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冯梦龙的情教思想以情本为逻辑起点,视情为万物生成之本;在此框架内,冯梦龙仔细分析了情本的内核,即情感、情欲、人本思想等,这是情本论的逻辑发展;最后以情教为旨归,与宋明理学殊途同归,构筑一个完整、系统的情教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晚明时期一部重要的文言笔记小说集,冯梦龙的<情史>评辑贯穿其对"情"之审美性格的把握,对"情"之理想世界的愿景.简而言之,贯穿于<情史>评辑中的,是以"情"为本体、以"情"、"理"相融为旨归、以"真善美"相统一为最终理想境界的"情"审美体系.从先秦至晚明的思想文化发展背景来看,<情史>评辑的这一"情美学"创建,不仅与晚明"情文化"思潮一脉相承,体现了对秦汉以来久已断绝的重"情"文化精神的接续,而且对理学思潮及"情文化"的偏至发展,呈现出双重的纠偏意旨. 相似文献
4.
谈《挂枝儿》、《山歌》的批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梦龙编辑的《挂枝儿》、《山歌》附录大量的批语,这些批语或表明出处,或道明传播途径,或点出主题,或揭示艺术风格,或借此发表感慨,成为两部民歌集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教学活动本是一个动态统一过程,具有不同的方面、层次和阶段,"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也当如此观。"文、行"是孔子所教的学习内容,亦即"博文"、"约礼",蕴含"文、武之道"的《诗》、《书》、礼、乐是其具体所指。"文、行"各有高低、本末、内外等层次和方面,并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递进上升。"忠、信"则是孔子所教的为学方法,作为一种合内外之道而贯穿学之始终,由此决定了孔门"为己"之学的品格,是学有所成和学者自身主体自觉、独立人格得以建立的保证。"忠、信"之"质"与"文、行"之"文"统一于"好学"、"崇德"的过程中而文质相成,"徙义"、迁善作为为学的外在原则实现了为学的由情入理、情理交融。 相似文献
6.
霍存福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1):92-101
《妇女离异律例偶笺》最能反映沈家本有关情法关系的原理。法律规定(规范)被他区分为法与情两部分,情包含在广义的法(法律规范)中。狭义的法是原则性,情是灵活性;情分为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情;主观之情的表述一般是愿与不愿(离异),客观之情为案件外在情节,一般指案内之情,有时也指案外之情;理有时被表述出来,有时可由分析而得,大多是妇女从一而终之类;沈家本更强调情的满足,对一味执法而不顾情的做法和倾向是反对的。 相似文献
7.
"移情"说与"人为世界立法"说一样,基于世界无情人有情的西方思想传统。在此传统中,情被理解为主体自身自足的内在力量,世界万物则需要人为之"移-情",需要自外而内地索要"情"。"抽象"说则相应地将抽象理解为移情的反向运动,理解为人情的撤离。在中国思想传统中,"情"被理解为万物与人固有的存在方式,但个体不是情的泉源,人与万物相"感"而人情、物情俱起。人情产生的前提是对他者的应会,乃至"师法"。物情不是人移过去的,不是征服之后的施舍,不是纯粹的给与,物本身就有情。人因感物而生情,物因感人而生情,物我相感而情亦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8.
文化心理决定了审美机制,所谓"一代之文学"必能反映某种"道始于情"的核心价值。明代市民阶层的壮大,提出了新的"发乎情,达乎道"诗歌要求。整体考察明诗文本的情感性质,可归为"台阁"、"格调"、"性灵"三派。明诗之所以陷入整体困境,正因未能承担上述使命:台阁派表现的"天理本体",已蜕变为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与"情"形成了疏离与冲突;格调派追求的汉唐"对政治本体的乐感",在当时久成绝响,很难"情以发之";性灵派代表的市民兴趣与浪漫思潮,"主体意识的觉醒"导致对世俗生活情节的兴趣,却未能突破古典诗歌的表现能力、审美传统(更深层是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荀悦主张刑、德并用,法、教相辅.认为为政之至德要道在于以仁义为本,其所论仁义具有了实践操作的路径.主张君、臣、民三位一体,以保障国家机体正常运转.主张恢复起居注制度,士庶入史是其史学思想之闪光点,其史书创作贯彻了三鉴的宗旨.认为各经学流派实为一源十流,应执不俱是,比而论之.他对谶纬之说造成的恶劣局面十分不满,但他并不认为谶纬之学一无是处.其性情论则认为性和情不能截然分开,性是情的根本,情是性的外在表现,对性善说、性恶说、善恶相混说都有所批评. 相似文献
10.
李善以文学语言注释文学作品自然是对传统经学注释的突破与创新,但更与《文选》的编者萧统重情的情感指向及文本本身的情韵有关。情感因素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为李善的注释披上了一层情感外衣,尤其是《文选·情赋》注,这种因素表现得尤为突出。情感的注入是李善注释《文选》的创新,也是李善注释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儒家对性的界定入手,以朱熹为重点考察儒家性失语与情独语的思想脉络,探究儒家性失语与情独语的学理根源,并以思考当代中国社会依然存在的人情社会、私情泛滥对现代性伦理构建的阻滞为理论归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体现出来的物质观,涉及物质的"本质—实存"这一存在结构、物质的主体化、物的关系归于人的关系、马克思独特的人道主义等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至关重要的观点;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则是这一物质观初次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中崭露头角,并不是无源之水。青年马克思的物质观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始终必须面对的一种危险,即以支配物的方式处理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宇宙观、价值观及其行为模式。当下的资源、生态和社会危机正促使地球人反省和寻找诊治良方。文章尝试发掘和体认儒家人观表述及其体履践行、美身备道企慕成圣的生命意向,对当代人反思生存困境和重建生态人观、社会人伦与政治伦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汤显祖的所有戏剧作品皆有征引《诗经》的现象,从中可见,他对"《诗》教"传统的继承与反思。汤显祖认同"温柔敦厚"《诗》教观念,但更强调"不愚",通过《牡丹亭》中杜丽娘"为诗章讲动情肠"的情节设计,剥落了《诗经》的伦理附会,还其"性情之响"的本真面貌,由此塑造了聪慧学习者的形象。"临川四梦"在受教效果上强调性别差异:肯定女子的诚挚、知行合一,批判男性的虚伪、心口不一,从而提出思想变革的要求。汤显祖的"《诗》教"思想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与明代中后期"新人文思潮"崛起、论《诗》风气转变等有较大关联,亦为晚明文化生态相互作用之例证。 相似文献
15.
沈慧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110-112
高校选修课因受众面广,选课学生专业知识构成复杂,教师讲授内容及考核方式多样,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确保教学实效。建构性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用既能让学生参与又能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去教学,这对于革新传统教学观念、实现主动、有效的教学,提高高校选修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严禅”首先表现为由宗密开创的一种以“深必该浅、浅不至深”的方式融摄佛教相宗、空宗与性宗之“教三种”,以及北宗禅、牛头禅、荷泽禅等“禅三宗”,同时彰显《华严经》为别教一乘“圆顿教”的判教方法。这种判教法进一步融摄儒、道思想,为唐以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所以“华严禅”更进一步表现为一种以“真实了义”差等融摄多元元素的方法论。宗密的“华严禅”判教法最早辨析了大乘佛教相宗、空宗与性宗的三系差异,其禅教扶会的判教思想既有客观正确的内容,也有牵强的成分。“华严禅”作为一种差等融摄的方法论,对后世的中国佛教发展,乃至宋明理学甚至整个中国哲学的走向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代子弟书《绝红柳》是一篇非常独特的作品。其对清代流行的多种曲艺表演形式有所描写,又涉猎较多清代民俗,是研究清代曲艺及民俗的珍贵资料。后人解读此曲多评价其为揭露关东书曲艺人郭维屏的种种缺点,实与本曲作者表达的褒贬之意相悖。曲中所述为郭维屏虽然演出子弟书的文词雅致,技艺很高,但观众却不买账,还被嘲讽挖苦。相反其他曲种的民间艺人根植民间,取长补短,繁衍至今。 相似文献
18.
19.
一种刊物的办刊宗旨和内容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新生》周刊 ,是 2 0世纪 3 0年代中期创刊于上海的一种进步刊物 ,“为求民族生存而奋斗”是其办刊宗旨。1 93 4年的国庆日 (双十节 ) ,《新生》周刊以《新生特辑》的形式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生观”,为中国的新生而献言。这一系列的“新生观”体现了进步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情理问题是中国思想史上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牵涉了伦理学与美学等诸多领域,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解答体现了中国哲人对"美善统一"与"情理和谐"的价值追求。王夫之对于情理关系的论述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本文对王夫之的诗经学著作《诗广传》一书进行解读,从王夫之对情的定义入手,进而分析"性、情、欲"三者的关系,最后揭示王夫之"情者性之情"与"天理人情原无二致"的情理统一思想,揭示了王夫之《诗广传》一书在诠释诗经时从政治伦理的角度讨论诗歌美学的诠释学特色。 相似文献