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诉讼中道德原则的法律化。民事诉讼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原本是重要的法律渊源,民事诉讼法的实施需要诚实信用原则作保障,而以理论和现实依据来看,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诉讼中道德原则的法律化。民事诉讼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原本是重要的法律渊源。民事诉讼法的实施需要诚实信用原则作保障,而以理论和现实依据来看,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诚实信用原则能否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一直是理论界激烈争论的问题。以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基本特征为基点,以民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区别为根据,针对理论界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观点,提出作为私法领域的“帝王规则”的诚实信用原则不宜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司法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现代民法的“帝王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不仅完善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体系,也从立法上保证了民事诉讼实践的公正、高效和权威.但该原则及相关程序的规定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5.
对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义务,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民事诉讼制度有着不同的要求。随着现代民事诉讼观念的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受到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关注,成为贯穿于整个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法官、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都应受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制。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也有关于诚实信用原则之实质内容的规定,但这些规定片面强调法官的义务,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诚实信用义务强调得不够,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民事诉讼领域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如何在我国民事诉讼领域构建诚实信用原则的规范体系,是民事诉讼法修订时面临的新课题。文章旨在探讨我国民事诉讼法领域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可行性,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基础,并从制度层面为构建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规范体系提出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法理的角度论述了民事诉讼法之诚实信用原则与司法公正、诉讼效率和严格规则的关系,以期我国民事诉讼法能够明确规定诚信原则,并有效发挥它在诉讼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已明确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但是诚信原则的内涵过于抽象,故使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迄今仍然只是“镜花水月”。要使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法,尤其是民事证据法中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就只能通过规则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在民事诉讼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对整个诉讼过程都有指导作用。它赋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规范民事诉讼中各主体的行为,使他们能够诚实善意,并达成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衡平。诚实信用原则还在解释与弥补法律,增强制定法的灵活性和树立法律权威、推进法治建设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其原则地位。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原则在 1982年的民事诉讼法 (试行 )以及 1991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中均被规定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人民调解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 ,以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属性的一一比照和阐述人民调解原则作为民事诉讼法原则同法院调解原则的重叠和冲突 ,并展望了人民调解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12年8月31日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诚实信用原则引入我国民事诉讼领域,在此背景之下,对该原则的具体适用进行深入探讨很有必要。从该原则对法院审判权规制的角度来看,《民事诉讼法》应对阐明制度予以细化和深化,从而达到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帝王条款的地位毋庸置疑。我国学者对诚实信用原则的探讨,一直致力于理论和立法两方面。诚实信用原则已经在我国民事立法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但在我国司法实践领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常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发端于罗马法,是民法领域的帝王条款,负载法律的灵活性,并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依据。回溯历史,罗马法中诉讼法与实体法合体的本质以及罗马民事诉讼中反映出的具体诚实信用规则表明,民事诉讼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并非来自民法领域的扩张,而是同样肇始于罗马法,并随着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得以发现,在后世诸多国家的诉讼立法与司法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禁止不利益变更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上诉审程序的基本原则,在德、日民事诉讼法中是通过上诉请求拘束原则确立的。它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1条的应有之义,我国适用该原则时可以判决结果作为不利益的判断标准,在涉及公益性事项时可排除其适用,但对公益性事项须采用列举的方式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15.
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基本原则的规定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合理性;但是,在体系结构上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学界对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体系需重新构建已达成高度共识,但如何构建,却又众说纷纭,且分歧较为严重。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对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有鉴于此,笔者愿意抛砖引玉,以求得对该问题作出合适的解答。在传统民事诉讼法学中,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定义有如下四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认为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整个过程中起着指导…  相似文献   

16.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是维护社会秩序 ,实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平衡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将这一原则引入民事程序法中 ,探讨其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尤其是在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与审判实践中 ,诚实信用原则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民事主体诚信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在民事活动中友好待人,从而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中国新的合同法已经把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基本的原则并规定了一系列适用规则。这表明我国的合同法已经向现代法律理念靠拢。本文讨论了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和特征,相信这个原则可以根本改善现行司法,并扩大法官权利使他们更独立和自由地行为。“诚信和正义”是这一原则的升华和最高理想,它应该被运用到民事司法实践中。“安全”是诚实信用的一个重要价值,本文拟以安全为价值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的全部活动中,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基本原则的规定,现时对其进行修订完善,应予以保留。但是,对现行法中规定的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则应分别写入《民事诉讼法》的有关章节中去;对人民调解原则,可以采取单独制订人民调解法予以详细规定;关于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原则,仍应将其写为民事诉讼法适用范围的例外。  相似文献   

19.
支持起诉作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明显的缺陷,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基本原则的指导性作用,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具体操作,无法达到立法的预期目标。因而面临着要么被抛弃,要么由其他原则将其吸收的命运,从支持起诉原则的立法本意、现代民法的发展以及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等方面来看,被吸收是其最佳归宿。  相似文献   

20.
论重塑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骨架和支撑,鉴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诸多缺陷,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并取得了斐然的成果,但在探究了民事诉讼的真谛后顿感其不乏偏颇,因民事诉讼是法官与当事人互动的结果,单纯强调任何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