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生态文明理论之提出和构建成为全球理论界聚焦点,标志着人类历史将要迈入生态时代,只有理论武装群众才能变成实践力量,生态德育作为新德育观成为生态文明实践和实现之重要环节和内在理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哲学辨明基础上,指认生态德育的理论根基,并高度凝练生成"面向自然的人之道德理性"乃是其核心命题和本质规定,这一道德理性生成只能经由实践才能达到;对生态德育理论核心命题及其实践向度的深刻解析,不但揭示生态德育精神实质和生成机制,而且澄明其在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种生态文明观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对人与自然和谐不同方面属性的取舍组合及其理解,造就了三种理论定位的生态文明观,即基于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基于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协调统一的生态文明观以及基于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人与人的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三种观点各有其理论优越性,但后两种观点会导致生态文明概念原本的实践指向性有所折扣乃至迷失。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看待循环经济,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会促使人们理性地尊重自然的价值和限度,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基于实践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历史观,在破解社会历史关系中化解人与自然博弈的非合作特征。这种基于历史视域考量人与生态环境的生态观必然导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诊断与批判,为我们超越生态危机的抽象价值观解决方案提供了全新的立场和境域。顺应我国"十二五"时期绿色发展的"国家需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维度为基盘,整合和超越西方生态理论厘定的话语模式,构架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以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5.
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崭新的德育模式应运而生。任何德育都离不开德育资源的有效支撑,文章以典型的民族地区广西百色市为例,从物质形态、价值形态、制度形态三个角度对民族地区高校地方特色生态德育资源进行开发研究,从而为民族地区高校实施生态德育、提高生态德育实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不仅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为此科学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意蕴、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至关重要。从理论逻辑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自信,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就现实逻辑而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反思了三大文明古国消亡的历史教训,克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内在局限,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应有之义。只有科学而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内涵,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不断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新阶段和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生态道德是一种新型的德育范畴,它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生态德育是伴随着生态危机而产生的,并且成为当今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德育的价值意蕴:第一,生态道德的价值内涵在于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资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从整体主义原则出发来维护生态平衡,从和谐发展理念的角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道主义的原则来审视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原则,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规律认识的升华与拓展。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理论根基,以中国传统“和谐共生”生态智慧为文化血脉,承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锻造而成。理论、文化、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生态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的“生态维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意蕴”,构成了深入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论题或概念所基于的三个主要理论向度:“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视角可以凸显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论题或概念的“大(宏观)生态观”特征,要求从社会(文明)整体和主体自觉的意义上绿化或重构现代社会的人与自然关系;对“合生态”或“生态化”标准不断提高的目标性追求与社会大众性动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标志性方面或维度,因而,基于这一视角更容易理解和阐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论题或概念的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或文明新形态创造意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观方法论视角下的阐释,则可以同时提供理论上认识和实践上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论题或概念的丰富政治想象空间和规约动力。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借助文献研究方法,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重视角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及世界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继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弘扬、对西方国家生态现代化内在缺陷的反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显著的世界意义,有助实现对西方国家生态现代化理念的超越,为后发国家提供生态现代化的新模式,为全球生态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因此,要矢志不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强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话语的世界传播和世界认同探究,有效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世界意义的彰显。  相似文献   

11.
生态人格的塑造和培育,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人格的系统塑造和教育之中,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未成年人生态人格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认知、生态伦理价值观、生态美感、生态责任与良知以及合生态理性的行为习惯和生态道德实践精神等。未成年人生态人格的塑造,应当明确生态人格的塑造在生态德育系统中的目标定位、注重生态人格形成过程和环境的系统性教育、“平等对话”、“自我内化”、“主动参与”等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研究亟待由抽象转向现实。以生态劳动作为生态伦理的理论出发点,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伦理研究范式的新路向。基于生态劳动的价值观,是人与自然共为一个生命体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生态劳动的属性包括描述性和规范性,从生态劳动之"是"能够推出生态劳动之"应当"。生态劳动的最低限度是人与自然的互不伤害,最高限度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通过价值观、属性和限度的分析,生态劳动的道德合理性和正当性得到解释和证明。只有生态劳动是可能的,确立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伦理研究范式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文明不断更新的过程,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体系,其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历史文化渊源传承和现实的实践根基,蕴含生态生存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法治观、生态民生观、生态共赢观等丰富的内容,对于青岛践行生态生产、生态消费、生态法治、生态民生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生态思想包含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生态共同体观、系统全面可持续的生态财富观、基于全人类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关怀的生态价值观、自然环境权益平等共享的系统生态正义观等四重论域。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重论域内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意涵,指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思想资源,对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具有现实启示。第一,遵循历史必然趋势,在联合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第二,摒弃狭隘、片面、短视的经济财富观,追求和创造系统、全面、可持续的生态财富。第三,在主体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关怀中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而深刻的绿色转型。第四,抵制生态帝国主义和单边主义,倡导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多边主义行为,捍卫系统性的自然生态环境正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崭新的德育观。生态德育与人际德育相比较有自己独特的理论特征,是人际德育的延承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生态德育的内容是:资源环境教育;环境道德教育;人际关爱教育和生态道德体验教育。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是生态德育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关系"是理解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基础性平台。本文通过挖掘整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在对人类文明形态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逻辑主线的观点。基于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辩证法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7.
生态德育的理论架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德育是对人际德育的继承、发展和超越 ,它既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 ,又是一种新教育活动。以其存在特性和价值特性综合分析 ,生态德育具有多方面的理论特征 :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特征 ;教育过程中的引导性特征 ;德性养成上的类主体特征 ;内容传播上的丰富性特征。生态德育的理论目标可集中表述为养成受教育者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生态德育的内容架构是 :环境道德教育 ;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伦理教育 ;人际关爱教育 ;生态道德体验教育。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传统自然观是蒙古族先民对神秘自然最原始古朴的敬畏之情和神化意识。它倡导的是一种尊重自然、善待生命的伦理之道。蒙古族先民的万物有灵论不完全是由于认识能力低下而产生的愚昧观念,而是兼有生命伦理意义的有机自然观。当代生态伦理学,是建基于功利主义价值观、西方理性主义认识论范式之中,还是建基于前理性、前科学、非功利主义的生存论范式之中,这是事关当代生态伦理学成败的核心问题。彻底否定万物有灵论和人与自然生命同根的有机自然观,是不可能建构当代生态伦理学的。  相似文献   

19.
生态和谐视域中的和谐社会研究状况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本特征。解读和谐社会,应着力把握其表征时代精神的理论特质。其中彰显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在生态和谐视域中,和谐社会的研究进展表现为提出背景的宏阔性、思想渊源的厚重性、审视视角的 多维性、发展理念的科学性、思维方式的和谐性和生态和谐的实践性等若干层面。  相似文献   

20.
生态位是生态学在研究生态系统和生态竞争的重要术语,将此原理引入到高校德育领域,为高校德育的发展拓宽了思路。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为基础,可以将高校德育生态位理解为一所高校的德育系统个体在高校德育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结果。高校德育生态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其生态位的宽窄。高校德育生态位是存在多重维度的,任何一个高校德育个体在空间、时间、资源、规模等多重维度上都有不同的生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