西域朝贡贸易加强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但是也造成了许多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5.
回族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参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独立的民族理论和具体的、符合中国民族实际的民族政策是在 2 0世纪 3 0年代红军长征开始后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西北地区回族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及社会状况为党最初的一系列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主要依据 ,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积累了经验 ,并为党在民族问题上进一步探讨提供了空间 ,对回族的研究是我党民族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从民居建筑看西北回族的审美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回族的民居建筑,既体现了一般的建筑文化特征,又反映了回族文化独特的审美风格,蕴涵着西北回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是回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象体现。  相似文献   

17.
组织结构及其发展乃是认识一个民族社会特征和状态的基本途径。笔者在研究回族史中,认识到清代西北回族社会经历了组织结构和形式迅速发展的过程。它作为以往数百年的西北回族社会诸要素积累的结果,体现了回族社会的发展特点;它所带动的民族内部和外部诸关系的变化,反映了回族社会发展的趋势;它所处的时代又使其包含着西北回族社会由古典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之重大蹙变,西北回族社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迁.主要表现四个相互驱动的变迁过程:人口聚合及集居格局的稳固;朝觐风气的兴盛;门宦发展、教派分化以及教争的新动向——西北回族社会自治的实现,以及穆斯林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试论清王朝在西北边疆地区的民族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重新统一西北边疆民族地区以后,本着国家法制统一和从俗从宜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西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基本法和单行法,以朝廷名义颁布下达。这些法令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西北边疆地区的安宁、发展与繁荣,也充分显示出清王朝重视民族立法的显著民族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人类学角度对回族语言代码进行分析,在汉文化的宏观语境下,回族因为历史和文化原因而使用汉语。但在其语言中保留了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成分,同时部分词汇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回族语言代码在文化内部认同与整合下,在异质的汉文化语境下不同族群之间互动、边界刻画作用下反映出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