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德里达借用《哈姆雷特》中的幽灵意象比喻共产主义的当代出场,阐释了马克思主义“退场”后如何看待异质性共产主义思想形态出场的问题.德里达认为,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已经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它必将成为全体人类继承的遗产.在后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必须借助共产主义“幽灵”的出场,才能建构理想的生活.晚期资本主义的诸多矛盾需要凭借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才能得到说明.所以,成为“幽灵”后的共产主义理论形态的当代出场形式,就是随着理论形态的改变继续对现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德里达阐释了冷战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当代出场的幽灵政治学进路,揭示了马克思批判精神的时代价值,彰显了对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制度未来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是发展的、异质的、批判的理论,是强大的精神支柱、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指导思想。所以要认真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用中立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阅读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发现,德里达的语言游戏只是他的解构主义策略,他真实的用意是向一切事情发问,向一切自以为是的东西开刀,彻底颠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的理性主义、逻辑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主体中心主义、神学中心主义以及各种变种.他通过频繁借用"幽灵"一词,运用比喻和各种隐喻的手法,一方面充分地展现他灵活生动的文风,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决心.由此看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饱含着他的政治理想、伦理关怀和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因此,解构主义无疑就是他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4.
幽灵是精神的现象化躯体,是精神遭到玷污和异化的结果。纯粹精神,作为一种本体论预设,是幽灵生产的逻辑前提。本体论预设的同一性和排他性,引发了对于幽灵的反射性恐惧,最终导致了极权主义。要根除极权主义,必须摒弃本体论态度。马克思主义者也不例外。只有摒弃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态度,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即一种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这一步骤,意味着对异质性维度的开放。不是回到原点上的马克思,而是对诸多马克思形象进行清理,是在现实中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5.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认为,“冷战”结束后,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因为自此形成的“新世界秩序”“债务国家”是导致存在“人权祸害”的原因。为了解决人权问题,德里达将希望寄予建立一种“新国际”,但直至目前为止,“人权祸害”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共识之后,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减轻一些“人权祸害”的,因为构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使德里达憧憬的“新国际”成为现实、实体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德里达的“幽灵政治学”以苏东剧变后的时代现实为背景,以马克思的异质性遗产为阐述主题,以祛除现实政治的苦难为宗旨,架构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体现着特定的伦理意蕴。马克思“幽灵”内蕴着政治伦理的追求,是复数的亡魂。德里达从马克思“幽灵”的政治伦理精神中提炼出了正义,作为我们应该秉持的价值法则,并认为“追求正义”,是我们建构理想生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当中通过对“幽灵”的解读来阐述他的解构主义的政治 ,本文把“幽灵学”看作他的“文字学”的社会政治表达 ,首先分析“幽灵学”对本体论或存在问题的思考 ,进而阐述幽灵学所指示的政治意义 :对终结论或目的论的批判以及呼唤“没有弥塞亚的弥塞亚政治” ;最后说明德里达一再呼吁继承的“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以及他的解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德里达后期的政治著作沿袭了其早期提出的解构哲学思想,在批判逻辑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驳斥政治在场本体论。以《马克思的幽灵》为例,德里达在此文本中展现了独特的政治哲学思想:用文本差异来反抗政治中的语音中心主义,用幽灵学来对抗政治的在场本体论,用无限的他者来拯救未来政治。  相似文献   

9.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开篇就说:"现在维护马克思的幽灵".这句话的法文原文是Ma-intenant les specters de Marx,[1](P21)开头就是一个双关语,maintenant是现在、此地,又双关维护,所以蓓琪·加缪夫的英文译文无可奈何只好把这双关同时译将出来,是为Maintaining now the specters of Marx.  相似文献   

10.
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遇挫折的世纪之交,德里迭出版了<马克思的幽灵>一书,郑重提出要维护"马克思的幽灵",即维护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德里达对马克思文本的重新解读不是要回到传统的马克思,而是要借"马克思的幽灵"来建构一种解构的马克思主义,以在全球化语境中祛除.新国际"话语的"宏伟叙事",呼吁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里达出版了一系列牵涉到政治主题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令人注目的如《马克思的幽灵》、《友谊政治学》、《法律的力量》、《往返莫斯科》和《万国世界主义者,仍须努力!》等等.  相似文献   

12.
德里达的解构概念及其与马克思的思想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德里达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关键线索和组成部分。德里达的政治哲学具有鲜明的解构性色彩,它包括对于哲学文本解读逻辑的政治性质的关注,对于逻辑中心主义的强烈批判,强调从边缘化入手来解读现代社会的政治现状和政治本质。对现代民主的人民性质、民族自觉、大学制度、马克思的幽灵性和友谊政治学等的讨论,表明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现代特征,表明结构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建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运用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和C·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概念,发掘了社会学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的两条主线,全面梳理了社会分层及社会冲突论、批判主义、性别分层的三大传统及其对社会学理论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吸收以及当代社会学三位杰出理论家布尔迪厄、哈贝马斯和吉登斯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认为马克思的"幽灵"所引发的社会学想象力在后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危险的增补性”意味着词这样的特点 ,即词总是不断地派生于与它临近的词 ,寄生于另一个词。这个特点不仅是对德里达的解构概念的生动描述 ,也是德里达读写方法的奥秘。其“危险”指说话和写作过程中离开了最初的愿望 ,离开了记忆的逻各斯 ,这样的解读超越了哲学的界限 ,倾向于一种哲理化了的文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廉政观视角的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集聚着政治关系价值判断的根本性依据、政治主体的伦理关怀、政治生活的伦理诉求和政治责任的伦理自觉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在这一视角上,它蕴含着批判性与超越性、现实性与价值性、方法上的革命性与表述上的隐蔽性等特质。这些思想对于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它体现在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与廉洁政府的构建上。  相似文献   

17.
德里达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在世人熟视无睹处从马克思文本中拈出个幽灵学,从神出鬼没的幽灵性来对抗在场形而上学及其种种政治变形。德氏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构马克思主义存在论,使之彻底摆脱传统的阐释模式与政治形式的纠缠,才能真正忠诚于诸多马克思主义精神之一种,即激进批判与解放允诺。然而,德氏的这番解构恐怕并没有解答马克思主义如何道成肉身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阿伦特认为马克思理论既是对西方政治传统的挑战,又与其具有同质性。出于自身政治理论的需要,阿伦特从理论定位、批判方法和内容阐释等方面来政治解读马克思理论,具有明显的特色。然而,阿伦特由于没有深入全面地分析马克思理论,往往从单一角度的理解来阐述马克思具有多层次的概念,随意剪裁或曲解马克思的原意,导致她的政治理论思想中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德里达幽灵学的或解构式的马克思主义,遭到来自各方的质疑批评,且有待于进一步论争辩明,但作为当代著名的后现代思想家,德里达直接申明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表明了后现代主义者对这一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引起了国际学术界更为广泛的关注,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论争和研究提升到一个崭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德里达用解构的思维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解读,形成了被学界称为"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国内外学界关于德里达这一学说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观点可谓众说纷纭。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基本意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