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青海湟中塔尔寺,作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虽在安多藏区与甘肃夏河拉卜楞寺齐名,但就藏传佛教格鲁派而言更具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因明学又称藏传佛教量学,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自格鲁派开始,量学几乎成为每一个宗派僧人必修的课程.因此研究量学对研究藏传佛教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代藏传佛教文化在青海的大力发展,和明朝中央政府对青藏高原地区采取的特殊宗教政策密切相关。对藏传佛教僧人大加封授、设立僧纲司制度、对藏传佛教寺院的大力支持等宗教政策,直接导致了明代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的地域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这是藏传佛教文化在青海境内扩散传播的必然结果,更是明代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大力支持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金川战役后,清廷在金川地区实施了"废苯兴黄"的宗教政策,以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取代在金川地区居统治地位的苯教。或许是受到历史上"佛苯之争"以及清廷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结盟传统的影响,研究者大都将黄、苯二者放在竞争与敌对的格局中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事实上,战前格鲁派与金川地区苯教已有频繁的交流,两者间的对立可能并非想象中那么严重,甚而有相互影响乃至和谐融洽的一面。因而有必要就第二次金川战役前格鲁派与苯教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试论藏族教育传统形态与当代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教育的历史形态不外乎经院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从文化分类意义上讲 ,前者是古老的藏传佛教的传承和发扬 ,后者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传播 ;从教授内容、手段上讲 ,前者可谓藏族教育的传统形态 ,后者则是其当代形态。藏族教育的传统形态藏族传统教育的主体形式是藏传佛教经院教育。它起源于吐蕃时期藏语文的创制。藏语文的创制使文化的积累和发展成为可能 ,为藏族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经院教育成熟定型于格鲁派形成以后。格鲁派六大寺院学者云集 ,学僧众多 ,成为影响一方政教文化的高等学府。以拉萨三大寺为例 ,其最高管理机构叫…  相似文献   

6.
<正> 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一里许莲花山中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的诞生地,自明嘉靖39年(1560年)创建以来,经400多年的不断扩建发展,逐渐成为国内藏传佛教格鲁派6大寺院之一。长期以来,它不仅成为一座为藏族、蒙古族、土族以及一部分汉族佛教信徒们从事佛事活动的宏大场所,还因为保存了大量的佛经典籍和文化艺术资料,而成为一座具有辉煌建筑的民族文化艺术宝库。我们今天研究这座寺院的历史沿革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追溯这座寺院的建成发展时,就会发现它不仅与明清以来中  相似文献   

7.
格鲁派的学经系统充分吸收了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相关制度和方式方法,通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身特色严格规范、循序渐进的学经体系,在藏传佛教各教派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广大信教群众的推崇和尊敬。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分析和总结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学经体系运作及现状等。  相似文献   

8.
塔尔寺在藏传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青海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载敖红文章认为,塔尔寺作为我国藏传佛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一是塔尔寺与宗哈巴大师以及发展史略说明,这座藏传佛教名刹至今仍以大量的文化艺术珍品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  相似文献   

9.
圣地拉萨的东郊、北郊、西郊三处,有三座规模宏伟的佛教格鲁派的寺院,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噶丹寺()、哲蚌寺()、色拉寺()。这三座寺庙原是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洛桑扎巴及他的弟子们创建的,成为格鲁派的三大主寺。按照规定的编制,三大寺的住寺僧人分别为:噶丹寺三千三百人,色拉寺五千五百人,哲蚌寺七千七百人。实际上各寺僧人人数往往超出这个编制。如此众多的僧人住寺,寺院建筑的规模便可想而知了。噶丹寺在十年浩劫中被破坏净尽。哲蚌寺和色拉寺现在规模如旧,从十里以外,便可远远望到依山叠砌的哲蚌寺和色拉寺的建筑群。 噶丹寺是公元一四○九年兴建的。谈到噶丹寺,便要谈到佛教格鲁派的祖师宗喀巴洛桑扎巴。他出身在青海西宁附近宗喀地方,宗喀巴意为宗喀地方的人,洛桑扎巴才是  相似文献   

10.
拉达克地区历史上属于藏传佛教文化圈,其境内现存的藏传佛教建筑有藏式宫殿、寺院和簌堵坡等。除了鲜明的藏传佛教建筑特征,拉达克藏传佛教建筑艺术因为受印度文化和中亚文化的双重影响,显示出一定的国际化特征。其寺院平面布局、建筑装饰以及塑像和壁画,对世界建筑史和艺术史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拉达克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与装饰的中亚元素、印度元素与西藏元素的比较,从建筑史和文化史角度说明拉达克藏传佛教寺院的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一、吐蕃时期佛教寺院发展状况及政教关系公元八世纪,莲花生主持建成桑耶寺。这是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此前虽建造了一些小寺,但仅有佛像而没有增伽组织,不能算作完全意义上的寺院)。此后,佛教寺院发展速度似乎并不很快。赤松德赞时期,规定“赐给寺院民户150户,给每名僧人3产属民,总计赐给桑耶寺和305名僧人寺属奴户1065户”,①而并未提及其它寺院。可以推测,当时吐着王朝虽极力推崇佛教,但寺院建设似乎并不随他们对佛教的热情增长而同步发展。而当赤热巴巾的大臣尚蔡邦·多日在堆龙地方建了一个有4名僧人的江浦寺时,则要立碑为…  相似文献   

12.
明代是我国藏传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发展时期。明初,宗喀巴严明戒律,整顿藏传佛教界修行弊端,创立格鲁派教义体系,建立寺院教育和管理制度,完成了藏传佛教本土化的历程。之后,宗喀巴弟子释迦也失两次入京朝贡,建立了格鲁派与明朝中央政府密切的朝贡关系。同时,他在内地传法十年,促进了藏汉佛教的交流交融,增强了汉、藏、蒙等多民族间的团结。他们为明代藏传佛教中国化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须弥山石窟为全国十大石窟之一,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问世,但没有涉及有无藏传佛教造像的问题。须弥山石窟有藏传佛教造像和藏传佛教壁画遗存,一是第46窟的藏传佛教佛造像(在北周佛造像基础上的改凿),一是第48窟中心柱彩绘藏传佛教壁画造像。须弥山石窟藏传佛教文化有其生成背景:一是西夏藏传佛教的影响,二是忽必烈时期藏传佛教的影响,三是安西王忙哥剌皈依藏传佛教的影响。藏传佛教艺术影响须弥山石窟造像应该在元代,明代初年敕赐须弥山圆光寺碑记载,寺院住持和僧众大多为藏传佛教僧人,说明最晚也是在明代初年。即便是到了明代,藏传佛教造像的文化背景也是在元代奠定的。  相似文献   

14.
天祝地处交通要道,是多民族聚居地,历史上藏传佛教一度非常兴盛。本文通过对天祝藏传佛教寺院形成的历史、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天祝藏传佛教寺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历史文献资料,梳理了藏传佛教达赖活佛系统之第三、四、五、七、十三、十四世短暂驻锡塔尔寺的历史及与塔尔寺的关系等,探讨了塔尔寺从建塔到初具寺院规模,不断扩建、规范,终成蛮声国内外格鲁派大寺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试论金瓶掣签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金瓶掣签亦称金本(奔)巴掣签(藏语称瓶为本巴),是清朝乾隆年间对西藏施政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清中后期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活佛传承产生了影响,形成百年不衰的定制。为了研究清和西藏的关系,本文试就金瓶掣签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开展的"法律七进"活动中,"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是重要内容之一。"法律进藏传佛教寺院",对于增强僧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这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改进、提高、强化僧人遵纪守法意识是法治青海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在汉文史料中又有“喇嘛教”、“西藏佛教”和“藏传佛教”等称谓,藏族自称为“桑结却鲁”或“囊伟登巴”,意为佛教、大乘佛法。“喇嘛”这个名称在汉语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实际上“喇嘛”是藏语的读音,意为上师或上人,不仅可用于僧人,而且也可用于恩师、德高望重的其他俗人。所以把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是不符合其教义和教理的。因藏传佛教各教派在身着的袈裟、配戴的器物以及持守的教义、修持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教派。这些藏语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称谓,例如“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等等,却在汉文史料中被称为“红教”、“白教”、“黑教”、“花教”、“黄教”等等,与藏传佛教本身的称呼有了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清代前期,因五台山独特的地理优势,博大而悠久的佛教文化和清朝统治者的极力推崇,五台山藏传佛教渐至鼎盛。清初诸帝多次巡幸五台山;蒙藏高僧频繁朝拜;藏传佛教寺院数量、僧人人数迅猛增加;寺院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为清初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藏传佛教寺院多以平川式建筑为主,而噶玛噶举派的乃囊寺则是一座具有典型山地式建筑特征的藏传佛教寺院,该寺在历史上不仅作为红帽系活佛和巴卧活佛的驻锡禅林而名扬藏区,还有其独特的寺院建筑模式也在藏区较为少见.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乃囊寺的研究并不多,本文试从该寺的建筑格局入手,主要对乃囊寺的主体建筑——“祖拉康”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