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名词性结构,名量式复合词(Noun-Classifier Compound)在其结构模式和语义表达方面都显示出较为独特的特征。大量的语言事实表明,汉语名量式复合词的句法本质为限定词短语投射DP,其中的名词性语素为结构的语义核心,整个结构具有[+复数]的语义特征。左向合并与提升移位是该类复合词形成的具体机制,而选择性语义特征的匹配及结构标记的转换是该类复合词生成的形式动因。  相似文献   

2.
全面考察现代汉语中副词性语素的分布情况和语法特性。研究显示:(1)现代汉语包含40个单音节的副词性自由语素、133个副词性半自由语素和10个副词性不自由语素,副词性半自由语素可涵盖丰富的语义类型和多样的语法特征;(2)单音节副词性语素重叠、副词性语素+后缀等多种形式的存在反映了副词性语素在隐性词法规则的影响下可产生具有一定能产性的词法模式;(3)副词性语素具有强组合性、韵律依附性、能产性、定位性和文言性等句法特征,它们既体现了语言的共性,也表现出现代汉语的个性。研究表明副词并非一个可以穷尽列举的封闭类,有助于更清楚的认识其词类属性,为现代汉语语素研究提供了材料证据。  相似文献   

3.
《孟子》赵岐注偏正式复音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音节词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在《孟子章句》中存在着大量以复音词解释《孟子》原文单音词的现象。经过统计,《孟子》赵岐注中共有偏正式复音词613个,在数量上仅次于并列式复合词。偏正式复音词占赵岐注复音词的34.79%,占赵岐注合成词的35.39%。偏语素与正语素有15种语义关系,有“名+名→名”等21种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4.
复合词构词方式的辨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词构词方式的辨认是语法分析中的一个难题。由于汉语里词和短语结构类型的基本一致,因而把词法结构化为相应的句法结构之后,就可以根据后者的结构方式类推出前者的结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语素义的确定,必须联系词义和词性。有两种不能化成句法结构的类型,其结构关系是比较清晰的。  相似文献   

5.
语素在语音形式上的分类张松林语素(morphcme)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多是构词单位。语素按语音形式,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一、单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是指一个音节自成的语素。它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也是汉语语素的一个特点。根据单...  相似文献   

6.
动宾式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但也存在少数的四字格、五字格。着重从语法结构上来分析动宾式惯用语谓语和宾语的结构特点,其谓语分别由单音节、双音节和叠音动词充当;宾语分别由名词、名词性短语、单音节词重叠形式、带后缀的词语充当。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是联合式复合词的一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顺序可以互调。从语素意义上看,构成同素异序词的两个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从词性上看,构成同素异序词的两个语素为同一词性,可以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从异序后词义是否改变来看,一种是同素异序同义,另一种情况是同素异序异义;从发展变化看,同素异序同义的两个词,在长期的语言发展中有的消失了一个,只保留一个,有的则是长期并存,是两个同义词。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要与量词组合再修饰名词,而"两+N"结构则是由数词"两"直接修饰名词或名词性语素的一种结构。能进入"两+N"结构的名词主要有个体名词、集合名词、方位名词三类,这种结构有着特定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9.
语言材料的分析结果显示述宾式复合词离析的主要因素有:词的凝固性、词性、及物性和结构上语素的组合形式。这些因素在具体作用时又有层级上的强弱差异。词的凝固性作用最强,词性作用及及物性作用较强,结构上语素的组合形式作用弱。当上一层的制约力量被突破时,下层因素的约束力就会突显,制约能力也会由弱变强。不同层级、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形成了离合词的具体特征及规律。  相似文献   

10.
区别词中的动语素也有动词一样的原型结构,用动词原型结构来分析区别词,可以掌握区别词所修饰词语的规律。区别词中的动语素需要指派其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论元)到一定的句法位置上去,且每个位置只能指派一个名词性成分,每一个名词性成分只能占据一个位置。即区别词中的组成成分与其修饰语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论元互补的特点。这反映了人类语言的普遍原则,对语言教学与学习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意义支点词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汉语中有些复合词的某语素并未使用它自身的语素义,而是使用了以之为构成成员的另外一个复合词的词义,这类复合词可叫做"意义支点词".研究意义支点词的造词特色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与简称的区别;与通常语素义的区别;与通常汉语造词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正偏结构复合词作穷尽式统计后发现:共有115例正偏结构复合词。根据前后语素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说明关系、比喻关系、隶属关系及无明显关系4类。正偏结构复合词的后一语素可以产生构式泛化,也可以省略。对普通话与方言中正偏结构复合词作对比分析后发现,社会因素中的语言历史因素和认知中的概念整合因素对二者的差异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部分"AN"形容词性双音节复合词内部存在"形单"语素义凸显和"名单"语素义弱化的特点,我们结合隐喻及认知心理学当中的"图形-背景分离理论"对复合词内部的语义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形单"通过隐喻方式对构词的参与程度,以及"形单"和"名单"结合时与现实中的概念域之间的差异程度,均会对复合词整体的语义重心和词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建构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的过程。传统语法把这一意义建构过程简单化,认为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等于各组成部分名词的意义总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家 意义特征理论学家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解释,但都有很大的缺陷。概念合成语言学理论对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建构做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解释,但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朱子语类》显示,在一个并列式复合词中,若两个语素的声调相同,且其声母一为全清一为次清,则一般是全清声母语素居前,次清声母语素居后;若其声母一为全浊一为次浊,则一般是全浊声母语素居前,次浊声母语素居后。  相似文献   

16.
比喻造词现象以其生动、鲜明的形象、短小精悍的表达方式赋予语言弹性和张力。比喻复合词的词义并不等于这两个语素意义之和,甚至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意义,由此给翻译理解带来困扰。作为翻译的前提与基础,确立比喻性复合词的词义是关键。判断比喻性复合词的词义不仅要通过其构成形态,同时要探究其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因此,文章将从比喻性复合词词义理据出发,选择其形态理据与语义理据为研究重点,获取比喻性复合词的词义,同时为比喻性复合词的翻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单音节词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在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中存在着大量以复音词解释《孟子》原文单音词的现象,《孟子章句》语言通俗,接近口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的词汇面貌,专题研究其中的复音词对考察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赵岐注释语中共剥离出1763个复音词(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职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其中并列式复音词897个,占赵岐注复音词的50.90%,占合成词的51.79%。对其构成特点,我们分别从语义、词性、语序上作静态描写和动态分析。从语义上看,偏语素与正语素共有相同意义、相类意义、相反意义3种并列形式;从词性上看,共有名+名→名等8种构词方式;从语序上看,共有AB/BA都存在和只有BA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气"式结构的特点、"气"的性质,在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和语法单位(主要是语素和词)语法功能虚化的特点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结构是由支配式结构向支配式复合词过渡的形式,多数结构已经完成了这种转变而变成了一种支配式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19.
论复合词结构的语法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语言的词法有不同的表现 ,不能以西方语言的词法来衡量汉语的词法。语素序是复合词的构造手段。复合词结构分析的基础是语义 ,但语义关系不是判断结构关系的标准。汉语合成词的内部构成情况复杂 ,并非所有合成词的构造都有语法关系 ,但复合词的内部结构是可以分析的。词组构造并非与词组的功能完全一致 ,因此复合词的构造与复合词的功能不完全一致 ,并不能说明复合词结构没有语法属性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气"式结构的特点、"气"的性质,在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和语法单位(主要是语素和词)语法功能虚化的特点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结构是由支配式结构向支配式复合词过渡的形式,多数结构已经完成了这种转变而变成了一种支配式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